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歲老人感慨:不能自理了才明白,女婿哪是「半個兒」

2020-12-16 養老新視角

人一上了年紀,擔心的事情就多了起來,怕生病,怕孩子不養老。前半生攢的錢夠用還好,失能不能自理了,子女不管也還能請人照顧。

但是能攢下足夠錢的老人還是少數,一般人就靠退休金過活。很多老人除了靠兒女,自己收入不高,也沒有積蓄。一旦子女不孝順,那晚年的境遇就會比較慘了。

所以健康很重要,行動方便的時候多多享受生活,對子女好一些,省得失能了,沒人願意照顧。

七十六歲;劉大爺;農民

和地裡的莊稼打了一輩子交道,辛辛苦苦把兒子閨女拉扯大,錢沒賺到,病落下不少。但是我經常和老伴說,孩子啊,就是咱們的依靠,是咱們這輩子最大的成績了。

因為孩子們都很上進,尤其兒子,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走出了農村,到大城市安了家,從結婚到生子,我們老兩口一點也沒操心。

小閨女從小不愛學習,早早的打工賺錢,養家餬口沒問題。她二十多歲的時候談了一個男朋友,長得很帥,人品也不錯,就是家境太差了。同樣是農村孩子,還有2個哥哥一個弟弟,全都沒有結婚,就是因為拿不出材料錢。

這樣的條件我們是百般不願意,老伴也勸閨女,不能跟他,會受一輩子窮。女兒說:「他人品好,對我好,幹嘛看家庭條件呢,如果要找條件好的,你當初為啥嫁給我爸」?老伴被女兒懟的收說不出來話。

我說先談朋友,別著急結婚,看看人品,慢慢相處。就這樣,接下來的小半年小夥子隔三差五的就來家裡幫忙。幹活也不偷懶,活幹的更是又快又好。我對他的印象不錯,就和老伴商量既然孩子願意,我們也不要彩禮了。

由此聊天問起小或者對做農民的想法,他說無論如何不會離開土地。我就覺得他人很實誠,肯定會對閨女好,這也就夠了。就同意了她們的婚事。小夥含著淚說,我一定努力賺錢,對媳婦好,給您們養老送終。他能有這態度,我們還是很高興的。

婚後小兩口搞起了養殖,趕上行情不好,賠得很慘,我知道了,就給了他2萬塊錢,讓她們振作起來。後來半年多的時間,行情好轉,開始賺了錢,然而這時不幸的事發生了。

兒子出了車禍,當場喪命,白髮人送黑髮人。也老伴一病不起,兒子走了半年以後,老伴也撒手人寰。打擊一個接一個,我也承受不住了,一不小心摔跤,然後就半身不遂癱瘓在床。兩孩子忙前忙後的照顧著,我這心裡不好受,恨不能一下沒了不給他們添麻煩。

女婿說:「您老心善,累了一輩子,得了這個病,是老天爺讓你享福呢,不要想太多,我們給你養老送終」。再一次聽到這句話,我老淚縱橫。

女婿哪是半個兒,就是自己的親兒子,對女婿好,給自己積攢了福氣。

結語:

福氣不是自外而來的,而是自內而生的,一個人若享真正的福氣,或是人世間各式各樣兒的福氣,必須有享福的德行,才能持盈保泰。

羨慕別人家兒女孝順,子孫繞膝,那不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而是這輩子好的德行的積累,才換得安享晚年。

那些天天抱怨兒女不孝的老人,他們經常掛嘴邊的話:「娶了媳婦忘了娘,兒媳永遠是外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婿永遠不可能成為半個兒」。

孝順老人雖然是每個做子女的義務,單純的義務和帶有情分的義務是兩碼事,前者不得不孝,賞你一口飯吃,管你心情如何?後者讓兒女時刻掛念,心甘情願的付出。

對於如何才能在晚年享受幸福生活,大家怎麼看,可以在評論區交流。關注作者,分享轉發收藏有價值的資訊!!!

相關焦點

  • 七十歲的老人被七十歲的護工照顧,都是老人,差距真的很大
    七十歲的「護工」還能照顧七十九歲的老人,都是七十歲,為什麼有的還能照顧別人,而有的卻需要別人來照顧?老人七十多歲了,身體情況不是很好,家裡人尋思給他找個護工照顧他,負責飲食起居。老人脾氣很不好,之前請來的護工都被罵走了,在附近也是找不到適合的護工了。
  •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怎麼護理
    俗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現在快節奏的社會下,很多年輕子女都忙著在為事業拼搏,甚至無法在身邊,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父母,如果說老人身體健康還好,子女們可以踏實上班工作。抽點時間看看老人,但是家中有不能自理的老人怎麼辦?
  • 在農村裡,六七十歲的老人自己養老,一個月大概多少錢才夠用?
    農村的老人因人而異吧,有的農村老人自己養老一個月幾百塊錢就夠花,有的農村老人則需要幾千塊,這個肯定不能一概而論。說說我自己的外公,農村老人,現在七十多歲接近八十歲了,由於外婆去世了他一個人不會做飯不會洗衣服什麼的,於是子女們決定送他去養老院,農村沒有養老院,只有鎮上才有,鎮上養老院一個月900元包幹 包吃包住然後衣服這些都是養老院工作人員洗,還是非常不錯的 還算便宜,所以外公除了這養老元900元, 另外基本沒有什麼開銷了,除非一些人情來往或者生病花點錢外,幾乎沒有什麼開支了
  • 佛陀有說過七十以上的人不能出家嗎?了解一下?
    皆仁法師有人看完關於出家條件的文章後問起:「師父,佛陀有說過七十以上的人不能出家嗎?」其實,戒律裡面是有明文說明七十歲以上的人是不能出家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裡就說了,如果是年過七十,哪怕是生活能夠自理,還是有精力坐禪、誦經修行的人,也不聽許出家。
  • 雖說「女婿半個兒,媳婦半個女」,可真正不偏袒的父母有幾個?
    導讀: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一個媳婦半個女。但是現實生活中,人都是有私心的,常常做不到公平處事。由於不公平,家庭引發的各種矛盾和衝突就更為明顯。
  • 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家人幫餵,現在咋樣了?
    文|詩韻媽媽提起「生活不能自理」,我們一般會想到那些殘疾人,或者是流浪街頭的乞丐,亦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你很難想到是一個有手有腳的正常人,生活在富裕家庭,而衣食住行都要家人幫忙打理的富家女。曾經那個16歲「富家女,吃飯不能自理還要幫保姆喂,現在咋樣了?曾經在某個綜藝節目上,有這樣一個富裕家庭的女孩叫劉思琪,因為父母從小對她實行「富養」教育,已經16歲的劉思琪自己的衣食住行都還不能打理,每個月的花銷基本也在4萬元,除此之外她連最基本的吃飯都需要保姆去喂,生活極度的不正常。
  • 60歲老人伺候80多歲的父母,是請家政還是送養老院?
    最後總算是和一個五十多歲的保姆達成了一致,讓她陪伴父母,伺候二老,我才得以喘口氣,休息兩天。在過去,一個家庭中子女多,大家齊心協力互相幫助,好歹可使父母安享晚年。如今,子女少了,老人又長壽,常常是60歲的老人伺候80多歲的父母,不請保姆誰能受得了。而請保姆的費用也很高,往往是一般家庭難以維持,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請人的。更何況請了人也有請了人的煩惱,把老人交給陌生人怎麼會放心,特別是病重的,不能表達自己需求的。
  • 當你看見一個六七十歲老人在田間勞作,有何感想?看後就會明白了
    當我看到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在農村田地裡幹活,我真的替他們感嘆 ,這個年齡在城市裡是享福的年齡,而這些農村的老年人 ,他們始終在田地裡勞作,因為沒他們沒有足夠的養老保險金 ,只有100塊錢的生活補助 ,他們真的沒有辦法,只能繼續種地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雖然生活清苦一些 ,但是也能自給自足
  • 八十多歲的老人怎麼能和他們這群六七十歲的「中年人」相比?
    老人家現在很少參加什麼經濟會議,主要是他的年紀太大了,八十多歲的老人怎麼能和他們這群六七十歲的「中年人」相比?但是老人的意見那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只要他明確表態,即便很多人不同意,也不敢公開反對,他的聲望可擺在那呀!
  • 70歲老太太:晚年養老女兒靠得住還是兒子靠得住,住兩月就明白
    1王阿姨,70歲。王阿姨與丈夫風風雨雨走了大半輩子,本來老兩口身體健康,想著如果以後身體不好,不能自理了就一起住到養老院,可惜去年年初身體一向很好的丈夫突然去世了。王阿姨一下失去主心骨,傷心過度病倒了。
  • 家有獨生女,老人興衝衝去和女兒住,聽到女婿一番話蔫了
    畢竟養兒子意味著以後要多掙一套房子,而這要花去普通父母半輩子的積蓄,況且兒子結婚成家後,父母還要幫襯著帶娃,處理棘手的婆媳矛盾,晚年生活過得十分折騰。而生個女兒就不同,女兒長大後,為她添置房子不是必需項,外孫也不必非得自己帶,父母的晚年生活可以輕鬆自在很多。等老了不能動,也有貼心的女兒照顧晚年,顯然父母更享福。
  • 75歲老人手工編籃子 小時候為養家現在是閒不住
    眼前這位老人眼不花,耳不聾,手腿靈活,做起編織竹籃子手工活一點不也含糊。雖然一天最多只能編2個,一個也只能賣10元,但老人卻仍樂此不疲,每天忙完家務活雷打不動地坐在自家門口編織著竹籃子。原來這位老人名叫許連娣,今年已經75歲了,是安徽省宣城市文昌鎮章村人。老人一生養育兩個女兒,大女婿屬於入贅,小女兒也早嫁他人,只是老伴十幾年前去世,雖然有些遺憾,但女兒女婿們都十分孝敬老人。
  • 中國好女婿:五旬教師改良嬰兒背帶,背著老嶽父看世界
    54歲的唐大權是忠州二小的教師,被贊中國好女婿。近日,忠縣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用背嬰兒的背帶背80歲嶽父在醫院看病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印著「歲歲平安」字樣的背帶原本是背嬰兒專用,為何該男子用來背嶽父?他說,改良嬰兒背帶,願老人如嬰兒般,被溫柔相待。
  • 暖聞|重慶教師改良嬰兒背帶背老嶽父看世界,獲贊中國好女婿
    54歲的唐大權是忠州二小的教師,被贊中國好女婿。 本文圖均為 慢新聞 圖近日,重慶忠縣一名50多歲的中年男子,用背嬰兒的背帶背80歲嶽父在醫院看病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印著「歲歲平安」字樣的背帶原本是背嬰兒專用,為何該男子用來背嶽父?他說,改良嬰兒背帶,願老人如嬰兒般,被溫柔相待。
  • 95歲老人耳聰目明,身體硬朗,下溝種地,長壽秘訣是什麼
    但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是不能夠用享受和吃苦來評論地。今天說的是一位一生為信念奮鬥的窮山村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個女人,她姓張。嚴格的說,張奶奶是一位讓人尊敬的、一生受盡苦難,永不言敗的堅強的老人。老人今年已經95歲了。但是,依然是身體健康,耳不聾眼不花,可以下到溝裡拾糞,上到山坡種菜。老人為什麼95歲高齡,身體那麼好呢?
  • 江蘇92歲的盲人母親與女兒:擁軍接力七十年
    張夕生老人(前排中)與新場村黨支書記陳春明(前排右)、村委會主任朱衛民(前排左)、張夕生女兒王秀鳳(後排左)、張夕生女婿馬存國(後排右)合影。江蘇省大豐市草廟鎮新場村二組雙目失明、92歲的老人張夕生家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老人激動之情難於言表。她的62歲的女兒王秀風和64歲的女婿(退休軍人)馬存國將她扶到房瓦明間太陽心裡,向記者和周圍幹群敘說著她和女兒王秀鳳70年來一個個擁軍報國的故事,不少人聽了她的故事後為之震撼,催人淚下。
  • 這些臺灣大佬為何敢讓女婿接班?
    自從福耀玻璃掌門人曹德旺將45歲的女婿葉舒女婿推上了總經理位置後,選擇接班人時不拘泥於血緣關係的女婿接班,一度成為熱門話題。日本很多家族企業中,女婿接班並不少見。比如日本四大辦公家具巨頭之一的伊藤喜(ITOKI)公司,長達127年的基業傳承,迄今為止已有8代接班人,其中,就有2位是女婿接班。
  • 老丈人去世,作為女婿沒有回去送終,有什麼後果?情淡了,情沒了
    老丈人去世了,作為女婿沒有回去送葬道別,按照傳統習俗,也就是沒有盡到最後一份孝道和孝心。老丈人去世,作為女婿沒有回去送葬道別,可能各有各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工作需要,確實離不開身;有的可能是人在國外,一時難以趕回家;有的可能覺得跟自己關係不大,讓老婆回去就行了;有的可能覺得無所謂,回去不回去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等等。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
  • 照顧家裡的癱瘓老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四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王大爺,82歲 王大爺已經80多歲了,躺在床上不能走,已經四五年了,照顧王大爺的責任就落在他的兒子身上,每天準時,給老人翻身清理大小便,保證衣服和身體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