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某一天,當你想買房的時候,只需要手機打開天貓APP,查看某套房的3D演示,聽主播講解,覺得滿意了就直接在線籤約、付定金、交首付尾款,甚至貨比三家,選擇利率最低的那家銀行申請房貸。
這就是:未來天貓好房的交易場景,足不出戶就把房買了。
9月16日,阿里巴巴和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代理機構易居達成合作,宣布成立天貓好房。天貓好房將是阿里巴巴在大陸的房產業務運營主體,阿里佔比85%,易居佔比15%。
9月16日當天,包括萬科鬱亮,碧桂園莫斌,富力李思廉,建業胡葆森、旭輝林中等60多位房地產行業大佬為天貓好房站臺,足見易居老闆周忻朋友圈之強大。
這或許就是阿里找到易居的原因之一。
易居是全國最大的房地產代理機構,各大地產商都是易居的夥伴,全國有超過3000家案場是他們在運作。
從易居的角度來說,傳統經營模式正在面臨嚴峻調整。
易居做的是代理生意,就是幫開發商賣房子。早些年,房價一直在漲,借錢拿地搞開發才是最關鍵的,在開發商眼裡,賣房子這可是髒活累活,他們自己不願意幹。易居、世聯行、同策等房地產代理機構於是開始崛起。
但是房地產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2020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個明顯變化:
一是開發商在自建營銷團隊的基礎上,明顯加大了線上營銷的投入,代理商們感受到了壓力。
二是開發商以及代理商們正面臨渠道商們的挑戰,後者掌握客戶資源,要求的佣金越來越高。
周忻在現場是這樣形容的:一點點不平等,一點點被壟斷,一點點被盤剝。
如何破解?
早在2020年初,作為易居旗下新房業務板塊的載體——樂居,就啟動了產品升級改造,在他們的設想裡,用戶通過樂居即可一站式完成線上購房,這可不是簡單線上看房,包括後續的選房,籤約及貸款辦理等一系列業務。
現在易居將樂居(新房代理業務)和易居房友(二手房經紀業務)整合在一起,組建房產交易事業群。
周忻表示,這是一次天網、地網和人網的改革。
所謂天網,即是阿里、樂居等線上源源不斷的流量。
地網即是易居掌控的全國3000多個銷售案場。
人網即是易居房友的超萬家門店和十幾萬經紀人。
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
天貓好房將引入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ETC),依託阿里和易居的數據實力、阿里的流量和客戶、易居的行業能力,意在解決交易環節涉及開發商、代理商、中介渠道等機構的痛點,比如壟斷、惡性競爭、搶單、飛單等問題。
周忻表示,「整個房地產交易如果想走在一條高速公路上,阿里與易居合作,就是這樣一個ETC閘口,給大家快樂通過的機會。」
這一次,周忻表示,這個ETC閘口只收3%的服務費,不吃差價。
即便只有3%,對天貓好房,對易居,也是極具誘惑力。
在周忻的藍圖裡,2021年企業集團GTV(總交易額)目標2萬億,交易事業群GTV目標1.5萬億。
開放共贏,蛋糕才能做大,依託ETC機制,在天貓好房這個平臺,大家不再是各自為政,A開發商的銷售團隊可以賣B開發商的樓盤,渠道也是如此,只要成交了,大家都有錢分。
這讓人聯想起了貝殼找房ACN(經紀人合作網絡)的味道,只不過,易居依託新房的優勢,未來三年將聚焦於新房。
犀牛智造工場,工業大腦3.0,天貓好房,這是阿里巴巴近期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輿論場對天貓好房最為關注。
但對阿里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前兩件事,因為最拿手。工業大腦3.0來自於阿里雲,犀牛智造工場依託淘寶天貓的銷售預測,按需生產,大中小微型客戶來者不拒,這背後都是大數據的支撐。
但阿里對房子,著實不太專業。過去阿里在住房領域僅涉足法拍房。
在天貓好房發布現場,阿里表示,2019年有8000萬人在淘寶看房,15萬套房通過淘寶成交,這就是指的法拍房。
法拍房,天貓的確一家獨大,但問題是法拍房跟普通的房地產市場完全是兩碼事,在這個生意中,天貓基本不賺錢,或者說,這也根本不算是個生意。
阿里巴巴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生活方式,但唯獨在住房領域作為不太大。
原因就在於,房子不是口紅,不是衣服,不是手機,不是快消品,房子非常注重線下體驗,有非常多的環節都不能通過線上標準化流程來完成。
僅新房交易流程中,各地有調控政策,各樓盤有參觀售樓處、驗資、交定金、籤合同、交首付等一系列環節,目前還沒有哪一家能夠徹底完成線上化操作。
今年一季度,疫情導致各地售樓處封閉,各大開發商紛紛與明星網紅合作直播賣房,其本質也是獲客轉線下,而且真實轉化率也並不高。
更重要的,目前網際網路平臺的主要打法依然是流量和補貼,這招在快消品上是屢試不爽,但在房子上卻難以成功。
這是有先例的,想當年搜房喊出中介費0.5%,希望用網際網路低成本獲客的方式與線下競爭,結果把自己玩了個半死不活。
搜房退場了,58安居客接力,但本質上也沒有改變這個行業,依然是埠模式,假房源橫行,現在58已經不得不私有化了。要知道,貝殼找房直到上市,流量也不到58安居客的3成。
即便是當今頂流的字節跳動,其創始人張一鳴在之前還創立過九九房,再到懂房帝,以及如今的幸福裡,都是流量打法,但你買房會去找幸福裡麼?
現在,天貓和易居宣布,三年不盈利,補貼購房者,只收3%的服務費,依然是熟悉的配方。
對阿里來說,貝殼才是最優選擇,但很遺憾,騰訊已經卡位成功。
在賣房子這件事上,易居和貝殼都擅長講故事,不同的是,貝殼在講故事之餘,還做了下面這些事:
第一次推出樓盤字典,
第一次喊出並踐行真房源,
第一次推出ACN合作機制,
第一次上線VR看房。
在易居的PPT中,「對標貝殼」被寫在最醒目的位置,有意思的是,天貓好房宣布成立當天,貝殼股價大漲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