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陳玲在高塘花園一戶家庭裡進行整理
又到一年換季時,你的衣櫃是不是臨近「崩塌」?你是不是時常在家裡做整理,卻陷入理了亂,亂了又理的循環?
日本家政女王近藤典子紅得不要不要的,出書、上電視,她的工作做的就是幫人整理。咱寧波首家職業整理師工作室近日也正式開張了,第一天,就接到了10多個訂單。
48歲創業做整理師的陳玲說,整理也有學問,整理房間,也是整理你的生活和心靈。
□通訊員 毛一波
記者 王穎 攝影 記者 張培堅
電視機上滿是雜物
爛掉的梨是一個月前放的
昨天中午,記者跟隨陳玲來到高塘花園趙敏(化名)家。
「她朋友微信上看到,來約我的。」路上,陳玲說,工作室開張前幫身邊的朋友整理過,大家也會推薦給身邊人。現在的客戶主要是企業高管、白領、公務員,年紀較輕,收入不錯,愛買,懶得整理,更不擅長整理。
推開趙敏的家門,匆忙掃幾眼,就近乎「崩潰」。90平米的兩室一廳,簡直被「擠爆」了。客廳一大片地方堆著衣服,小桌子上是各種雜物,茶几被水果、包子、剩菜佔得滿滿當當。進了主臥,電視機上不到30平方釐米的地方放著指甲油、藥、一個爛掉的梨、一個皺了的蘋果、橄欖油、紙巾、死掉的盆栽。趙敏不好意思地說:「這蘋果和梨,放了一個多月了。」
床上鋪著文件、書、包、衣服、襪子、奶粉罐、毛絨娃娃。打開衣櫃,架子上雜亂地掛著幾件衣服,1米多高的大紙箱裡塞著各種衣服,很亂。
「不好意思,真的很亂噢。」趙敏不好意思地說,「以前一個人還好。成家有孩子後,東西越來越多,平時又很忙,實在整理不了。」
「沒事,很正常。」一邊說,陳玲麻利地戴上手套溝通,「你房間之所以亂,關鍵是功能沒區分好,東西沒有去處,只能隨手放。我們先做空間區分,陽臺是孩子的學習區,邊上放雜物,衣服主要收在主臥衣櫃裡……」
玩具堆裡翻出100元
女兒失蹤的毛巾又找到了
最先整理的是陽臺。孩子的學習桌堆滿雜物,還有兩個清潔劑的空瓶。
陳玲把抽屜裡所有東西倒出來鋪在桌上,再一樣樣擱回。沒一會,原來雜亂無章的抽屜理得規規整整:彩色鉛筆放一盒、橡皮放這裡、文具放這裡,兩個巴掌大的抽屜放得滿滿的,一點都不浪費,桌面的雜物有大半被收拾進去了。
桌上,文具和擺設外的東西都清除,書和畫冊放在右側,精巧擺設一件件擺在書架上方。「這書桌我都認不出是我家書桌了。」趙敏不可置信地說。
隨後整理到處都是的玩具。「我已經買了很多收納箱,可總收不好。」陳玲先從三大箱玩具著手,全都倒在地上,一樣樣分揀。
「啊,這裡有100塊錢。女兒的兩條毛巾有一天就不見了,我買了新的,怎麼在玩具堆裡。」趙敏的驚喜一波連著一波。
「這個拼圖,不全了,丟吧?」陳玲說,每丟掉一樣東西,都要經過主人同意。「好!」
「這個泡泡槍,裝氣泡水的地方也沒了,扔吧?」「好!」
單這三個整理箱,就清出了兩垃圾桶的垃圾。「以後,我們積木歸積木放,洋娃娃歸洋娃娃,弄得清清楚楚的。」陳玲說。
一個小時後,陽臺第一遍收拾好了,此前幾乎無處下腳的陽臺收拾得乾乾淨淨,空間多了一半。只留玩具、書桌、文具等。
「這個家完全不一樣了
之前每周都為整理吵架」
「到底是專業的啊。」趙敏的丈夫特地請假看整理師到底有啥門道,他一直站在房門口,目不轉睛地看著。過了會,他放心地回去上班。
一邊整理,一邊聊天。
「家裡亂已經嚴重影響到我的生活質量了。」趙敏說,每周單休的那天幾乎都忙著打掃,可好像越來越亂,東西越來越多。每次整理,夫妻倆都少不了吵架。
整理中,單小嬰兒用的口水兜就找到了30多個,陳玲6歲的女兒早用不上這些。「每次搬家都帶著,捨不得扔。」
「口水巾這些,儘量明天就去送人,把空間騰出來。要學會斷、舍、離。」陳玲說很多人抱怨家裡空間小,實際上是東西太多,又亂。像衣服,你今年不穿,明年一般也不會穿,更別說以後了。「好好好,我記住了。」趙敏忙不迭答應著。
昨天傍晚,陽臺和主臥都收拾妥當,開始收拾客廳。「完全變樣了,寬敞了好多,清爽了很多。」趙敏滿意地說。衣櫃等重災區,現在也清清爽爽。
趙敏說:「我們租房住,可我很願意付這個專業費用,估計以後每次換季都得請專人整理,我自己真沒這能耐。」
●行業視角
愛買、自理能力差、不愛整理 年輕的懶人們催生市場需求
為什麼會想到開辦寧波第一家職業整理師工作室,第一個吃螃蟹呢?48歲的陳玲說,以前做酒水推銷,生意不好下崗了。這個年紀,找工作挺難。
「我就想,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是什麼,想來想去,就是收拾。來過我家的,都說我家實在是清爽舒服。前階段,聽了日本收納女王的故事,就想試試。」她印了傳單想分發,卻被母親制止了,「小區裡會覺得你下崗做鐘點工了。」
昨天,記者在沒事先招呼的情況下「突襲」了陳玲家,清爽舒適,空間寬敞,很難想像只有55平米。隨手打開一個角落裡的抽屜,都讓人驚呆——耳機、書、筆、擺放的角度都剛剛好,嚴絲合縫,一目了然。
意外的是,陳玲說,自己幾乎不花時間整理東西。因為每樣東西用好,放回原位就可以了。哪怕兒子老公弄亂了,15分鐘就能全部歸位。
開張第一天,就接到了10多個訂單,幾家家政公司想送員工來培訓。這讓陳玲覺得更有信心了。
採訪中,幾個年輕的記者和旁聽者都不時羞愧感慨:「我家裡也很亂」、「要是沒我媽,我家裡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顧家的時間少,很多人到了家裡就只想休息。特別是年輕人,成家前很多事情父母包辦了,自理能力是比較差。愛買,不愛整理,缺少收納能力,就催生了對職業整理師的需求。」寧波創業專家志願團首批志願者、寧波保姆市場負責人尤海婭說:「家政界普遍認為整理師這個新職業前景看好。寧波終於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