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君經常在朋友圈裡許願:「我想當奶爸」,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也會被小孩收拾得服服帖帖。
前幾天,家居君的姐姐託我帶一天侄子,差一點沒把我玩死!送到我家的第一個晚上,我都困的快磕地上了,那小子還像吃了炫邁,一直停不下來。
早上五點半,差不多就醒了,一拍醒我,然後開始一天的戰鬥……只要他眼睛不閉上,在家猶如置身戰場。
不小心把他弄哭了,想來個冷處理,沒想到他哭了一個小時還不帶停的,吵得鄰居在樓下用棍子猛敲房頂。「為什麼你家小孩的精力如此可怕?」我向我姐發出了靈魂拷問,她反手甩給我一則央視新聞:
孩子的抗疲勞能力堪比鐵人三項選手,更可怕的是他們恢復體力的速度比專業運動員還要快。
聽到真相的家居君差點哭出了聲,原來我以後也會「生」出一臺「永動機」,只能感嘆都是命!就真的只能忍受折磨?認命嗎?我可不能輸!充分釋放孩子電力是保存我方實力的第一要義,與其等娃以後「手撕我」,不如先下手為強。
在家弄個放電角,把娃遛到沒有電。
小木屋
說到放電指數,一級的塗鴉牆這一次我不想帶它玩,讓我們來說說級別高的,比如小木屋。
小孩都有一個小木屋情結,小時候每次在公園小木屋玩到不著家的時候,都會被爸媽像拎小雞一樣打回家,但是每一次都能玩得筋疲力竭,就算尿褲子也不帶醒的。
在家花1㎡給娃造個小木屋,還自己一個清靜,大不了以後讓他每天玩20遍回本。
把客廳地坪抬高,靠著牆角做一間小木屋,讓它和榻榻米連在一起,孩子就有更充足的空間跑來跑去。
捨不得客廳,套不牢孩子,在客廳上空吊起一個小閣樓,閣樓下方就像懸空一樣,還能放一張小床,給孩子平時午休充電,非常實用。
從書牆延伸出來的樓梯,可以通往小閣樓,也方便拿取高處的書,小閣樓的另一個通道設計成滑滑梯,從樓梯爬上去,再從滑梯溜下來,孩子自己可以玩很久。
樓梯底下裝輪子,滑梯做卡榫結構,兩邊都可以收起來,增加客廳的彈性使用。
如果層高夠高,也可以利用挑空做一個堡壘,在裡面設置一些樓梯、滑梯、網床、窗洞設施,孩子們走進去有一種神秘的探險感。
讓孩子盡情地滑、藏、跳、躺,白天玩沒電了,晚上入睡就相對容易些。
還可以拆掉無聊的大白牆,用大衣櫃做隔斷,給孩子在柜子裡變出一個秘密基地。
不同造型的櫃門片當出入口,上下可以靈活移動,讓孩子鑽來鑽去。
衣櫃佔地面積不大,兼顧收納遊戲兩種功能,比單單用一堵隔斷牆值多了。
滑梯
沒有足夠的空間做小木屋,那就只保留一個滑梯。
節省面積和預算,就在原本的樓梯結構上做滑梯,在客廳的一側牆面上設置一個可收進牆內的滑梯,滑梯採用超輕材料製成,底部安裝了定向輪,可毫不費力的推拉,與樓梯斜面緊密貼合。
樓梯如果偏窄,可用鋼結構拓寬後,一分為二,大人下樓走樓梯,小孩下樓直接滑下來,滑梯底下安裝了軟墊,還能起到了緩衝和保護作用。
樓梯的下方空間也不能浪費,設計了一個小小的寶寶領地,溫暖的燈光加上柔和的地墊,讓陰暗的樓梯底下不再是小孩的噩夢。
沒有樓梯,也可以利用書架定製滑梯,如果連滑梯都累不到孩子,那就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書,催眠是我們最後的底線。
吊環
小戶型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增加孩子的運動量,有人會選吊環,這種玩法還能鍛鍊小孩的運動力、平衡力和靈活性。就算吊不出來一個奧運冠軍,吊出個一米八的身高也不虧。
在屋頂裝了一個吊環,高度任意調節,大人小孩都可以玩。至於兩個圈圈廢不廢娃,家居君只想說你做一個十字支撐試試。
攀巖
細心的人肯定會發現上面黃玲芳老師的案子裡還有放電的終極武器,那就是攀巖牆,上上下下爬幾趟,保準孩子一會兒就進入關機狀態。
用鋼結構根據牆體的大小做基層,再用角鐵把攀巖牆焊在鋼結構上面。
不過,攀巖這种放電方法也可能得到反噬,等孩子爬習慣了,爬山上樹輕而易舉,那一刻起,你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寶寶,而是一個生龍活虎的孫猴子。
攀爬網
攀爬是小孩子的天性,攀爬網也是爸媽們「費娃」的妙招。
利用樓梯的上方空間裝網籃,用角鋼固定在牆上,然後把網裝在角鋼上。
寶寶既可以攀爬,又能在網籃上休息。
材料就用工地的防墜網,承重範圍在200公斤左右,成人的重量都是ok的,更何況是小孩。
海洋球
海洋球基本是兒童樂園裡最受小朋友喜歡的項目,拍起照來也自帶濾鏡效果,可以說是老少鹹宜。
在家裡給孩子挖一個球池也不難,做地臺的時候,在中間挖個圓形淺洞,底部和側面做好軟包,再堆滿海洋球。
想開發點多功能,也可以在圓洞的基礎上,圍起一個下沉式沙發,沙發就像泳池的池壁,茶几底下鋪滿五顏六色的海洋球,頗有夏天的味道。
這種遊樂園的打開模式,開心又費娃,溫暖又治癒。
鞦韆
不同的鞦韆能讓不同月齡的寶貝消耗體力,蕩鞦韆還能幫孩子克服緊張的心理和恐懼的情緒。
4-6個月的寶寶使用上下運動的彈簧鞦韆,可以讓孩子自己學習蹦跳。7-22個月的小朋友適合坐騎鞦韆,包裹型的體積和外形比較安全。
23個月-3歲半才能用普通鞦韆,因為只有長到這麼大,他們才能更穩的控制自己的平衡。
家裡裝鞦韆的地方有很多,你可以像圖上一樣,利用客廳房梁做一個鞦韆玩,偶爾玩膩了,加個小串燈,孩子又會像看到新玩具一樣驚喜。
如果你家有院子,還可以搭起葡萄架,在架子上裝鞦韆,家居君覺得沒有鞦韆的童年就不完整。
啥?這些你都試過?都不「廢娃」?家居君黔驢技窮了,求助一下已經當了爹媽的易友們,你們都是怎樣給娃放電的?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