小米在美國被訴訟 華為、OPPO、vivo也恐遭專 利訴訟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即便近年來不遺餘力在專利領域大肆布局,但國產手機廠商卻再一次遭遇專利訴訟車輪戰的命運。

國慶節前,一家名為DARELTECH公司在美國向小米發起訴訟,稱在美銷售的小米涉嫌侵犯DARELTECH名下4項專利。就在焦點集中於小米之時,DARELTECH又針對性起訴以美國為重要市場的國內無人機頭部公司大疆。

《IT時報》記者獨家獲悉,小米代理律師將以「駁回訴訟申請」為主要方向。此外還獲悉,自拍杆專利侵權還只是「前菜」,而「後招」則針對榮耀Magic 2、小米Mix 3等明星手機的全面屏滑蓋專利,OPPO、vivo等國內手機大廠均面臨被訴風險。

小米在美國遭遇專利訴訟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小米上市後,立即在美國遭遇一起訴訟。

小米尚未收到傳票

DARELTECH公司的起訴書稱,小米在售的包括但不限於小米支架式自拍杆存在侵權行為,其三腳支架設計、耦合器設置、藍牙模塊等,侵犯DARELTECH擁有的美國4項專利。

根據美國專利網站顯示,這4項專利發明人分別是中國的Jinrong Yang(楊金榮)以及美國的Maaloaf Ramzi Khalil。來勢洶洶的DARELTECH註冊在美國德拉瓦洲,前不久剛從兩位發明人手中購買了自拍杆相關專利。

美國是全世界專利糾紛最多的國家之一,並由此誕生了諸多沒有實體業務,通過積極發動專利侵權訴訟而生存的公司,這樣的公司被一些人嗤之以鼻為「專利蟑螂」,而國際上統稱其為「非實施單位」(NPE)或「專利維權單位」(PAE)等。

DARELTECH公司針對小米的訴訟行徑與NPE並無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負責DARELTECH起訴的律師事務所Pierce Bainbridge Beck Price&Hecht LLP的主頁顯示,其管理合伙人John M。 Pierce以及代理此案的律師David L。 Hecht當年都是美國昆毅訴訟律師事務(Quinn Emanuel Urquhart & Sullivan)的律師,親身參與了蘋果和三星專利訴訟的「世紀之戰」。

此案已經在9月24日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立案。業內人士表示,美國訴訟程序與國內不同。國內提起訴訟法院會審查,才決定是否受理,而美國則「來者不拒」,只要提起訴訟,法院就會受理。

來自上海宏威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及君倫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麥世宏表示,目前他們正與小米自拍杆代工廠接觸,小米尚未收到傳票。

訴訟主體是否有瑕疵成為焦點

不僅在美國,在中國關於自拍杆的專利糾紛已經不少。

源德盛塑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手握國內核心自拍杆專利。源德盛就此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大量專利訴訟,僅今年9月就發起訴訟41起。被訴者多為超市、手機店等第三方銷售者,源德盛大部分獲得賠償。 小米自拍杆代工廠就是源德盛。

與國內自拍杆相關訴訟不同的是,在DARELTECH起訴書中,提到的商品同樣是來自第三方賣家等非官方渠道,但是DARELTECH的起訴對象則是生產廠商小米。或基於訴訟對象的「混淆」,小米相關負責人對《IT時報》表示,對該起訴訟不予置評。

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春泉表示,小米可能在庭審準備的聲請(Motions)階段以法院沒有管轄權提出駁回原告聲請。

「舉證的是銷售方,主要訴訟對象卻是小米。」麥世宏表示,這次訴訟起訴的主體存在錯誤,小米有理由要求法院駁回訴訟申請。

小米在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主要以智能硬體周邊產品為主,小米美國官方網站僅做窗口展示,並未銷售,所有產品購買連結全部來自美國亞馬遜,而自拍杆這一產品並未進入美國市場。起訴書中提到的小米自拍杆的銷售方僅是第三方賣家。

對此,DARELTECH公司認為,小米存在誘導侵權行為,因此他們向法院提出的主要主張為小米停止侵權,並索取3倍專利費賠償。麥世宏回應稱: 「小米沒有授權這家廠商,也不是代理商,不存在誘導問題。該起訴過程有瑕疵。」

「事情可能沒這麼簡單。」劉春泉表示,在他此前接觸的相關專利糾紛中,經常有來自美國的商家主動購買相關產品,並故意製造訴訟連接點,轉身再到美國法院進行訴訟,「中國企業這方面意識不強,以往有很多這類經驗教訓。現在跨境電商發展,更是為這一行為提供便利。」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律師也表達相同的觀點,起訴方代理律師相關專利侵權案件經驗豐富,不太會犯這類弄錯訴訟對象的低級錯誤。

律師:起訴方專利可能無效

在國內,自拍杆相當多的專利掌握在源德盛。「我們質疑楊金榮的專利申請前已存在『在先技術』,所以他很可能涉嫌抄襲源德盛和其他潛在專利持有者,我們正以此為調查方向。」麥世宏說道。截至目前,源德盛的在國內被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多次,均無一獲得成功。

不可忽視的是,DARELTECH的四項專利一部分來自於楊金榮。楊金榮的專利申請日是2012年,明顯早於源德盛。不過麥世宏認為,這並不足以證明DARELTECH的專利有效。

但業內人士對此態度並不樂觀,想要請求楊金榮專利無效,可能不會那麼簡單。

根據美國相關訴訟程序,從提起訴訟到最終判決歷時較長,很可能長達3年,而美國NPE公司是風險代理律師費成本高昂,不會久戰,大部分的專利訴訟進行一半就會和解。「我們目前還在初步研究案件,如果駁回訴訟申請無效的話,小米案件和解可能性比較大。一般和解有兩種可能性,除談價格外,還會進行交叉授權,小米案件很可能會兩者結合。」麥世宏說。

不過,上述被訪律師均認為,從業務角度出發,小米自拍杆為邊緣性業務,帶來收入相對有限,即使敗訴,產生一筆專利費,對小米實質性影響也較小。

下一個訴訟目標:滑蓋全面屏

對於國產廠商而言,自拍杆的專利危機只是開始,今年熱門的「滑蓋全面屏」手機很可能成為oono的第二個目標。oono創意總監楊金榮即為上述自拍杆專利訴訟的主角之一。

國產手機廠商拒絕IP合作

2017年10月10日,oono機構和總部位於上海的米界智能電子有限公司正式籤約,由後者在中國實施「上海全面屏」IP戰略。發布會上,oono創意總監楊金榮表示,此項名為「在手持終端上實現真正全面屏顯示的系統和方法」的解決方案已經申請了美國專利和PCT專利,米界智能作為此方案的代理商,將向國內手機廠商推廣此方案,通過IP授權的方式獲得回報。

《IT時報》記者當時在現場看到的模型機是一款「滑蓋版」全面屏手機,正面是一塊完整的屏幕,輕輕向下滑動屏幕,馬上會跳出長約1釐米左右的機身,嵌著攝像頭、按鍵、聽筒等傳感器。彼時,iPhone X剛剛發布,「劉海屏」正當其時。

一年之後,2018年的10月,各種國產手機紛紛「撞臉」,已發布和即將發布的榮耀高端旗艦機Magic 2、小米MIX 3、聯想Z5 Pro,均為類似的滑蓋全面屏設計。

「這些友商沒有一家是與我們合作的。」10月9日,米界智能CEO汪濤告訴《IT時報》記者,去年IP戰略發布之後,他們通過供應鏈廠商與國內幾乎所有大牌手機廠商都有接觸,得到的反應基本都是「這個想法不錯」,但也僅此而已,沒有一家企業與他們進行實質性的接觸。

「沒有得到商業上的回應,我們對此很遺憾,但需要提醒友商的是,類似產品在未來存在嚴重的侵權隱患。」汪濤所言的類似產品,包括了目前幾乎所有的「真全面屏手機」,除了最新的幾款滑蓋式手機外,採用了隱藏升降式攝像頭的vivo NEX和雙軌潛望式的OPPO Find X也都被指存在侵權可能。

將於年後發起訴訟

侵權的隱患存在於上文中這項名為「在手持終端上實現真正全面屏顯示的系統和方法」的解決方案中,從汪濤提供給記者的資料看,這個方案在2017年9月19日申請了美國專利和PCT專利,目前處於實質審查中。

汪濤告訴記者,預計春節前後,這項專利申請將完成審查,拿到正式專利號,「不存在拿不到的可能」。

但在中國,類似的專利已被國產手機廠商申請。汪濤頗有微詞的是,2017年10月10日,「上海全面屏」IP戰略發布會召開,10月13日,OPPO便在國內申請了類似專利。

《IT時報》記者在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網站(SIPO)上查到,10月13日,OPPO申請了一項實用新型發明,申請內容是「一種移動終端,包括第一機體和第二機體……第二機體可滑動的疊置於第一機體……此移動終端可以實現較高的屏佔比,改善用戶體驗。」

2018年5月25日,這項申請被正式通過。

除了OPPO,小米也在今年2月1日申請了一項滑動式手機的外觀設計專利,攝像頭與聽筒裝置在第二層滑蓋上。9月28日,這項申請獲得專利。

汪濤之所以認為國內類似專利有侵權嫌疑,是因為此前oono的「在手持終端上實現真正全面屏顯示的系統和方法」專利已經通過PCT將同類專利申請「鎖定」(根據PCT規定,以一種語言在一個專利局提出的一件專利國際申請,在申請人在其申請中指定的每一個PCT成員國都有效),這意味著,如果在oono首次提交專利申請之日後的30個月內申請進入PCT成員國,通過該國專利局審查後,將被授予專利權。中國於1994年1月1日正式成為PCT的成員國。

「全面屏」被鉚上

一旦oono的專利在美國獲得通過,OPPO和小米的國內專利一定無效?

汪濤解釋,oono專利的設計思想原點是為了實現沒有視覺障礙的全視屏,其他功能原件通過各種類型方式例如滑蓋方式等來實現這種「思想創新」,而這一點是oono與美國專利局經歷過接近300頁的實審交互文檔認可的,「國內廠商大多重視技術型專利,對思維創新型專利的權益並不太看重,覺得只要有這個想法,我也能做。但在國外,對這種專利的保護也很完備。」專利文稿內還將各種可能的設計圖稿一一備案說明,「基本涵蓋了目前國產手機廠商的所有方案。」

oono是否會對國內手機廠商提起訴訟?「不排除這種可能。」汪濤說。

根據PCT的規定,專利申請人只能通過PCT申請專利,不能直接通過PCT得到專利。要想獲得某個國家的專利,專利申請人還必須履行進入該國家的手續。也就是說,如果oono要在國內提出專利進入,並申訴小米、OPPO此前專利失效,仍然要走相應的法律流程,所需時間和訴訟成本未可知。

因此,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很可能oono會複製此次自拍杆訴訟的套路,在美國提起訴訟,為國產手機進入美國市場製造障礙,從而獲得談判先機。

因此,此次自拍杆的訴訟或許只是一塊探路石,「全面屏才是重點。」

記者手記

中國企業無需忌憚國外專利訴訟

從多方專利律師採訪來看,我國企業遭遇的專利訴訟未來只會增多,不會減少。業內一致意見認為,專利訴訟已成企業的正常商業博弈手段。

國內的專利發展從2007年開始,每年申請量破百萬件。2010年獲得授權,2011年相關專利訴訟開始「自己人打自己人」。2018年開始,中國進入到第三階段,華為等中國企業,也成為起訴方,主動對國外企業發起訴訟,國內的訴訟金融也在發展。再過五年,權利金時代就會到來,相伴相生的一定是大量的專利官司。

麥世宏等律師表示,過往中國企業碰到NPE等企業的專利訴訟,常因對美國訴訟程序有著錯誤的認知,「自認倒黴」乖乖地交上了「權利金」。但實際上,要判定侵權,需要同時符合屬地、權利範圍、有效期三大前提條件,很多類似的專利訴訟進行到底其實並沒有侵權。聘請律師積極應訴,很可能所需的經濟成本比權利金低得多。

可以看到的變化是,更多國內大企業已經挺直了腰板,積極應對國際專利訴訟,國內律師代表中國企業也走出去打官司,防禦外國品牌攻擊。隨著更多的專利掌握在國人手裡等實質性變化,甚至中國大量企業也會像華為一樣,主動發起訴訟,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IT時報)

相關焦點

  • ...蘋果又遭訴訟:經典功能恐遭永久禁用;臺積電:不想失去華為;HTC...
    24小時最熱 | 蘋果又遭訴訟:經典功能恐遭永久禁用;臺積電:不想失去華為;HTC仍在造手機:6月16日見2020-06-09 18:00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8mile  蘋果又遭訴訟:滑動解鎖功能恐遭永久禁用據AppleInsider報導,時隔八年,瑞典光學觸控螢幕技術公司Neonode再對蘋果提起訴訟,指控蘋果的滑動解鎖、滑行鍵入(QuickPath)功能侵犯其專利權。
  • 華為、小米、oppo、vivo,誰才是選購手機時的首選?
    同樣的,喜歡華為、小米、oppo、vivo的消費者也都有自己的原因。華為:高端旗艦、愛國情懷。華為針對不同消費市場推出了多個手機系列,其中高端旗艦機表現最突出,Mate系列走商務風,外觀設計高端大氣;P系列的目標客戶是年輕群體,拍照等性能上都走在最前沿,整體風格比較時尚。
  • oppo vivo新機發力,良心價+256G,挑戰華為小米
    oppo vivo新機發力,良心價+256G,挑戰華為小米vivo手機最近才推出了全新的中端旗艦—vivoX23,這款產品與oppoR17的大部分參數配置不謀而合,除了局部外觀有些差距,怎麼看這兩款產品都像是對方的復刻版一般,果然不枉大家將他們合稱為
  • ...①敏芯微IPO遭歌爾股份發起專利訴訟②華為徐文偉:歡迎美國...
    11月5日#集微早報#★敏芯微衝擊科創板遭專利訴訟,擬募資7億元自建封測產線科創板剛受理的敏芯微正面臨其競爭對手發起的專利訴訟。★華為徐文偉:歡迎美國企業繼續向華為提供組件儘管美國持續打壓,華為仍用亮眼的業績證明了其實力。前三季度華為銷售收入6108億元,同比增長24.4%;淨利潤率8.7%;前三季度發貨量超過1.85億臺,同比增長26%;華為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籤定了60多個5G商用合同。
  • vivo和oppo廣告和實體店那麼狠,為何卻賣不過華為和小米
    看京東銷售數據,為什麼vivo和oppo手機賣不過華為?按照銷量排行榜,的確vivo和oppo並沒有超越華為,目前排行是華為、小米、oppo和vivo,其實這個我也很難想像的,vivo和oppo看起來財大氣粗的,好像不缺錢一樣,大量的綜藝節目廣告、戶外廣告、門面銷售,可以說在零售渠道覆蓋面很廣,所以在銷量方面應該是佔據優勢的,而且在整體的知名度方面也並不差,為何銷量卻在小米和華為之後?
  • 鴻蒙系統開源,那能用oppo、vivo和小米的華為鴻蒙系統嗎?
    但是要投入至少也要到了2020年之後了,因為就想小米高管說的話,如果小米在2019開發者大會吹下的牛逼一步步實現了,那確實很了不起!因為目前華為還在招納技術人員和全球的很多開發者企業,來以鴻蒙整個生態設備系統來打造軟體體系,如果沒有這些軟體,鴻蒙系統知識軀殼!
  • 為何國產手機品牌,就只有小米華為vivo和oppo有名氣了?
    國產手機那麼多品牌,為什麼就剩小米、華為、vivo和oppo?話不能這麼說,是這四個品牌更加知名。在銷量上是前四的選手,所以自然就大家最容易聽到的就是這四個品牌,其實你會發現這四個品牌拆分之後還有好多子品牌,小米有紅米、黑鯊品牌,華為有榮耀品牌,vivo有iQOO品牌,而oppo則是有realme品牌,甚至從oppo旗下出去的有個人才創立的一加品牌,前段時間聽說劉作虎成為了oppo的首席產品體驗官!
  • 蘋果又遭集體訴訟 因MacBook鍵盤問題蘋果遭集體訴訟
    蘋果又遭集體訴訟 因MacBook鍵盤問題蘋果遭集體訴訟 早前我們曾經報導許多用戶認為蘋果的新型蝶式結構鍵盤有很大缺陷,除了按鍵反饋不明確之外,因為其按鍵周圍十分大的空隙導致異物容易進入,許多用戶在維修了多次之後仍然有同樣的問題。
  • 小米今天上市!那麼問題來了,oppo和vivo為什麼不上市?
    如果小米能夠獲得500多億美金的估值的話,那麼市場份額更大,利潤率更高的oppo和vivo或許市值會更瘋狂!但是現在奇怪的是目前尚且沒有看到oppo和vivo上市的任何打算。到底是oppo和vivo不知道上市的好處還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呢!要分析這個原因,我們需要先看看企業為什麼要上市!
  • 用ViVO、OPPO都是人傻錢不多,那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呢?
    比如曾經輝煌現在沒落的諾基亞,以及後來一家獨大的三星,到雙雄爭霸的蘋果三星,再到異軍突起的小米、華為,以及現在風頭正盛的Oppo和Vivo,那麼提到這些手機品牌你的第一想法是什麼呢?1、三星=炸彈從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到中國市場份額不到2%,三星演繹了一波實力作死過程。
  • 發起反擊戰,華為對美國Verizon、思科和惠普發起侵權訴訟
    據媒體報導,華為近日針對美國最大運營商Verizon、科技公司惠普和思科等多個企業發起專利侵權訴訟。華為向AI財經社證實,這一系列訴訟一直在推進中。華為在全球擁有8萬項專利,僅在美國就擁有1.1萬個專利,這些專利很多都與行動網路相關。
  • Switch控制器飄移在美國遭集體訴訟 任天堂回應
    長期糾纏Nintendo Switch的Joy-Con控制器飄移問題,最近被律師事務所在美國提出集體訴訟院,打算跟任天堂討個說法。
  • 小米,華為,vivo,oppo,誰才是最好的國產手機品牌?
    現在的國產手機比較多,小米,華為,vivo,oppo等,都是國產手機。那麼,在這些國產手機中哪一款比較好呢?從當前的市場來看,最受歡迎的應該就屬華為手機了。因為周邊的很多朋友都在用華為手機,所以說經常能看到不同的華為手機,也經常聽朋友講華為手機怎麼怎麼樣,而Oppo和Vivo多是女性朋友在用,顏值、拍照性能十分受推崇。那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它們能把這種低配的手機做得很流暢,可以說是非常的優秀。朋友使用的vivo手機用了很長時間,而且每次和我打遊戲他都不會出現卡頓的情況,這已經是兩年來我第十幾次誇他的手機了。
  • Oppo、vivo「高價低配」被人追捧?小米性價比高還被吐槽!
    大家關注手機領域都會發現華為、小米、oppo、vivo這四個品牌在國內的實力很強,小米和華為一直以來都是競爭對手,oppo和vivo屬於同一家,但是也是經常產生激烈的競爭,而且vivo、oppo的價格也是不便宜,大家都是知道這兩個品牌都是保持高價低配的原則,恰巧和小米的發展路線相反
  • 任天堂因Switch手柄缺陷遭集體訴訟
    中關村在線消息:美國時間21日,美國地區一家名為CSK&DS的律師事務所對任天堂公司提起集體訴訟,稱其Switch手柄存在缺陷,會導致漂移的問題。Switch的可拆卸手柄一直是其一大賣點    這家律師事務在收集了許多遇到該問題的玩家信息後,向美國華盛頓西區地方法院提起了訴訟。
  • 都說oppo、vivo高價低配,為啥銷量可以超過華為?原因可能是這些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科技傳送門總部推薦語:OV與小米和華為相比有何優勢?為什麼在銷量方面能夠趕超華為呢?都說oppo、vivo高價低配,為啥銷量可以超過華為?原因可能是這些這幾年國產手機品牌發展非常快速,短短幾年的時間裡面,國內的各大手機品牌都走向了國外,其中在國外銷量較好的就是要數華為和小米,不過小米又和華為有一定的差距。可能是因為華為在國外也大受歡迎,所以國內對華為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高,不過就在大家都認為今後華為在國內的銷量一定穩佔第一的時候,卻發現好像事情和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
  • 華為、小米、vivo和oppo,這四個國產品牌,哪一個會率先出局?
    目前,消費者普遍認可的四大國產手機品牌是:華為、小米、vivo和oppo,然而這四個品牌各有優缺點。在它們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眾的時候,蘋果在中國的銷量幾乎是第一。隨著時間的推移,華為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oppo和vivo都贏得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小米在雷軍的領導下也發展迅速。這些現象的最終結果是外國企業不得不改變他們的營銷策略。
  • ...半年內兩次遭遇海外專利訴訟,「絆住」小米的H.265到底是什麼?
    (以下統稱「小米」)的專利訴訟,稱這幾家公司侵犯了 HEVC/H.265數字視頻壓縮標準的必要專利。這是小米半年之內第二次因HEVC/H.265專利遭遇海外訴訟。就在7月30日,據外媒消息,一家美國公司InterDigital,Inc.(NASDAQ:IDCC)在印度對小米發起兩起專利侵權訴訟,其中一起便涉及IDCC三項H.265印度專利。
  • 華為在美提起訴訟 川普政府違反了正常程序
    華為在美提起訴訟原標題:華為在美提起訴訟:禁令是 「用立法代替審判」的暴政據華為公司最新消息,針對川普政府頒布的禁令,華為已提起訴訟,並將於當地時間28日提出簡易判決動議,要求法院宣布該法案違憲。華為聲明稱,該法案沒有提供一個不偏不倚的程序來發現真相,直接判定華為有罪,是「用立法代替審判」的暴政,是美國憲法明確禁止的。華為公司發布了首席法務官宋柳平27日的相關聲明,聲明如下: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針對華為的剝奪公權法案,華為已提起訴訟並將於周二提出簡易判決動議,要求法院宣布該法案違憲。該禁令是典型的剝奪公權法案,違反了正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