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臻選之道 今
華僑城這兩年比較寂寞,這個深圳人如雷貫耳、全國知名的老牌豪宅區,除了熱度被後起之秀深圳灣甩開一個身位之外,時不時還傳出被寶中甚至西鄉超越的聲音。
從房價、準確的說個別單價上看,確實是這樣。但是,這絕不是事實的全部。而且,這樣簡單的從單價上去評論華僑城,絕對是片面的。
華僑城就是華僑城,永遠都會在深圳豪宅區裡佔有一席重要之地。別說寶中,就算是深圳灣,在某些方面其實都永遠無法超越華僑城。
讀不懂華僑城,你就不會真正看懂豪宅。
華僑城,是一種生活方式。
走遍世界,還是華僑城。
這些關於華僑城的經典評論,我是完全同意的。其實,每個深圳人心中都有一個華僑城情節,我也不例外,每次到華僑城,都會感嘆這裡的環境,心裡都會有一份特別的寧靜。
曾經寫過幾篇關於華僑城的文章,裡面關於華僑城的歷史、以及房價現狀都有過簡單的分析。
目前已建立 潤璽、海德園、海岸城、南山寶安、福田龍華、沙井光明等打新等交流群。V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深港房市」即可進群V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深港房市」即可加入
我們會實時更新一些深圳優質熱盤的資訊和進展。
如圖:
站在去年至今深圳房價最新一輪普漲小周期剛剛結束的當下,還是有必要再看看華僑城,重新刷新和加深一下對華僑城的認知。
今天這篇算是我們讀懂華僑城系列的第一篇。
1
華僑城,是總價的王者,絕不能只看單價
房價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數字現象,任何片區都是如此。片區範圍越大,小區和戶型越多,各種房價之間就相差就越大,絕沒有一個簡單的數字能概括一個片區的房價。
深圳灣,最便宜的跟最貴的單價可以相差3-4倍。而在華僑城,最便宜的跟最貴的可以相差10倍。
華僑城純水岸那些1個多億起步的聯排、臨湖的4-5個億的獨棟別墅,這些頂級別墅不僅是目前深圳總價最高的住宅,更是單價的王者,單價最貴的估計都近百萬,絕對都是深圳之巔。
為什麼華僑城的別墅會這麼貴?這個問題其實只要你能理解,位於金字塔頂端的超級富豪對於居住的需求就行了,什麼是他們最在意、一擲千金最想擁有的。
大多數超級富豪都是要住別墅的,而深圳市內基本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像純水岸的別墅一樣,位於市中心的核心地段,自然環境一流、靜謐私密,使用面積超級大,可改動空間也大,圈層純粹,有底蘊有傳承,私密性這一頂級富豪最在意的需求也可以得到完美滿足。
純水岸的別墅區就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出則繁華,入則寧靜,而且擁有完美圈層,這就是最完美、最頂級的別墅區,是深圳唯一能夠對標香港太平山頂那些頂級獨立屋的產品。
對於普通住宅或者一般豪宅所需要的地鐵交通便利、配套方便,恰恰是頂級別墅所排斥的,純水岸別墅距離市中心繁華的距離不近不遠,剛剛好。至於公立名校這種傳統中產傾其所有瘋狂追逐的教育資源,更不是頂級富豪看得上的,頂級私立和國際學校的精英教育才是這些頂級富裕階層的標配。
而且華僑城居住的群體普遍年紀偏大,很多是上個世紀90年代甚至80年代最早來深圳的一批財富群體,現在孩子也都大了,就喜歡華僑城這種純粹寧靜的居住環境。
所以對於華僑城的別墅階層來說,華僑城太完美了,深圳市內絕對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別墅區。
純水岸的別墅已經絕版,以後不會有任何新增供應,但是深圳的富裕群體數量實在太多,所以純水岸的別墅成為天價之後,旁邊沒有任何景觀的香山美墅別墅價格也是漲得厲害,聯排也都已過億,深圳頂級富豪群體對於市中心真正稀缺純別墅區的追逐可見一斑。
這兩年大平層產品是在風口很流行,很多別墅價格都一般,東部的別墅已經是天坑就不說了,但是別墅的面積、有天有地的感覺又絕對是大平層永遠都不可能有的,華僑城的別墅是真正走出了獨立行情,而且一直都非常堅挺、還極少放賣。
這就是真正的價值,背後的原因絕對值得深思。
華僑城的別墅我們改天再詳聊,今天還是先回來討論更親民一些的、大家經常關注的高層平面戶型。
現在華僑城經常被人拿出來當反面案例刷屏的就是老天鵝堡,老天鵝堡現在的價格確實是白菜價,這個價格在已經均價十萬、基本上只要不是老破舊爬樓梯的房子,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10w+的南山區,以華僑城的金字招牌,絕對是相當便宜,甚至有點拿不出手了。
老天鵝堡今天這個價格,在沒有學位、交通等重要配套做支撐的情況下,就只能靠房子本身,但是又是十幾年的樓齡了,當年的產品設計放在今天肯定問題多多,也沒有一線臨湖景觀,所以淪落到今天這個價格也好理解。而其他新一些的、一線臨湖的、景觀更好一些的純水岸系列,價格則要高很多。這些才是華僑城的精華。
再看看最新的新天鵝堡一期二期大戶型目前的價位,深圳能有這個段位的小區數量我目測不會超過一隻手。
2 滿眼儘是200+,高總價高門檻
學位、交通這些華僑城老生常談的弱點,今天我就不再囉嗦了,這些確實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現在的深圳市場就是這樣,教育內捲化嚴重,為教育焦慮的家長們太多了,沒辦法。
我今天想先說的是戶型,華僑城的戶型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基本都是大戶型、甚至超大戶型。除了新天鵝堡二期135的兩房和新天鵝堡三期120的三房小戶型,其他過去二十年的所有非別墅產品,絕大多數基本都是200-300的四房五房,300多大平層、大複式,甚至500多的頂級大複式也不在少數,小戶型也是少量160左右的三房。
這次大面積大尺度的大戶型,都是定位終極改善的頂級產品,我完全理解華僑城做這些產品的想法,畢竟是頂級豪宅區域,做大戶型才是符合市場需求的,才是有前途的。
我們對比看下深圳灣,因為不是像華僑城片區整體開發,每個小區都是獨立開發,又受開發年代晚的雙證政策限制,所以最後不是雙證,就是必須配置有90平以下的小戶型,導致整個深圳灣200+以上的單證大戶型佔比非常少,這也間接影響了深圳灣的整體定位和圈層屬性。
如果沒有90/70的政策限制,我相信今天深圳灣也基本都是200+大戶型。
而華僑城絕對是全深圳200+以上大平層最多的區域,撇開現在的單價不談,華僑城的整體定位和圈層一定比深圳灣高。
我們在深圳灣苦苦追尋200+以上的優質頂級大平層,而到了華僑城,你會發現那裡遍地都是200+!
大戶型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總價高門檻高。早些年開盤的自然不必多說,華僑城就從來沒有便宜過。無論是最早2001年均價9000多開盤的天鵝堡一期,還是2006年均價18000開盤的天鵝堡三期,以及後面的純水岸和新天鵝堡系列,比如14年7w多開盤的純水岸15期,16年13-15w開盤的新天鵝堡一期,這些單價差不多都是當時最貴的住宅單價,絕對豪宅價。
二十年的豪宅基因和血統,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這些超高單價乘以華僑城普遍2-300平起步的面積,就是超高總價了。比如16年6月以13w多均價開盤的新天鵝堡一期300多大平面戶型,都是差不多5000w起步;550平大複式,更是以7-8000w的總價傲視深圳之巔。
就算放在今天華僑城高層產品單價已經落後深圳灣的情況下,華僑城的門檻依然很高,絕對秒殺那些天天喊打喊殺的後生小弟。
經過過去一年的大行情補漲,華僑城現在已經絕對不能再說便宜,總價肯定高,單價也不低。可能是因為華僑城的資本大佬們都沒功夫在網上逼逼,你能聽到的關於華僑城房價的聲音都很少。
我們來看看華僑城幾個主力小區最新的房價情況:經常被寫成段子的已經十幾年樓齡的老天鵝堡也要2000w起步,樓齡雖新但無任何湖景的香山美墅系列基本也是2500w+起步,一線臨湖的純水岸系列基本是3000多起步,4-5000w才是主流區間;而新天鵝堡一期二期的大戶型,也都快是5000w起步了,只有二期低樓層價格低點4000多,一期的兩棟300+平面更是7-8000w+總價,550平大複式早已過億,一期這些頂級戶型還都無房可賣。
這麼高的總價和門檻,以及如此多數量的高總價大尺度的大平層,我相信深圳其他任何一個片區都無法與之相比,絕對是深圳豪宅區裡永遠值得敬畏的區域和力量。
這才是華僑城真正的實力,也是我們看待華僑城的客觀、正確視角。
3
總價才是買房的門檻,下手僑城需要擦亮眼
買房看價格,有兩種,一種是單價,另外一種是總價。我們買房買的是總價,而不是單價,單價只是參考,深圳房地產市場因為高贈送這一歷史特點的存在,單價往往失真。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買房看單價的文章,提醒大家重視總價,畢竟買房是在總價約束下選擇最終的實際面積。
參考閱讀:《買房還在看單價?你所追求的性價比,正在害死你》
正因為買房買的是總價,所以總價決定了買房的門檻。
目前已建立 潤璽、海德園、海岸城、南山寶安、福田龍華、沙井光明等打新等交流群。V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深港房市」即可進群V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深港房市」即可加入
我們會實時更新一些深圳優質熱盤的資訊和進展。
華僑城的高總價高門檻,對於圈層來說肯定是好事,但也未必適合所有人,每個人買房的需求和目的都是不同的。自住相對簡單,如果是投資,我們要考慮的因素還會更多,投資門檻、流通性、交易周期、財務方案、競品分析等細節都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做更全面的考慮和分析。
而且華僑城的戶型雖說面積大,琳琅滿目,充滿誘惑,但是有些戶型確實也是一言難盡。
僑城雖好,下手前可是要務必擦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