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和臺灣隔海相望。
因為改革開放,加上這個區位優勢,上世紀80年代開始,莆田承接了臺灣製鞋業的產業轉移,為國內外眾多鞋企做代工,「三來一補」氛圍火熱,這裡有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卡帕的代工廠。
慢慢的,市場高速發展期間,總會有鑽空子的人出現。90年代中期,莆田出現了一些特色廠,專門複製品牌運動鞋,其實就是盜版。其實,不少臺商才是始作俑者。
剛開始,一般都是內部員工信息洩露,拿到了品牌樣鞋或者設計圖紙,工廠甚至高薪聘請代工廠的專業人員,專門生產盜版鞋。
代工廠發現產品洩露後,開始嚴加守衛,裝上了監控攝像,甚至築起高牆布上電網。
但是,任何一項工作久了之後,總會有天賦稟異的人出現,即使他們不在正道上。
造假廠商已經不再需要圖紙,多年的模仿,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品牌鞋企的核心技術。他們只需要看一眼阿迪耐克的鞋子宣傳圖宣傳片,就能明晰品牌商所用的材料和技術,甚至狠一點,還能在品牌商推出新品前生產出盜版鞋……
以假亂真的莆田鞋,是在刀尖上跳舞,巨額利潤的同時,隨時都有可能跌進牢房。
假代購,真盜版
莆田,成千上萬家鞋廠,產生的鏈條擴散到幾十萬人做微商、網店。
莆田鞋雖然從莆田發貨,但都會通過快遞層層包裝,一下子就變成了美國發貨,海淘帶貨。一雙假冒的耐克,通過「代購」的方式,能獲得十多倍的利潤,眾多莆田商家由此發家,這還只是產業鏈的末端。
莆田鞋產業鏈環環相扣,一網打盡非常難,因為在莆田已經摸索了一套防守體系,他們通過建立微信群、安裝監控、預防執法人員的突襲,一舉一動,稍有不慎,政府就能以點帶面,抓出一條盜版線。
莆田一直在嚴打假鞋,但為何屢禁不止,可以看看隔壁晉江。
自主品牌
如果說自主品牌,不得不說莆田的隔壁,晉江。
和莆田一樣,晉江之前也大量製售假鞋,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晉江開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品牌化建設。
從良的晉江,打造自主品牌,布局產業鏈,營銷拓展,請明星做代言,砸錢打廣告,大量代理和門店如雨後春筍,漸漸開遍了神州大地。
一大批著名品牌拔地而起,安踏、特步、361°、貴人鳥、鴻星爾克、德爾惠、喜得龍等人盡皆知的品牌成長起來。
而莆田,確實自主品牌相對較少。
缺少科技的運動鞋
這是國內鞋企的一大痛點,也是莆田商家對假冒生產樂此不彼的重大原因,耐克阿迪,其實技術也就那樣,連制假工廠都能仿製的技術,其實根本不算高精尖,只是它們另有法寶。
當下火爆的耐克,運動只不過是基礎屬性,他們更多的賦予了科技要素在產品上。一雙普通的新品鞋,經過耐克的預熱包裝,價格翻倍還有價無市……
反觀國內的鞋企,即使是上市的大廠也日漸衰弱,更有退市破產的例子在前。這讓後來者不得不思考,做自己的品牌意義到底在哪?
不做自主品牌,是因為賣不上價錢,做高仿利潤可觀,但是未來一定會死。這是莆田鞋企目前面對的困境。
秦絲的客戶大都是中小個體商家,大家都比較深入的感觸過盜版產品,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但是大家的看法都一樣,只有做自己的品牌,才是生意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