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文之前,首先聲明一點。
本文的目標讀者就是普通人,那麼啥是普通人呢?
1、不以買房為業;
2、有倆閒錢,也不是太多,有點閒空,也不是太長;
3、沒有啥可靠的城市產業規劃內部消息;
4、不想當韭菜,但也沒有自信去做鐮刀的那些人。
至於,那些自稱是樓市專家,買房奇才,城市消息靈通人士,樓神護體的非「普通人」,很好,你可以關掉此文,因為這篇文章不是為你們寫的。
對於第一部分的人群,經過了本輪房地產洗禮,我覺得最應該得到的經驗就是七個字——
普通人別買新區。
1
首先,必須承認一點,短期論漲幅新區一定比老城高。
這不是哪個城市的獨有現象,而是中國的普通規律,無論它是幾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深圳,這一輪房地產漲幅最高的就是前海新區。
二線城市的合肥,漲幅最高的是政務區,其次是濱湖新區。
三線城市的洛陽,漲幅最高的是洛龍新區,而現在新一代的漲幅王就是十公裡之外伊濱新區。
然而,這裡面有兩個前提。
第一、你必須找到這個城市前景最好的新區,甚至要尋找最佳的新區板塊;
第二、你必須在比較合適的時間入場,在更加合適的時間出場。
二者缺一不可。
2
第一點,你必須找到這個城市前景最好的新區。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放在現實可能就是一個非常複雜,沒有標準答案的多選題。
因為,在中國,一個城市可能啥都缺。
缺人口,缺產業、缺資金,但是一定不會缺兩個東西——缺概念、缺新區。
這一段,大家都說鄭州新區多,供應不要太充足。
但是,我這個鄭州人一到成都,說實話,就被天府之城的新區和新區概念之多驚呆了。
論大的,有一路向南的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
論新的,有跨過龍泉山,新一代新區——龍泉驛新區。
幾乎每一個行政區,都有自己的親兒子新區。武侯區有武侯航空新城,青羊有教育新城,幾個工廠一划就是產業新城,一個高校一圈就是大學智慧城。
反正,在成都市調的感覺就是——新區天天有,概念日日新。
而且,對於某些比較大的新區,玩的還是俄羅斯套娃形式,大城之中有板塊,板塊之中有子板塊,而且每個板塊有概念。
就以成都最大的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為例。至少,天府新區又可以分為比較靠北的高新大源金融城,處於中部麓山南湖板塊,以興隆湖為中心的興隆板塊,更遠的視高鎮就不說了。
再往下分,就拿天府新區中部來說,又可以分為——麓山子板塊,麓湖子板塊,錦江生態帶等的。
反正,每個板塊,在售房部的銷售員嘴裡都是——概念滿滿,前途光明,升值拉滿,是你在這個城市買房的最佳選擇。
至於信不信呢?我相信其中有一兩個一定會成,成為整個城市的漲幅明星,至於其他呢?
呵呵。
所以,所有的媒體,所有的專家一定會勸告你,新區買房,一定要選好新區。
至於什麼是「選好」,怎麼算「選好」,不好意思,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選,你自己看著辦吧。
你要是市規劃局長,你要是市發改委主任,懷疑你知道下一步政府投資重心在哪裡,哪裡的新區最有前景,哪個新區買房,你心中應該有答案。
但問題是,你是嗎?
3
說完第一個問題,我們來說第二個問題——購買新區,為什麼時間點把握更加重要?
說這個問題之前,先說最近全國樓市一個熱點——鄭州樓市怎麼了嗎?
那麼,鄭州房價的真相是什麼?
真相就是——中心城區相當穩固,但是中遠郊卻有較大幅度的降價。
前一段,根據相關顧問公司統計,從下半年開始,三環的開盤去化率比四環內開盤去化率要高17%左右,而四環開盤去化率比四環之外的高12%,而鄭州直屬區域的比鄭州遠郊縣和環鄭區域要高19%。
說白了,就是在樓市下行階段,越是主城去化率越高。
環鄭和中遠郊項目去化率不好,自然會降價,明降和暗降都有。
而新區主要卻都在這些區域。
比如,在鄭州典型的新城片區。
鄭州親侄子的新鄭市南龍湖,2017年均價10000上下,現在9000元的房子隨便挑。
鄭州親兒子的航空港區,2017年均價是10000多,目前南港8000多的房子一大把。
鄭州表侄子的平原新區,2017年均價8000多,目前新開盤的位置較好融創項目可以達到5000多。
鄭州非發展方向的滎陽東,2017年均價9000,目前均價7500元。
鄭州小弟開封西,2017年均價是9000元,目前均價6500元/㎡。
鄭州乾兒子的綠博,2017均價12000元/㎡,目前均價8000-9000。
這些鄭州遠郊或者環鄭片區,這兩個月我都去過,有些還去過不止一次。
負責的說,每個新城片區,每個項目情況都有細微差別,但是最大的一個共性就是,和鄭州聯繫越緊密的城區跌幅最小。
以鄭州剛需集散地的南龍湖為例,雖然它只是鄭州的侄子片區(屬於鄭州下屬新鄭市),但是距離鄭州最近,最為成熟,而且通了地鐵,所以跌幅也最小。
而這幾個片區跌幅最大的則是——開封汴西新區,以正在全場七折的全國某大未來城項目為例,2017年頂峰的時候,帶裝修接近10000,現在毛坯5700,即使算上裝修,降幅至少也在3000元。
然而,三環內鄭州主城呢?漲是不會再漲了,但是說大跌也談不到,降幅最大的片區可能降了有500上下,而且多以特價房的形式。
4
這就是,所謂「第一個房價倒下大城市」鄭州的真實市場。
對於鄭州,2020年的金九銀十,主城是秋天,遠郊是初冬,環鄭是深冬。
但是,時間退回三年之前,卻是另一番景象,主城是春天,遠郊是初夏,環鄭是盛夏。
遠郊新區,一次土拍就可以甦醒,二次土拍就可以興奮,三次土拍就可以高潮。在市場上升期,遠郊新城一年房價上漲30%,只能說是及格,一年上漲50%,只能說是符合預期,一年翻一倍才能算是優秀。
然而,在市場下行期,當所有的激情退去,這些遠郊新城,用一句用爛的名言形容——跳的越高,摔得越慘。
所以,新區無論漲跌都會大大超出人們的預期。這就是市場的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規律。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誰投資房子,尤其是上躥下跳新區的房子,你能準確預測價格走向,從而買在谷底,賣在頂峰,完美脫身。
對於時間的把握,所有的專家都告訴你,要把握好買賣時機,然而這個問題到了現實——又變成了玄學,因為就是房管局長,也難以給出你準確答案,更何況只是普通人的你。
5
所以,新區雖好,但前提是,你必須做好選擇。
選標的,選板塊,這需要你成為城市發展專家,甚至還需要一些內部消息。
新區上行周期漲幅雖高,但是市場下行階段,跌幅也會最猛。
選買入時間,選賣出時間,這需要你成為預測專家。
當你認為,你有能力把控一切,你當然最好的選擇是新區。
如果你就是個普通人,我勸你還是買主城甚至二手,至少主城再差的市場,房子也有租金,可以幫助你熬過漫漫冬日。
因為,你和我只是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