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裝修是項費時費力的大工程,為保質量,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親力親為,但在我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後,新裝修的牆面還是會出現開裂、起皮、掉粉、掉殼現象,讓我們很懊惱。那麼為什麼新裝修的牆面會出現這些現象呢?遇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下面綠舟小綠給大家科普一下。
一、膩子攪拌過稀
過量加水後的膩子粉過稀,水分在揮發後容易造成大面積分布均勻的裂紋,因此攪拌膩子粉時,應嚴格的按照配比水粉,切忌「用稀泥抹光牆」。
二、施工基面不夠堅實,處理的不乾淨
基面不堅實有雜物是膩子出現裂縫、起皮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建議施工時,舊牆體或新牆體原有膩子不夠堅實的,應將表面浮塵及其他附著物徹底清理乾淨,一直處理到基面堅實無浮塵為止,無法清理乾淨的必須用膩子界面劑做處理後,再進行正常施工。
三、施工面太過光滑
由於光滑的基面會降低膩子的附著力和粘接力,乾燥後可能會出現裂縫、起皮現象。應選用(水泥基)膩子抗裂界面劑進行造毛處理,然後再進行膩子施工。
四、膩子批塗過厚
膩子單次批塗過厚容易造成上下部乾燥收縮不一致而產生裂縫,正常的施工厚度建議不大於1.5毫米。
五、牆體基面有大的凸凹不平
由於牆體基面凸凹不平時膩子批塗薄厚不一,膩子乾燥時間不一致,也是造成膩子塗層裂縫、起皮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議用石膏(石膏劑)膩子抗裂界面劑,基本襯平乾燥後,再行施工。
六、批塗的基面潮溼
基面潮溼會造成膩子塗層大面積的起皮,所以牆面潮溼或膩子塗層未乾燥之前,不宜進行後續膩子施工。
七、施工溫度過低、空氣溼度過大
溫度過低膩子的凝固時間延長,膩子塗層容易從基面部位離析;溼度太大是膩子脫粉的主要原因,所以溫度低於10攝氏度或環境溼度大於百分之七十五時,不宜施工。
八、施工基面原有裂縫處理不當
牆體原有裂縫、木材與木材之前的縫隙、石膏板之間的縫隙、埋線槽等位置原有裂紋未加處理,直接批塗膩子或用貼布條、膠帶、牛皮紙處理過,但由於質地不同還是會出現二次裂縫,這也是施工過程中最隱蔽的一個疑難問題,建議在膩子施工前用「高強速凝石膏嵌縫劑」「石膏」「石膏基」膩子抗裂界面劑或(水泥基)膩子抗裂界面劑做嵌縫處理。
九、施工基面疏鬆,吸水乾燥過快
目前在高層建築中,牆體多加氣砼塊砌成並由保溫層,由於質地鬆軟,粉塵較多、吸水性強、容易造成膩子乾燥過快而出現裂縫,脫皮現象,建議用石膏、石膏基膩子抗裂界面劑或水泥基膩子抗裂界面劑做一次底部處理,然後再進行正常的膩子施工。
十、施工基面與水源相鄰
這種情況容易造成膩子塗層受潮、疏鬆、黴變而使膩子塗層脫落,該部位直接用耐水膩子批塗。
十一、施工基面局部潮溼
樓體在施工中原有的施工洞,一般均在樓體交工前最後封堵,該部位一般比較潮溼,也是造成膩子裂縫、脫皮、起泡、疏鬆的主要原因,建議牆體充分乾燥後再進行施工或直接用(石膏基)膩子抗裂界面劑進行施工。
十二、門框邊沿經常振動
門框邊沿容易出現振動,造成膩子開裂,應充分消除張力,然後用抗裂界面劑、石膏、高強速凝石膏嵌縫劑進行處理。
十三、部分施工基面離暖氣片太近
冬季施工暖氣片附近局部溫度過高,使得膩子乾燥收縮過程不均勻,容易出現裂縫,建議將暖氣關掉,待膩子乾燥後開啟。
十四、使用牆固太稠
使用牆固時不宜過稠,否則因牆面吸水性太差也會造成牆體塗層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