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測量工作是以地面控制點為基礎,測量出控制點到周圍各地形特徵點之間的距離、角度、高差以及各測點之間相互位置關係,並按一定的比例尺將它們縮繪到圖紙上,繪製成圖。
施工測量的工作恰好相反,它也是以地面控制點為基礎,但它是根據圖紙上的建築物和構築物的設計尺寸,計算出各部分的特徵點與控制點之間的距離、角度、高差等 ,將這些特徵點在實地標定出來,以便施工,這項工作又稱為「放樣」,或稱為「測設」。
施工測量的內容
1. 建立施工控制網。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網。
2. 建築物、構築物的詳細放樣。
3. 檢查、檢收。每道施工工序完工後,都必須通過測量檢查各部位的實際位置及高程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合。
4. 變形觀測。隨著施工的進展,測定建築物在平面和高程上是否產生位移和沉降,收集整理成各種變形資料,它是鑑定工程質量、驗證工程設計、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據。
施工測量的特點
施工測量與一般測圖工作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目的不同
施工測量是將圖紙上設 計的建築物、構築物放樣到實地/一般測圖是將地物、地貌縮繪到圖紙上。
2. 精度不同
建築物、構築物的各部相對位置關係的精度要求較高,因而工程的細部放樣精度要求往往高於整體放樣精度。
3. 施工測量工序與工程施工的工序密切相關,某項工序沒有開工,就不能進行該項的施工測量。
4. 受施工幹擾
所以常採用設置基準點和工作點的方式。
基準點遠離現場,而工作點布設於現場。當工作點密度不夠或在現場受到破壞時,可用基準點增設或恢復之。
建築施工控制測量
建築基線
(一)建築基線的布設
建築基線是建築場地的施工控制基準線,即在場地中央放樣一條長軸或若干條與其垂直的短軸。它適用於建築設計總平面布置比較簡單的小型建築場地。
建築基線的布設形式是根據建築物的分布、場地地形等因素來確定。其常見的形式有「一」字形、「L」字形、「十」字形和「T」字形。
建築基線的布設要求:
1、主軸線應儘量位於場地中心,並與主要建築物軸線平行,主軸線的定位點應不少於三個,以便相互檢核。
2、基線點位應選在通視良好和不易被破壞的地方,且要設置成永久性控制點。如:混凝土樁或石樁。
(二)建築基線的放樣方法
1、根據建築紅線或中線放樣
建築紅線也就是建築用地的界定基準線,由城市測繪部門測定,它可用作建築基線放樣的依據。
2、利用測量控制點放樣
利用建築基線的設計坐標和附近已有測量控制點的坐標,按照極坐標放樣方法計算出放樣數據(β 和 D),然後放樣。設放樣點P在施工坐標系AQB中的坐標為(AP,BP),在測圖坐標系(或大地坐標系)中的坐標為(xP,yP)。兩坐標系的相對位置關係如下所示:
若將P點的施工坐標轉化為測圖坐標,其換算公式為:
二、建築方格網
(一)建築方格網的布設
建築方格網的形式有正方形、矩形兩種。
當場地面積不大時,常分為兩級布設,首級可採用「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後,再加密方格網。
建築方格網適用於按矩形布置的建築群或大型建築場地。
建築方格網的軸線與建築物軸線平行或垂直,因此,可用直角坐標進行建築物的定位,放樣較為方便,且精度較高。
(二)建築方格網的放樣
1. 主軸線放樣
主軸線放樣與建築基線放樣方法相似。
2. 方格網點放樣
三、施工場地高程控制測量
在一般情況下,施工場地平面控制點可兼做高程控制點。高程控制網可分首級網格和加密網,相應的水準點稱為基本水準點和施工水準點。
基本水準點應布設在不受施工影響、無震動、便於施測和能永久保存的地方,按四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施測。而對於為連續性生產車間、地下管道放樣所設立的基本水準點,則須按三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施測。為了便於成果檢核和提高測量精度,場地高程控制網應布設成閉合環線、附合路線或結點網形。
施工水準點用來直接放樣建築物的高程。為了放樣方便和減少誤差,施工水準點應靠近建築物,通常可以採用建築物方格網點的標誌樁加設圓頭釘作為施工水準點。
為了放樣方便,在每棟較大的建築物附近,還要布設±0.000水準點(一般以底層建築物的地坪標高為±0.000)。其位置多選在較穩定的建築物牆、柱的側面,用紅油漆繪成上頂為水平線的「 ▽ 」,其頂端表示±0.000位置。
放樣的基本工作
一、放樣已知水平距離
放樣已知水平距離就是根據已知的起點、線段方向和兩點間的水平距離找出另一端點的地面位置。
放樣已知水平距離所用的工具與丈量地面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相同,如鋼尺。
(一) 用鋼尺放樣已知水平距離
1、一般方法
從已知起點開始,沿給定按已知長度值,用鋼尺直接丈量定出另一端點。
2、精確方法
當放樣精度要求較高時,先按一般方法放樣,再對所放樣距離進行精密改正,即進行三項改正,但注意三項改正數的符號與量距時相反。
(二)用光電測距儀放樣已知水平距離
三. 放樣已知高程
根據已知水準點,在地面上標定出某設計高程的工作,稱為高程放樣。
在某設計圖紙上已確定建築物的室內地坪高程為21.500m,附近有一水準點A,其高程為HA=20.950m,現要把該建築物的室內地坪放樣到木樁B上,作為施工時控制高程的依據。
1.安置水準儀於A、B之間,在A點豎立水準尺,測得後視讀數為a=1.675m。
2.在B點處設置木樁,在B點地面上豎立水準尺,測得前視讀數為b=1.332m。
3.計算視線高(儀器高)Hi=HA+a=20.950+1.675=22.625m
放樣點的高程位置 c=21.500-(22.625-1.332)=0.207m
4.與水準尺0.207m處對齊,在木樁上劃一道紅線,此線位置就是室內地坪的位置。
點的平面位置放樣
點的平面位置放樣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距離交會法和角度交會法 。
1、直角坐標法
當在施工現場有互相垂直的主軸線或方格網線時,可以用直角坐標法放樣點的平面位置。
1、2、3點為方格網點,A、B、C、D為待測的建築物角點,各點坐標分別為A(20,20)、B(20,100)、C(40,20)、D(40,100)。
在2點安置經緯儀,後視3點,得2-3方向線,沿此方向分別量距20m和100m得P、M兩點,並作出標誌。
再在P點安置經緯儀,後視2或3點中的一個較遠的點,正倒鏡撥角90o取其平均值,得P-C方向線,沿此方向分別量距20m和40m,得A、C兩點,作出標誌。
同法在地面標誌出B、D兩點。
最後,按設計距離及角度要求檢測A、B、C、D四點。
若不滿足設計精度要求,則按前述方格網放樣的方法進行調整,直至這四點滿足設計要求,並加固標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