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海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於25日在國際會議中心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有市委委員33人,市委候補委員8人。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其他市級領導,各鎮區街道黨委(工委)書記、鎮長(主任),市直各部門、市屬企業主要負責人,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列席會議。
全會由市委常委會主持。市委書記劉宏濤作了講話。
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以及煙臺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聽取和討論了劉宏濤受市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海陽市委關於制定海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劉宏濤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出戰略部署,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對全省「十四五」發展任務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作出全面安排,為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指明了方向。煙臺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對全市「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進行了全面謀劃,為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凝聚了力量。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以及煙臺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深入學思踐悟,主動擔當作為,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煙臺市委工作要求在海陽落到實處。
全會充分肯定了一年來市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市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煙臺市委各項工作要求,勇於擔當、奮力攻堅,英雄氣質、浪漫情懷、開放精神、精緻品位的現代化濱海名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了一場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取得了「抗疫」鬥爭的重大階段性成果;以攻堅精神、攻堅姿態、攻堅節奏推動「雙重點」工作,一批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堅決扛牢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全面從嚴治黨持續走深走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
全會高度評價我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十三五」時期,全市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合理。新舊動能轉換亮點紛呈,優勢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核電綜合效應持續放大。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經略海洋縱深推進,海洋經濟實現突破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建成華北地區首個發電的核電站,汶萊高速建成通車,海陽港區正式通過國家一類口岸驗收。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協調發展水平持續提高,品質城市建設全面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創出成果。脫貧攻堅任務取得巨大成就,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推進,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重大風險防控有力有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要成果。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治理成效顯著,連續4年獲得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未來發展莫定了堅實基礎。
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市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認為我市開啟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新徵程,各種積極因素加速集聚。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重大戰略疊加效應全面釋放;核電及新能源、航空航天、海上風電、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起勢,毛衫針織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穩固的產業基礎將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布局實施;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人心思齊、人心思上、人心思幹,完全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作為。同時也要看到,我市發展仍處在轉型升級的緊要關口,新舊動能轉換任務依然艱巨,「四新」經濟沒有形成穩定支撐;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亟待突破,科技創新動能不足;城鄉發展仍存在不平衡現象;民生領域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保持戰略定力,把握髮展規律,提升鬥爭本領,強化底線思維,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開好局、起好步。
全會提出了到二O三五年率先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市的遠景目標,主要是: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實現大幅躍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新動能為引領的新型現代產業體系;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更大成就,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全面構建城鄉一體、互融互促、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邁上新臺階;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共同富裕取得更明顯實質性進展;綠色能源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遵循原則,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煙臺市委各項工作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緊扣經濟社會「一二三四五六」基本發展思路,大力強化支撐要素建設,培育隆起核電及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毛衫針織、文旅康養等優勢產業集群,為全面建設具有英雄氣質、浪漫情懷、開放精神、精緻品位的新時代現代化濱海名城奠定堅實基礎。做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必須堅持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必須堅持系統觀念。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主要是:到二0二五年,全市經濟總量突破6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5萬美元,全市經濟實力進入煙臺第一方陣、開放活力躋身膠東一流水平、社會文明程度力爭全省上遊、生態文明建設學趕全國先進。發展質效更優,發展活力更足,生態環境更美,社會治理效能更好,文化軟實力更強,加快建設基礎堅實、業態豐富的綠色能源名城,鏈條完善、產業集聚的航空航天名城,要素富集、融合發展的開放活力名城,底蘊深厚、別具風情的文旅康養名城,海陸聯動、產業豐富的海洋經濟名城,山青水秀、產業興旺的綠色生態名城,政務高效、服務優質的創新創業名城,品位精緻、包容和諧的幸福安康名城,城市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全會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走在前列。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要打造產業技術創新高地,激發創新創業主體活力,提升科技創新平臺能級,引進培育高端雙創人才,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全會提出,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打造新型現代產業體系。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主攻方向,打造創新、集聚、融合的新型現代產業體系。要突破發展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支柱產業,優化發展特色產業,做強現代服務業。
全會提出,全面推動數位化轉型,加快建設數字海陽。深入實施數字海陽戰略,著力構建基礎牢固、業態豐富、互聯高效的數字海陽。要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培育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建設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構建智慧互聯的數字社會。
全會提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與投資協調互動、供給與需求動態平衡、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貫通,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級高效率的雙循環。要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消費擴容提質,擴大精準有效投資,夯實現代基礎設施戰略支撐。
全會提出,堅定不移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按照延續一批、深化一批、啟動一批的思路,推出更多改革舉措。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現資源要素高效配置,推進財稅金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城鄉統籌,著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要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推動鎮域經濟特色化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實施進軍藍海戰略,全面提升經略海洋水平。堅持陸海聯動、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在發展現代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要建設富有特色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建設多功能綜合性港區。
全會提出,堅定文化自信,紮實推進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引領,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傳承厚植文化底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文化和旅遊康養融合發展。
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海陽模式」。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要著力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強農村的組織化管理,促進農民收入多元化,實施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
全會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力構築合作共贏新局面。主動融入對外開放大局,全力構築開放合作的新局面。要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動與日韓的緊密合作,全面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建立多層次高水平區域合作。
全會提出,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海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要積極建設綠色低碳社會,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持續開展汙染防治攻堅,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要促進充分就業和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動優質均衡教育供給,提高醫療衛生發展水平,推進全民健身體育行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全會提出,深入貫徹總體安全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海陽。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塑造安全發展環境。要加強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確保經濟安全運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全會強調,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動員和激勵全市人民昂揚鬥志、砥礪奮進,匯聚起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磅礴力量。
全會號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省委、煙臺市委各項工作要求,齊心協力、頑強奮鬥,為建設具有英雄氣質、浪漫情懷、開放精神、精緻品位的新時代現代化濱海名城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