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時30分左右,白雲區大源北路林安物流園一正在改造的大樓,施工腳手架突然發生坍塌,約7層樓高的腳手架轟然倒下,導致3人死亡,11人受傷。據物流園的負責人稱,事故原因是一輛泥頭車撞倒腳手架的支撐架。目前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
腳手架下的藍色貨車
四層高的林安貨運市場,兩個月前開始搭起幕布和腳架。包工頭收羅了一群裝修工人,計劃這個月底完成外牆裝修。據廣東林安物流集團負責人餘先生稱,這是「三舊改造」工程。竣工之後,這棟整飭一新的大樓將會重啟新一輪招商。「拆到最後一棟了,快收尾了」,餘先生說。
事發的A 1棟由5個單元棟組成,被綠色幕布覆蓋,腳手架一直搭到七層樓高。昨日坍塌後,只有最南面的單元棟腳手架仍然基本保持完好,其他則大面積坍塌在地上。如同一個垮掉的巨人一樣,隨處可見斷折的鋼筋、水泥、磚塊。一輛摩託、大眾小車和現代越野車也被壓在了鋼筋之下。
靠近事故現場是862B路公交車總站。停靠在路上的兩輛公交車也被腳手架砸中,一輛車尾被腳手架刮損,一輛右側車窗玻璃破碎。據悉,車上幸好並無乘客。
在事發樓棟的入口,停著一輛藍色貨車,上方被腳手架壓住。車並沒有裝載泥沙,前窗玻璃被鋼筋砸碎。據林安物流集團的負責人餘先生稱,這輛泥頭車就是禍首,它撞倒腳手架引起了坍塌。
扔下摩託車撿回一條命
平日人來人往,頭頂的腳手架絲毫沒有成為威脅。一個售賣淋水器的檔主親耳聽到腳手架在身後坍塌下來的巨響。當時,他扶著一輛摩託,位置正好在腳手架下方。
他回憶,首先聽到一聲鐵架觸地的巨響,然後就是路人呼喊的聲音。他馬上把摩託撂在地上,撒腿就跑。「再跑慢一秒,就沒命了」,說起事發時的情形,他仍心有餘悸。他的摩託車和高空摔落下來的建築工人,被埋在了腳手架的鋼筋之間。
一名現場目擊者稱,腳手架從A 1棟入口處往南側開始坍塌。掉落的有三四層樓之間的外牆,還有放置在腳手架間的牆磚。失去支撐的牆磚、附貼外牆的水泥隨同鋼筋一同砸落。「建築工人和磚塊一起落了下來」,現場一名頭戴安全帽的工頭說。
趕來救援的消防人員未到之前,施工人員和物流園的保安已開展了救人行動。一名工頭稱,當時他們從別的工地開來吊機,開始展開救援。「工人、保安、加上不相識的路人」,他稱,四五十人在事發後,就立即跳入鋼筋堆裡,想法子從鋼筋下面找到被埋的人。一個蓄電池店的老闆,在救護車到來之後,因為擔架不夠,搬出了自家的桌子用作擔架,將一名傷痕累累的工人送上救護車。
傷者自己從廢墟中爬出
昨日受傷的工人中,李為俾是幸運者,他自己從倒下後的廢墟中爬了出來。他說,「出事的時候架子上有很多工人。」事發時,50歲的李為俾正站在腳手架的最高處打玻璃膠安裝玻璃幕牆。當時他所處的位置,大約在6樓的高度。昨日中午,李為俾爬上腳手架,「做了半個多小時,架子突然就倒了。」
事發非常突然,架子倒塌,站在架子上的李為俾,跟著架子一起跌下來。雖然手部骨折,但李為俾還是比較幸運的。「我站在架子最高的地方,上面沒東西倒下來壓住我,在架子中部的人被壓得最慘。」架子倒下來後,李為俾自己從廢墟中爬了出來。他看見有工人被壓在架子下面,其他工人都趕過來幫忙,把被壓在比較靠外的工人先救出來。
負責運石塊的李元華,就被壓在了架子下面。李元華也站在腳手架最高的地方,下面的人把石塊吊上來,他在上面負責接。架子突然倒下來,他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壓在了架子下面,所幸及時被工友救了出來。但突然的重壓,還是導致了他的腰椎骨折。
2人當場死亡
至截稿時,南都記者從白雲區相關部門了解到,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1人受傷,其中有兩人為當場死亡,另一人在從太和醫院轉送到南方醫院途中,因傷情過重死亡。據悉,3名死者均為男性。目前太和醫院有6名傷者就醫;其附近的東仁醫院則收治了4名傷者,其中一人傷勢較重;武警醫院有1名傷者,傷勢也比較重。
從太和醫院轉送到南方醫院傷重不治的死者,據悉是因腹部大出血導致死亡,而在現場當場死亡的兩名死者,則是因腳手架擠壓導致的複合傷死亡。目前在太和醫院住院的6名傷者,大多是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其中有一人腦震蕩,一人腰椎骨折,一人手掌骨折;在東仁醫院的4名傷者,有兩人腰椎骨折,一人手掌骨折,而武警醫院的傷者是胸部骨折。
貨車司機已被警方控制
10月19日下午14時37分,廣州市白雲區大源北路林安物流園外牆整飾工程施工期間,疑因一輛進入物流園的貨車不慎碰刮施工腳手架,造成腳手架部分坍塌,導致施工人員2人當場死亡、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1人受傷,受傷人員均已被送往醫院救治,暫無生命危險。
貨車司機及工地負責人已被公安部門控制。事件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常務副市長陳如桂立即作出批示,趕赴現場指揮應急救援工作,並召開現場會,對現場救援、善後處置等工作進行部署。
陳如桂要求組織醫療力量,全力救治傷員;成立專責小組,認真做好善後工作;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事故現場安全,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發生;立即開展事故原因調查,明確責任,依法依規處理;加強事故現場周邊交通管理;舉一反三,對全市所有類似施工工地及物流園區進行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目前,事故善後工作正有序開展。
救援
消防部門啟用生命探測儀
消防部門接到報警後,馬上調度3個中隊5臺消防車20名官兵前往現場處理。10分鐘後,轄區中隊太和中隊到達現場,當時高四層、寬約三十米的建築外牆腳手架已經坍塌,鋼筋、水泥、牆磚等掉落一地。
此時已有數名受傷人員送往醫院,但仍有兩名施工人員暫時失聯,其他人受傷情況不明。消防官兵立即分為兩組開展救援,一組利用蛇眼生命探測儀對埋壓較為嚴重的區域進行探測,另一組官兵前往較淺的坍塌區域進行搜索。
2分鐘後,消防官兵發現在埋壓較嚴重區域有一名人員被困,但該埋壓位置上部有3層鋼筋和磚塊等雜物阻擋,人力無法搬運。消防員隨即與現場施工方聯繫,利用吊車對上層鋼筋等進行捆綁吊升。5分鐘後上兩層坍塌物基本被移除,消防中隊指揮員帶領3名戰士爬進坍塌廢墟,只見被困人員為一名中年男性,此時已經昏迷,其大腿和腳踝均被埋壓的鋼筋條卡住。消防官兵用手將幾處鋼筋條掰彎,將該人員從廢墟中搶救出來並移交120。
此後施工方表示另外一名失聯的工人已經找到,中隊現場搶救出的人員經120方面確認傷重死亡。
統籌:南都記者 張釗
採寫:南都記者 陳杰生 沙龍 饒麗冬 張釗 劉軍 謝亮輝 裘萍 通訊員 消宣
攝影:南都記者 梁煒培 張志韜
(線索提供:佚名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