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手動擋的產品佔比是越來越少,自動擋產品已經漸漸成為了市場主流。在一些車企未來的產品規劃中,手動擋車型已經退出了未來的產品序列。這樣的做法是和用戶需求息息相關的,對於目前大多數購車者來說,手動擋似乎也只有價格相對更加低廉的優勢了。
對於大都數人來說,自動擋就是停車P擋,開車D擋,倒車R擋。那麼除了通用的P、R、N、D這幾個擋位,其他一些比較冷門的檔位你真的了解嗎?
先來一個簡單的:S擋
S代表了Sport,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Snow」,如今有S擋的車型並不在少數,相信大家應該都見過。在S擋運動模式下,變速箱會推遲一定的換擋時機,讓發動機在高轉速上保持更長的時間,以此獲得更大的扭矩輸出和加速度。當你需要急加速或者超車的時候,S擋會是一大利器。不過,如果僅是保持高速巡航的話,建議還是切回D擋。在高速巡航時,S擋容易讓變速箱維持高轉速,同時無法切入最高擋,對油耗非常不利。
如今,很多自主品牌廠商也在自己的車型上增加了S擋,或者運動模式。不過相比較下來,部分自主廠商的S擋和D擋區分度並不大,所以大家切勿僅僅盲目聽信「運動模式」的宣傳,S擋給不給力還得自己去試試。
再來一個簡單的:M擋
很多「老司機」都覺得自動擋沒有駕駛樂趣,所以手自一體變速箱既能滿足方便的駕駛體驗,也可以在M擋下讓老司機們享受駕駛樂趣。是的,M擋就是手動模式的意思,在切入M擋時,升降檔將通過駕駛者自由控制,通過推動M+或者M-給TCU(變速箱電腦)下達升降檔的指令,從而實現手動換擋的效果。
從大師我個人的角度來說,M擋是個好東西,只是我不太用罷了。原因很簡單:為啥買自動擋,因為我懶。既然我這麼懶,我何必還要在自動擋上切成手動模式自己控制,光踩油門多輕鬆。
稍微增加點難度:L擋
對於一般的自動擋用戶來說,基本都是「D擋」走天下,那麼這個L擋是什麼鬼呢?L是「LOW」的意思,也就是低速擋。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裝備帶有L擋的車型並不多,基本都是搭載CVT變速箱的車型。我們都知道汽車在爬坡時需要大扭矩,在功率一定的前提下,而汽車車速和扭矩是成反比的,L擋將擋位鎖定在最低擋,以此提供爬坡的大扭矩。
CVT車型大師我也開了不少,不過說老實話,基本也是D擋走天下,L擋使用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估計大師試駕的車子發動機調校都非常不錯,不用L擋也能提供足夠的扭矩。
最難的來了,你聽說過B擋嗎?
說實話,前面三種都是「小case」,這個B擋才是最終大「BOSS」,大師我敢肯定,聽說過B擋的人是少之又少。B代表了「Brake」,一般都出現在新能源汽車上,比如說豐田的油電混動、日產的純電動等等。一般在車輛長距離滑行或下坡時使用B擋,特別是在一些連續下坡的時候,B擋通過發動機或者電動機產生的拖曳效果來輔助制動。
有些人會認為B擋下能夠提升動力的回收,補充電量,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在日產的官方解釋中B擋和D擋一樣,都屬於動能回收比例低的範疇。
寫在最後
看到這裡,你是否更加了解自動擋的各種擋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