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層是油畫藝術的重要審美語言之一,是油畫藝術的重要美學品性!

2020-12-24 美術研究

摘要:色層是油畫藝術的重要審美語言之一,是油畫藝術的重要美學品性。色層的美感體驗與油畫藝術家的製作技法和其使用的材料息息相關。不同時代油畫繪畫材料的改進使油畫色層美感享受不同,不同的發展的美感享受有刺激人們對繪畫材料和技法的進一步追求。進入當代,不斷研發的新材料給油畫色層表現給予更多的物資支持。材料本身不是審美對象,只有當繪畫材料融入油畫家的情感和靈魂,油畫色層的表現才能滿足不斷發展的審美需要。

關鍵詞:油畫藝術;色層審美;發展變化

色層是油畫藝術的重要審美語言,也是油畫藝術不可或缺的表現特質,它是油畫家們通過使用各種不同的繪畫材料進行搭配暈塗所產生的油畫中的獨特的厚薄、殘神、明暗、透視感的形態變化。正是這些形態變化表現出油畫繁複的構造組合,從而使得油畫產生獨特的審美享受,油畫這種獨特的色層審美在整個油畫藝術發展史中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繪畫材料的發掘使用,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文化意識的傳承薰陶、創作者思想上的喜怒哀樂和繪畫技法上的革新改造都對油畫色層審美的發展變化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油畫色層審美的產生

油畫的層次結構比較複雜,這種層次結構通過油彩、劑等材料在繪畫過程中表現出的紋理視覺與厚薄相交的透視感給油畫欣賞者以審美體驗。比如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油畫家之一倫勃朗,他的作品用光線塑造形體,使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形成豐富的畫面層次。他的代表作《夜巡》,畫面中自衛隊民兵們在隊長的帶領下,匯集在高舉的旗幟下,伴隨著激昂的鼓點正準備出發徵戰。這幅充滿動作感的作品用大片的暗色來烘託場景效果,使民兵的每張面孔,戴的頭盔和持有的武器上的亮光部分從暗面中跳躍出來,表現畫面突出的明暗變化等方面的色層效果,從而畫面顯得更為生動。

油畫畫面色層美感享受與油畫藝術家的繪畫技法和繪畫材料有密切關係,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畫法和繪畫材料使油畫色差體現的美感有所不同,畫家不同的色差表達卻又帶來了油畫技法的改變和油畫材料的改變,這些不同的改變反映了油畫藝術發展的探索過程。遠古時期,既有在龜甲、石崖上的刻畫,也出現了用動物鮮血、脂肪與礦物粉末組合成的顏料,或蠟油與有色粉末融合產生的顏料製作出的壁畫、或蠟畫等繪畫形式。相對石刻,甲刻繪畫,稍晚出現的壁畫、蠟畫由於材料的限制,出現畫面紋理與厚度的不一,但這反而引起藝術家們對繪畫紋理、厚度、明暗變化的關注,進而發展到油畫家們在油畫創作中有意識的探索畫面的紋理、事物厚重關係和透視關係,有意識地追求不同於平面色彩的畫面美感,從而逐步產生了獨特的色層審美意識。

畫面產生事物紋理、畫面厚薄和透視關係,這種丹培拉蛋膠畫的畫面特徵和以後油畫的特徵已經很接近了。隨著隨著油畫繪畫材料發展,蛋清、牛奶、樹脂等自然調合物被各種調色油逐漸取代了。油畫的各種調色油組合成的各種顏料有很強的覆蓋力,並且使畫家更易於在畫面中進行色層表現,油料乾燥後畫作也更易於保存,這樣,油畫迅速在歐洲社會成為廣泛接納的主流繪畫藝術種類。

油畫色層審美的發展變化

隨著丹培拉技法被油畫取代,油畫創作在丹培拉技法色層雛形的基礎上,創作家們色層審美表現的精神追求進一步發展豐富優質的油畫材料也使創作家們有了進一步製作色層表現的客觀條件。15世紀,被譽為「油畫之父」的北歐畫家凡·艾克為油畫藝術的縱深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使用油畫材料以寫實的精細描寫和微妙的光影表現,著力描繪現實生活、現實人生的豐富多彩。他的畫作中畫幅偏小並注重細節,那些高光處與皮毛的細節都十分精細。凡·艾克的油畫就是利用了油畫易於保存同時透明清澈的本身性質,並且使畫作本身的性質與當時的審美趨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他的油畫風格受到社會的歡迎,早期的代表作品《書房中的聖哲羅姆》和《教堂中的聖母》、晚期代表作品《阿爾偌芬尼夫婦像》、《羅林的聖母》等表現出他對空間、光線以及細節、質感的高超把握,他在畫面細節的表現中注入內在情感,他的色層表現成為北歐主流的色層審美標準。

15世紀的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這裡的畫家、畫派眾多,藝術氛圍極其濃厚,百花爭豔的創作追求也使得油畫展現出鮮活的生命氣息,使油畫的色層美感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彰顯。像著名畫家達文西主張創作的技法要融入畫家的思想情感,要考慮畫作的整體感受。達文西的畫作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他大量使用色調柔和的顏色組合來創造奇特的光暗衝突與情感氛圍,以暗厚亮薄的色層組織營造一種光暗虛實變化的審美感覺,但又不缺乏分量與真實的存在感,給人們帶來色層視覺美感衝擊。例如名作《蒙娜麗莎》是達文西的最高藝術成就,他把自己創作風格的光暗衝突與分量感的表現完全表現出來,在畫面色層中注入了更多的情感意識。他以柔和的色調、細膩的手法刻畫了少女的臉部、頸部和手部。

特別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陷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描繪出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這個時期的畫家如拉斐爾等也吸收了達文西的色層審美思想,又發揮出自身不同於達文西色塊相互交融特點的方法,他們更加注重色塊之間的區分,使得畫面明亮清晰,而且更具有透視感,這反映了畫家不同的色層審美觀念。到文藝復興晚期,提香改變了一直以來受限於北歐繪畫習慣的透明畫法,直接將亮部進行厚塗,可以看出其與北歐繪畫習慣的嚴謹注重細節截然不同,更加的注重繪畫的整理感受。

提香的畫作完成後表面肌理充滿凹凸與起伏近看時感覺散亂與不規則,但遠觀卻充滿了一種奇特的協調感,同時色彩更加飽滿與充實。這種畫面審美與色層審美的衝突感來自於提香對於色層含義的新理解,這種理解體現在其後期一系列以維納斯為題材的油畫作品中,如《維納斯和音樂家》、《維納斯與丘比特》、《烏爾比諾的維納斯》、《沉睡的維納斯》、《照鏡子的維納斯》等等。特別是《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這類題材油畫的佼佼者,畫家充分發揮油畫色層審美特點,以自己的情感注入筆觸,描繪了維納斯豐滿、自然、柔和、女性美,用具體真實的藝術形象體現了文藝復興開放人性的本質精神。

文藝復興時期油畫的發展百家爭鳴,造就了在這期間油畫擁有了各式各樣的繪畫方式與體系,它們都極大地擴大了油畫色層中的層次與廣度,為色層的肌理、厚薄、透度都闢了新的寬廣道路,促使油畫色層審美達到全新的高度。到了17世紀的荷蘭,倫勃朗的出現又使色層審美達到新的境界,它將前人的色層技藝很好的融會貫通,通過技法與材料的配合把人物的動態與細微的神情描繪得恰到好處,所形成的畫面肌理可以使觀賞者產生審美對象質感、情感、氛圍的聯想。在他的畫作中,色層中光與影、明與暗、厚與薄相互統一,使畫面明暗變化充滿層次感和空間感,從而完美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油畫的色層的審美創作與體驗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與總結,形成了油畫色層審美的豐富內涵、全新體驗和深遠意義,使油畫藝術的生命力空前鮮活。

油畫色層審美的走向人類對審美有天然的追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生活的發展,人類的審美追求也是不斷發展的。就像油畫色層審美表現,油畫色層製作由初期簡單粗糙,經過文藝復興時期材料改造、注重技法、審美提高,到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審美高度。但未來的世界是審美的世界,藝術家的創作審美思想和欣賞者的審美要求在這個審美的世界都是不斷提高和發展的。從當代油畫創作來看,油畫相關材料的研發越來越精湛,生產工藝越來越先進,油畫色層表現有了更多更好的新材料來支持,象水溶油彩、亞力克溶液等新顏料比傳統油畫顏料有更多的優勢,這些優勢使油畫色層審美可以達到更新更高的境界。

因為時而有新材料的支持,一些油畫創作者出現在油畫創作過程中眼睛盯著材料和技法,追求所謂的新、奇、特,忽視了創作過程中的靈感發揮、感情融入,從而使油畫色層審美缺乏表現力和感染力。所以材料和技法本身不是審美對象,油畫創作者要藉助材料和技法,而不是去炫耀材料和技法,要觸景生情、升華情緒,從藝術作品出發,通過藝術作品的創作來表現油畫的色層審美,表現製作者的藝術追求和審美品位。

所以不管油畫材料和繪畫技法如何發展,未來油畫的色層表現都不可能是材料的堆砌和技法的炫耀,而應該是創造者心靈的體現和情感的流露,是藝術的表現,而不是技術的流水線。未來的油畫色層表現要不斷實現新的審美高度,一定是創造者將自己的精神、信仰、情感、審美思想通過材料與技法融會貫通的結果。

當代中國油畫在世界油畫藝術發展的深厚基礎上,探尋中國傳統藝術與中國油畫的內在關係,在油畫審美語言的表達上,把獨特的色層審美作為油畫審美的自覺追求,反映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內在精神,使油畫在表達現實生活上更具時代意蘊。隨著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油畫藝術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可以相信,中國油畫在探索追求油畫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大膽探索技法的表達和繪畫材料的表現,既充分體現個性追求,又大膽學習和借鑑西方油畫藝術經驗,我國油畫百花爭豔的多樣化發展態勢一定會出現,具有獨特色層審美品格和特點的中國油畫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強。作者/吳堯天

美術研究|新媒體對中國畫教學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石濤繪畫論:無法而法,乃為至法,人能以一畫具體而微,意明筆透

石濤道出繪畫的真諦,智者作畫,以生命的真性攪起繪事的靈感!

二十世紀除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弗洛伊德堅持寫生的痴狂

美術研究|少卿筆呈「呂家樣」談中國畫中的佛教繪畫創作!

相關焦點

  • 油畫常識6:油畫的材質美感體現在哪些方面
    油畫的材質美感體現在哪些方面?油畫是一種其它藝術形式無法替代的特殊藝術語言。特殊的品性和純粹的意味,使它為人類視覺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油畫的獨特魅力首先體現在它的材質上。油畫的材質美主要表現在色層和肌理兩大方面。(1)色層之美色層美是指多次畫法的油畫中所具有的透明與不透明特性相互作用產生的綜合層次美感,是油畫色層固有的秩序與準則。它不像攝影作品靠明暗和色點顆粒記錄自然的層次變化,而是靠豐富的色階和透明的反覆罩染產生千差萬別的層次效果和畫面美感。它是一種技法的結果。
  • 西方的油畫藝術的表現形式
    藝術創作因此而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多元、自由的格局。因此西方的油畫藝術也開始呈現了現代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構成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壹、油畫的誕生和早期的表現主義我們先從油畫的誕生開始說起。到了17世紀,油畫藝術開始走向成熟,西方畫壇也出現一批傑出的優化大師。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並與他的精神內涵相適應的油畫語言,形成了繪畫史上的「倫勃朗式」風格。他爸寫實風格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油畫藝術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倫勃朗的表現風格多以「浪漫主義」為主。倫勃朗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油畫材料的特質,將傳統油畫的藝術表現力發揮到極致。
  • 當代油畫究竟是如何體現的?丨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藝知物」是一座線上虛擬藝術衍生、交流社區,以「生活美學創造者」結合藝術和生活器物,圍繞90後年輕人的興趣社區之路,發展成為國內年輕人專屬的生活社區。線下「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位於北京市宋莊藝術區,專注於推動中國年輕藝術力量的發展,為年輕藝術家的培養貢獻力量。
  • 人體美學:人體油畫藝術的精神魅力, 無論多少遍都不夠!
    法國大師塞尚最初是一位印象派畫家,但後來由於他對藝術的不同看法而脫離印象派。他重視形狀、線條、顏色和體積之間的關係。這與物體本身不是平面的事實是一致的,而是實體的周長,這就是我想要思考的塞尚的構成主義,立體主義。他說作品的構圖很重要,要充分利用構圖的若干因素,才能使作品完整統一,符合美的規律,塞尚的構成主義是符合中國畫的構圖理念的。油畫500年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 曾梵志1.8億油畫作品,天價引發對當代油畫藝術的思考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中國油畫也逐漸呈現出了繁榮發展的景象,百花齊放,產生了很多新的繪畫風格和新的畫派。油畫創作摒棄了完全照搬西方繪畫的模式,不再單純地模仿,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相結合的作品不斷出現,具有了油畫發展的創新性。
  • 試論油畫筆觸獨立的審美價值,世界經典筆觸油畫作品賞析!
    油畫之美融合了諸多藝術表現的視覺美感享受,它依附於形體結構、色彩及所運用材質等諸多形式因素。因此,油畫筆觸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比如表層美感能使人對畫面的厚薄相生,凹凸不平產生觸感,在畫面上富有韻律節奏的筆觸會帶動觀者的情緒產生出不同的心理活動,力度美感可以顯出油畫的氣勢和力量擴張等。筆觸的最終指向是情感,優質的油畫作品也正是因具有情感的筆觸而產生作品永恆的美。油畫筆觸的節奏美感,筆觸的節奏美則體現在筆觸的運動感所形成的旋律美感上。
  • 都是視覺藝術,為何有人認為人體油畫是藝術?而人體攝影不是
    文·段宏剛一說到藝術,人們自然而然會聯想到繪畫、雕塑、建築、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戲劇等具體的門類,它們有的屬於造型藝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美術」,以直觀的視覺感受作為主要欣賞手段。有的屬於表演藝術,主要通過聽覺來完成審美過程。
  • 大筆刷油畫藝術作品|瑞士油畫藝術家繪畫油畫山脈作品,藝術靈性
    ▼油畫藝術家康拉德·喬恩·戈德利1962年出生於瑞士的達沃斯,他的油畫作品以濃厚大筆觸而聞名。畢業於巴塞爾藝術學院美術專業的康拉德·喬恩·戈德利,他特別喜歡繪畫油畫主題以雪山山脈、河流的大氣滂潑為題材,在世界上享譽盛名。這樣氣勢滂破的油畫作品,許多人都會為之宏大的意境美所吸引。
  • 以克勞德·伊維爾技法為例分析古典油畫材料技法與實踐!
    在這個文化爆炸、圖像泛濫的多元社會,如何探尋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形式是每一個藝術工作者都在做的努力。本文論述的古典油畫材料技法與構圖形式語言同屬於繪畫形式語言的範疇,筆者意識到古典油畫寫實技法的當下意義與油畫構圖形式語言的多元性,對兩者進行較為細緻深入的研究。
  • 都是人體藝術,人體油畫和人體素描哪個看起來更有藝術趣味?
    文·段宏剛都是人體藝術,人體油畫和人體素描哪個看起來更有藝術趣味?這個問題確實有些討論價值。如果從欣賞價值和審美價值來講,不論是人體油畫還是人體素描,它們的藝術趣味是對等的,都能給欣賞者帶來顯而易見的審美感受,引發觀者共鳴,只不過它們的創作材質和繪畫語言不同而已。油畫所用材質包括畫布、畫架、顏料、油畫筆、畫刀、松節油等多種材質,這些材質缺一不可。
  • 論油畫當代性與油畫民族性折射多元化發展!
    油畫市場的上升趨勢間接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經濟與文化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中國油畫不斷博得青睞。我國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也將中國油畫再一次推到了世界面前,中國當代油畫家的作品開始成為國外收藏家關注和投資的內容,中國油畫市場正逐漸成為國際油畫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 「藝術中國」——孫美玲油畫作品鑑賞
    在向大自然學習的同時,不斷地吸取繪畫經驗和創作靈感,運用客觀的存在及主觀的分析,在各種環境因素中觀察自然規律,經提煉取捨,形成個人的審美角度,歸納為特有的精神導向,在藝術修養的根基上得以升華。在繪畫創作過程中,要大膽發揮新的嘗試,隨著思潮的跌宕起伏,演繹情感的樂章。
  • 試論女性和油畫藝術裡女性形象的淵源,文藝復興裡油畫美女欣賞
    處於不同時代以及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對於女性形象特有的審美標準。作為人類審視對象的一半形象,女性形象以其純粹而又複雜的形態存在於社會生活以及藝術作品之中,光從浩如煙海的美術作品而論,女性形象在其中就佔有很大的比重。 在中西油畫的發展中,女性形象始終貫穿其中,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態吸引著眾多畫家進行描繪。
  • 「藝訊」:形形色色 構成美兮,油畫與裝飾美學藝術沙龍圓滿結束
    生活需要藝術感,空間裝飾更是離不開藝術的美感。由永陽坊藝術中心主辦,逸舍網·設計盟承辦的【形形色色 構成美兮】油畫與裝飾美學藝術沙龍於4月28日在永陽坊藝術酒店圓滿舉行。本次沙龍邀請了著名的油畫藝術家劉軍老師帶來油畫與裝飾美學, 探究現代裝飾藝術的性格色彩主題分享。
  • 「畫中有話」———嶽嵐油畫的顏值與藝術魅力
    嶽嵐自幼酷愛繪畫,長期從事美術教育以及造型藝術,平面藝術設計工作。 擅長油畫、中國畫、水彩畫、裝飾畫等。三十多年的藝術追求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融中西繪畫藝術素養,技巧嫻熟,藝術語言豐富內涵,開啟了繪畫與裝飾藝術新「視域」。其畫面突顯出雅俗共賞的統一性,作品多次參加各種美展,具有一定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 油畫欣賞:探討中西方油畫的區別 聯繫,世界傳世名畫裡氣質優
    他們採用透明畫法,畫面技法考究、色彩渾厚、鮮亮而又不失含蓄,二者的作品標誌著歐洲油畫技法逐漸趨於成熟。19世紀印象派畫家主要以馬奈、莫奈、雷諾瓦、德加、畢沙羅、西斯萊等為代表,他們的出現成為西方油畫史的重要轉折點。此畫派強調在繪畫中表現光的運用效果,反對古典學院派以藝術觀念和法則為主的觀念。 二十世紀中葉二次大戰以後,傳統教學的主導地位逐漸削弱。
  • 藝術「家」潮流趨勢發布,潔柔FACE油畫系列打造紙巾中的藝術品
    近日,中順潔柔在深圳特區KK MALL舉行潔柔藝術「家」潮流趨勢發布會,聯合中國摺紙國禮設計師,紙藝藝術家劉通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知名城市生活都市媒體《城市畫報》,共同發布了《 2020藝術 「 家 」 潮流趨勢》,率先對新風潮進行洞察,同時推出潔柔FACE油畫系列,引領油畫風潮進入快消家居領域
  • 亞麻——成就油畫藝術的植物
    吃貨們可能都吃過用胡麻油烹製的菜餚,小資們肯定都知道有一種布料叫做亞麻,還有更多的人都欣賞過油畫藝術,這些都跟一種植物有關,那就是亞麻。亞麻沒有花香,也沒有樹高,的確是一種無人知道的小草,然而,它卻能以溫飽和油畫藝術回報人類對它的物盡其用。
  • 藝術「家」潮流趨勢發布,潔柔FACE油畫系列打造紙巾藝術品
    ,引領油畫風潮進入快消家居領域。如今 80後9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力軍,也逐漸掌握著社會話語權,這個個性張揚,愛好廣泛,熱衷時尚,有著&34;和&34;的消費群體,懂得享受生活,喜歡嘗鮮,對於時尚、審美也有自己的理解,期望打造出與眾不同、品味十足的品質生活,對他們而言藝術品不僅僅是收藏,而是滿足美好品質生活的需求。大到藝術擺件,小到日用品,擁有藝術感的生活用品也是精緻品質生活的代表。
  • 周昌新藝術基金啟動儀式暨重彩油畫學術研討會
    但是如果提到這幾年在北京藝術界的好多重要的活動,一些重要的藝術成果,這些人被藝術界,北京文化發展基金組織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作為一個從事藝術理論研究的人,應該對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多年努力,卓有成效的活動應該給予祝賀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