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外行人,才愛吃厚切鮭魚壽司!壽司之神:這才是真正的美味!

2020-12-12 大叔下廚房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獨家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文章地址。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

比目魚與鮪魚是壽司店裡不可或缺的魚類,就如日文所講的,「如花般鮮豔」,壽司臺必須以三種顏色來妝點:紅色、白色及藍色。鮪魚是壽司臺上唯一的紅肉魚(日本不用鮭魚做壽司),比目魚則是白肉魚之王,難以匹敵的高貴地位及純淨半透明色澤,成為壽司臺上閃耀的白色星星。最後,藍色的代表魚是鯖魚或小鰭。

野生比目魚的腹部帶著純淨的白色,滋味細緻。比目魚平貼於海洋底部,而且需氧量極低,因此是人工養殖的好選擇,但養殖魚的腹部有不規則斑點,油脂比較厚重,與野生魚相較,香氣也較淡。

然而,如果僵化反應剛發生沒多久,我們可以感覺到肉質的輕盈及彈牙,這是比目魚才有的特點,雖然說香氣及味道和原本截然不同,這可能是因為魚飼料導致魚體內的胺基酸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展。

一年四季都提供比目魚的壽司店,貨源來自韓國、臺灣或紐西蘭,當然也會使用養殖魚。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餐廳只在冬季供應比目魚,夏天則以鰈魚(カレイ,是歐洲鰈carrelet 的遠親)取代。

壽司之神只使用青森縣的比目魚,小野二郎說:「油脂完全不一樣。我覺得這是因為水溫的關係,尤其是冬季的比目魚。理想的重量是1 到2 公斤,超過這個範圍的話,肉質會太硬。遇到起霧的季節,魚肉會帶有微微的金色,還帶有美妙的甘甜,這是最理想的品質。」

一般認為比目魚的風味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種魚生活在50 公尺深的海底,在水溫達到15 至16°C 時,會找較淺的地方產卵。產完卵後,身體變瘦且失去胺基酸的微妙平衡,這樣的魚我們會煮熟再食用,但其實生食才能表現比目魚的特質。

比目魚的旬是冬季,我們稱為寒平目(寒ヒラメ)。到了三月,魚變瘦,以至於可以用這麼一句俚語:「貓跨過這條魚,都不會注意。」如果魚的體積太大,細膩的風味也會變厚重。目前來說,野生的比目魚只會保留給高級餐廳使用。

在別國料理界都認為去除細小的鱗片,那乾脆直接除去魚皮,因為按照慣例,這部分是不拿來食用的。日本的情況卻完全相反,日本人將皮視為魚身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會依料理方式決定是否保留魚皮,專業人員因此發展出一套非常有效的去鱗法,稱之為皮引き(字義指「剝除魚皮」)。

這項技術極為困難,目的是保存魚皮。由於魚皮太硬的緣故,壽司及生魚片並沒有魚皮,但在準備工作的最初階段,魚皮會儘可能留在魚身上,好用來保護細嫩的魚肉。

去皮工作分兩階段:先刮除鱗片,去除魚腥味,接著將魚排肉取下,之後立即去除魚皮。這些精密的步驟都有實用的考量,每一個細節都必須非常小心,這也是日本人自古就熱愛比目魚所得到的成果。

在魚的所有部位中,魚鱗帶的腥味是最強烈的,因此完全清除魚鱗帶相當重要。不過,為了避免在處理的過程中沾染到不好的氣味,在做分切處理時必須更換數塊砧板。

我們需要三塊砧板:第一塊用來處理剝皮的步驟,第二塊用來處理魚本身(清內臟、去魚頭及取魚排肉),第三塊也是最後的步驟,將魚肉切片,準備用來製成壽司和生魚片。每個步驟都必須更換砧板,只是簡單的清洗無法完全去除魚腥味。

魚「頸部」地方可以看到傷口,那是在進行活締以及放血時所切的,這兩種典型的日式技法是用來進行某些魚類的宰殺及放血。若要讓魚的僵化反應保持良好狀態,就少不了活締,這是壽司師傅「時間烹飪術」的基礎。

放血處理則是為了讓魚肉保持白晰半透明及純淨。從灰色極細的血管可以看出魚肉已經過非常完美的處理,血液完全排空。魚迅速死亡,乾淨利落,這能保留它全部的風味。潔白如雪,細緻如絲,這種魚肉最令人驚豔的,是入口的清新,透明的新鮮感就像冰塊。

放入口中,第一時間會感受到魚肉帶點輕微的黏性,然後這塊帶著如此微妙彈牙感的魚肉開始融化,有點像棉花一股海鹽的香氣(或那是海洋的碘味?),滋味太清淡,以至於我們品嘗完之後還在猜測那究竟是什麼香氣。沾少許醬油(絕對不要沾太多)已足夠提升這細緻的美味。

鰭邊肉(えんがわ),這是魚鰭長出來時就有的肌肉,做成壽司特別獲得好評,原因在於比起其他部位有更明顯的脆彈口感,還有豐富卻依然細緻的油脂。這塊魚肉是主廚專為識貨的行家特別保留的部位。

稍縱即逝的大師傑作

壽司之神將生魚片切成約三毫米厚的魚片。如果太薄,就吃不出口感脆度,也吃不出肉質結構,且馬上就會被嚼碎化開。如果太厚,吃來粗糙厚重,在舌尖上還會感覺到纖維,而且需要久嚼。

這些細微的差異,必須以毫米為單位來計算,這樣微小的差距全靠師傅的直覺及經驗來判斷。壽司師傅必須避免讓他的客人費勁地咀嚼,生魚片是師傅手藝與自然界藝術品結合的成果,此一藝術傑作若需要咀嚼,會是不可饒恕的粗俗。

品嘗第一口,讓肉在口中融化,再一口,感受肉質的清新,用舌尖去體會已經被大師用刀切斷的纖維所帶來的細緻感,也去感覺細膩的滋味和海洋的幽微香氣但大師非常殘酷,永遠只給三片生魚片,讓我們有股難以言喻的失落。

這種做成生魚片時是如此潔白的魚肉一旦做成壽司,放在米飯上,忽然就有了不同的顏色。製作壽司的魚肉必須切得比生魚片魚肉還要薄。魚肉的厚度是由大師的肉眼來判斷,但他連看也不看,而是以刀子在魚肉上的觸感來衡量。

這塊魚片也比生魚片來得大,這樣才能完美貼合飯糰的弧度,但又不會把米飯完全包覆起來,妨礙舌頭接觸米粒。重要的是,壽司一送入口,有些米粒會親吻我們的舌頭,而魚肉則挑弄著我們的味蕾,魚肉在口中融化,與壽司飯相混,每一粒米都與魚肉細緻的纖維融合在一起。此外,還有淡淡、不刺鼻的山葵香氣。

這裡奉上的壽司不會抹上醬油,因為大師已經加上他的煮汁,他非常樂意公開這道食譜──非常簡單,但沒有人能夠複製。在用刷子抹上煮汁後,他將這件快速完成的傑作放在黑色漆盤上,這時老饕會因為意識到將要破壞一件如曇花一現般短暫又自然的作品,而忽然停下來雙手,靜止不動。

還有更多美食等你呢~

壽司之神:沒有所謂的退休一說,只要幹勁還在就一直堅持下去!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解說 11 條一定要知道的壽司禮儀

壽司之神,想做好壽司,就要保護好你的這雙手!

壽司之神,只和女人握手,就算是美國總統來訪也一樣!

下方留言處可以分享你們喜歡的美食哦~吃完記得回來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壽司之神,想做好壽司,就要保護好你的這雙手!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小野二郎1925年出生於日本,現年已92歲高齡,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紀錄片《壽司之神》的主角。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相當崇高,而壽司第一人的美稱更是傳播於全球。
  • 壽司之神被米其林下掉三星!快看看壽司之神怎麼說
    既然是憑著一技入魂的精湛手藝攀上壽司的頂點,店內的食材和師傅的手藝也應該不會出差錯,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被米其林拔掉三星? 訂位改「會員制」讓大眾吃不到 答案既不是餐廳品質問題、也並非營運出狀況,更不可能是小野二郎要退休了。「不再開放訂位」才是這一次未入選米其林三星的主因。
  •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說過,「壽司的美味,關鍵就在醋飯」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說過,「壽司的美味,關鍵就在醋飯」。大家好,我是美食翻譯家。與國內相比,北美的日本壽司店可謂是多如牛毛。隨便一條商業街,每隔一個路口,你就能找到一家壽司店。這邊的壽司店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以堂食為主,客人可以根據菜單任意點不同類型的壽司,壽司店現做現賣;例如Saiko,另一類以自助為主,和普通的自助餐廳一樣,客人可以自由選擇,例如Sushi Moushi;第三類就是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型壽司店,店內大約只有3~4桌供客人就餐,但主要以外賣打包為主,例如Sushi Shop等。
  • 神級圓夢之旅 品味壽司之神數寄屋橋次郎 | TastyTrip
    親自品嘗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料理,一直在我的人生心願清單上,加上好幾次聽聞小野二郎即將退休的消息,更加深我想一探究竟的決心。但如此享譽全球的名店想當然也極難預訂,因此得知今年二月有機會參加TastyTrip的美食團一償宿願造訪時,內心真的激動萬分!
  • 為何高級日料店很少賣生鮭魚?壽司之神:因為這兩點,我就不賣!
    料理剛剛進入中國時,一種叫鮭魚(又稱為三文魚)的海鮮,俘虜許多粉絲。它既能做刺身,又能做壽司,幾乎是中國境內日本料理店的招牌菜式。然而,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正統日本料理店,不會有鮭魚刺身」的觀點,可是這個觀點被網友添油加醋,變成了「日本人不吃鮭魚刺身」。
  • 壽司之神捏的每一貫壽司,醋飯誤差不會超過4粒,直言從未變過!
    他結婚時,銀行只有十日圓,他轉到日本料理店學藝,整天奔波工作,一直沒忘當年窮苦的滋味。二十六歲,他到東京壽司店拜師學藝,決定當一位壽司師傅。這一年,是他成為一位備受推崇的壽司之神的起點。此後數十年,他以高標準的自我要求與一絲不苟,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到透徹,沒有絲毫打折,不斷要求自我超越,一寸一寸地前進,不曾猶豫。
  • 跟著電影做美食|壽司之神
    ——小野二郎風靡一時的紀錄片《壽司之神》,讓很多人重新審視了工匠精神,一生做好一件事,一件簡純而又深刻的事,並把事情做到極致。年逾90的小野二郎除了是米其林三星大廚外,還被稱為「壽司之神」。為什麼這樣一家在辦公樓地下室,只能容納10人,窄得難以轉身的壽司店,全球的美食愛好者需要提前半年才可能訂到?小野不是個話癆大爺,專心做壽司時從不和客人交談,店裡也沒有美酒和小吃,一切的美名來自於被凝神屏氣捏好的19道壽司和1個玉子燒,按照口味濃淡出現在客人面前。
  • 壽司之神覺得溫度對壽司影響大,比如章魚必須熱著吃,口感才好!
    關於壽司本身如何又如何好吃或者次郎怎麼採買最頂級的魚貨等等的介紹與討論,網上已經有太多介紹了,內容有對有錯,但這其實並不是大部分人造訪次郎的重點。在看了壽司之神電影或者時報出版社所出版的「三神對談」後才去造訪次郎的人,重點無非就是 : 朝聖。
  • 日本壽司不是只有味道上的美味,還有正確的吃壽司的用餐儀式
    日本壽司不是只有味道上的美味,還有正確的吃壽司的用餐儀式你真的知道壽司的正確吃法嗎?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你是在看不起我嗎?其實壽司也和西餐一樣有自己的就餐儀式的,在日本的高級日料店裡,壽司也是要有自己的儀式的。
  • 日本壽司之神有多極致?米飯誤差不超4粒,學徒10年才有資格煎蛋
    在日本有這樣的一位廚師,他被稱為「壽司之神」,日本壽司之神有多極致?米飯誤差不超4粒,學徒10年才有資格煎蛋。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目前也是高達90多歲的高齡,也是全世界年齡最大的三星主廚,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專注做壽司也是有50多年的時間了,幾十年的時間製作一種食物手藝當然是非常高,他做的壽司也是深得人喜歡,不過想到吃到他親手做的壽司可是很難的,不僅要有錢,還得提前預約一個月,而且不能點餐,要服從店裡的安排,只有15分鐘的吃飯時間。
  • 艾永亮:號稱「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到底有多神?
    其實,這些都只是在數寄屋橋次郎壽司店當學徒時最基本的東西,首先,你必須先學會用手擰乾熱毛巾,這種訓練很辛苦,一開始會燙傷手,但只有這樣你才能在米飯熱騰時捏出壽司。然後再學習用刀和料理魚,十年後,你才可以學煎蛋。這些最基本的東西,是讓壽司變美味的關鍵。
  • 知道壽司之神但你真的知道怎麼吃壽司嗎?原來我們一直都吃錯了
    通常指的都是「握壽司」,再選擇要去「迴轉」壽司或是「不迴轉」的吧檯壽司~「握壽司」指的是將生魚片擺放醋飯上,製作過程看起來簡單,不過「壽司師傅」擁有關於食材挑選所需的豐富知識與高度技術,在和食料理人之中,屬於一種獨立且專業的領域。這次要來看看有關壽司的基本介紹與正確的吃法,以及鮮少被提到的日本人默默遵從的「壽司禮儀」吧!日本不只有握壽司!
  • 為什麼吃過Omakase,才算真正吃過壽司?
    用10多年的時間往返中日學習、製作日料,在居酒屋、旋轉壽司店流行的今天,秦陽卻只想把真正珍貴、嚴謹、不做妥協的傳統日本料理帶給大家,於是,就有了坐落在龍泉街上的鮨陽壽司。
  • 你真的會吃壽司嗎?原來我們一直都沒吃對!壽司這麼吃才好吃
    通常指的都是「握壽司」,再選擇要去「迴轉」壽司或是「不迴轉」的吧檯壽司~「握壽司」指的是將生魚片擺放醋飯上,製作過程看起來簡單,不過「壽司師傅」擁有關於食材挑選所需的豐富知識與高度技術,在和食料理人之中,屬於一種獨立且專業的領域。這次要來看看有關壽司的基本介紹與正確的吃法,以及鮮少被提到的日本人默默遵從的「壽司禮儀」吧!日本不只有握壽司!
  • 日本職人「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告訴你,壽司到底該怎麼吃?
    我們和「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美食評論家山本益博、曾是「暴走族」的職人村瀨信行、想要革新壽司的北村淳,待了一段時間,聊了聊他們的工作、他們對美食和人生的理解,以及「如何吃壽司」。93歲的他,手白皙、冰涼、柔軟,常年捏制壽司的指頭靈活又柔韌,可以掰至普通人無法到達的弧度。
  • 慘遭摘星,蟬聯12年米其林三星的「壽司之神」跌落神壇?
    曾經的「壽司之神」難道就這樣跌落神壇了? 答案是:並不! 和人們誤會的恰恰相反,並不是因為「壽司之神」的廚藝遭遇了滑鐵盧,而是因為「數寄屋橋次郎」這家店的特殊性。
  • 日本壽司人氣口味排行榜
    群馬縣72歲男性表示:「中腹肉是壽司之王。」這是不言而喻的美味吧。另一方面,兵庫縣57歲男性表示:「鮪魚是經典,卻也是貴重資源,實在過於浪費」,主張應加以保育。排行榜第2名的鮪魚紅肉。排行榜第3名的烏賊。「雖然我也喜歡那股嚼勁,不過第3名還真讓人吃驚。」一一現年68歲、《壽司店老闆娘真心話》(暫譯,日文為:壽司屋のかみさんうちあけ話)的作者佐川芳枝如此表示。
  • 壽司怎麼吃才算不花冤枉錢?
    一頓飯吃完少則500多則1000,最後只能看著心愛女孩的笑臉,強行安慰自己「洒家這頓飯,值了!」男人不怕花錢,但怕花得一頭霧水。今天這篇壽司食用指南,至少能幫老爺們了解到底什麼樣的壽司才值你花的這筆錢,保證老爺們以後陪姑娘吃壽司時能吃得明明白白。
  • 看88歲壽司之神薪盡火傳的人生旨味
    手握壽司,起於日本的江戶時代,製作者把米飯握成一塊,再塗上山葵(芥末),鋪上配料而成。能將簡單如斯的「產品」做得臻於化境,這是現年88歲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獨特建樹;通過為用戶創造極致的口腹享受,再搖撼他們的心靈,已不遙遠。
  • 新井一二三專欄:日本人不吃三文魚壽司?
    首先,我在東京長大的孩提記憶裡,確實沒有三文魚壽司。當年日本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壽司材料是鮪魚(金槍魚)和烏賊,一紅一白,如果再加上了黃色的玉子燒(炒雞蛋),看起來美麗,吃起來可口,沒得說了。至於三文魚,日本人本來稱之為鮭魚,是生在北海道河流裡,長在北嶺海峽,到了繁殖期又回到出生地下蛋的淡水魚,由於有寄生蟲,所以不適合生吃,只有鹽醃過的魚子才適合做紫菜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