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是近年來頗受花草愛好者歡迎的室內盆栽植物,不僅有著很高的顏值,而且還非常好養,因此吸引了許多朋友跳入「肉坑」。而在多肉植物的養護過程中,許多朋友都喜歡將多肉植物養成老樁。多肉老樁指的是多肉在時間的磨礪下,逐漸形成的木質化造型樁,那是一種歷經歲月洗禮的美,有著獨特的魅力,因此吸引了眾多花草愛好者的目光。那麼,多肉植物該如何養成老樁?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肉友的養肉心得,相信能夠幫助你養出屬於自己的多肉老樁,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肉友甲如是說】
首先,多肉植物的老樁也是分品種的。有些品種生長快,形成老樁也相對容易,如姬秋麗、廣寒宮、千佛手等景天類和法師類多肉兩三年就可能形成小樁,再養養就成老樁了,相對的,如果選擇那些生長慢的多肉植物,那可能就事倍功半了,如水泡類多肉,十二卷類番杏類仙人球類就沒有老樁的說法了;其次,適當的養護很重要。養老樁也是需要耐心和細心的,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我們日常養護也要注意,光照充足、適量澆水、合理修剪,盆土肥都要注意,形成老樁需要足夠營養。這裡有個我自己總結小經驗不知道對不對,感覺露養的多肉比室內養的更容易形成老樁,一方面露養陽光通風溫差等方面環境更利於多肉植物生長,另一方面風吹日曬對多肉植物是考驗也是鞭策,為了更好生長它們肯定要長得更粗更壯,老樁也就是這麼來的;最後,有些人說多澆水讓多肉徒長然後養老樁,我個人不建議這麼做。澆水徒長出來的莖幹纖細而脆弱,摘掉葉子留下的印記也非常明顯,完全沒有自然形成的老樁那樣自然,沒有時間積累的樁子也缺少了那份獨特的韻味。養多肉植物也是一種修心養性,不急不躁才是正確的心態,所以不必刻意追求老樁,時間到了自然就有了,享受養花的樂趣還是第一位。

【肉友乙如是說】
想要養多肉老樁可以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精養。多肉一般半個月一次水,澆透即可(但是是夏天35度以上需要斷水遮陽,冬天澆水時間拉長,且控制水量為原來的三分之一),這樣形成的老樁的節點就是緊鑼密布的,價格也是一路攀升的;另一個是跟商家一樣,迅速催出老樁。這裡的多肉控們,可以在多肉生長期,以大量澆水(必須注意通風,澆水三天一次為宜,否則會化水或者滋生病菌)然後在期間,你可以隨意的控制造型,等到了你滿意的時候,開始減水、斷水(其目的是為了讓徒長的葉子退掉,讓頂端的葉子緊湊起來)大概的方法就是從3天一次,變10天一次,然後變20天一次,最後斷水一個月。

【肉友丙如是說】
老樁是指那些生長多年,有明顯主幹或分枝植株。要養成老樁少則1-2年,多則3-5年,甚至幾十年。老樁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獨一無二別樣的美,更再於它們歷經歲月的洗禮,經歷過生死的考驗。那些在歲月中拼搏過的老樁,用蒼勁的枝條默默表達著嫩枝嫩葉所沒有的蒼桑感,婉蜒盤曲的枝幹搭配肉嘟嘟色彩靚麗的如花美葉,即使是再平常不過的多肉植株,也變的別有一番情趣。第一要選對品種,一定是景天科。要有耐心,等待葉片的自然新老更替;第二需要乾燥的環境,多吸收陽光。除了擺放位置,澆水一定要控制寧旱勿澇。生長旺季可以每月施一次液肥;假如你沒有耐心,也可以直接買盆多肉老樁來養,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