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清朝皇宮:慈禧太后對菊花火鍋情有獨鍾

2020-12-13 勇哥讀史

立秋一過,秋風漸起,火鍋又回到了大街小巷——當然,對於無辣不歡的四川、重慶人來說,火鍋一直就在身邊,從未遠離。

現代人對火鍋有著近乎狂熱的喜愛。其實,古人也是火鍋的忠實粉絲。據考證,早在戰國時期,火鍋就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的人們以陶罐為鍋。經過兩千年的發展,到了清朝時期,火鍋不僅在民間十分盛行,而且已經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餚。

乾隆皇帝喜歡吃火鍋。據清朝皇宮內務府《膳底檔》記載,1779年8月16日,還是暑熱未消之際,乾隆皇帝的餐桌上就悄然擺上了火鍋。此後一個月,乾隆皇帝吃了23種不同類型的火鍋,共計66次。

為了迎合乾隆皇帝喜歡吃火鍋的愛好,和珅在舉辦千叟宴時,發明了一種元寶式火鍋。這種火鍋採用銅罐,裡面盛放熱氣騰騰雞湯,豬肉、羊肉、鹿肉、狍肉等隨切、隨煮、隨食。由於這種火鍋體積更大、所燒煮的食物更多,且因添加煙囪而無煙味,讓全國的長壽老人們吃了一頓熱乎乎的火鍋。

作為一名美食家,慈禧太后與乾隆皇帝一樣喜愛吃火鍋。不同的是,慈禧太后所使用的火鍋更為奢華。這是一種銀壽字火鍋,火鍋銀質,由鍋、蓋、煙囪、閉火蓋組成,鍋內帶爐,可用於燒碳。火鍋的閉火蓋上雕有鏤空「卐」字紋,鍋體滿布金銀圓「壽」字、長「壽」字、蝙蝠紋等,寓意「福壽萬年」。

慈禧太后對「菊花火鍋」情有獨鍾。據德齡《御香縹緲錄》記載,慈禧太后愛菊,後宮的御花園和頤和園(俗稱上苑),有三四千盆各種名貴的菊花,還嗜好「喝菊」和「吃菊」。「菊花火鍋」就是其中之一。

慈禧太后所鍾愛的「菊花火鍋」是怎麼製作的呢?

德齡《御香縹緲錄》記載,首先,將一種叫「雪球」的白菊花採下,小心翼翼地拆散花瓣,在溫水裡浸泡一二十分鐘,清洗乾淨,隨後放到竹籃裡瀝去水分。隨後,御膳房將準備好的雞湯或者肉湯,盛放在銀壽字火鍋裡。再將削去皮骨切得很整齊的生魚片、生雞片等配放在幾個銀盤裡,隨後再將白菊花瓣放到兩個銀盤裡,加上盛著醬醋等調料的味碟,一齊擺到膳桌上。

這樣一看,「菊花火鍋」的製作方法其實蠻簡單的。

慈禧太后吃火鍋時,一旁伺候她的太監小德張將火鍋蓋揭起來,擎在手裡候著。慈禧太后親自用銀箸夾起一些魚片、雞片投入湯內,小德張再將火鍋蓋蓋上。等候幾分鐘後,小德張將蓋子揭開,慈禧太后則將一盤白菊花瓣放入鍋裡。如此等待幾分鐘,就可以享用美食了。

魚片、雞片在雞湯裡煮熟,味道鮮美。白菊花瓣在湯裡浮浮沉沉,看上去很漂亮。顯而易見,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如何不讓人食指大動呢?

慈禧太后在享用「菊花火鍋」時,「擎器者舐唇,侍立者乾咽」,意思是,擎著盤子的太監饞的舔嘴唇,侍立的宮女餓的只能幹咽口水。有時候,慈禧太后會將吃不完的火鍋賞賜給他們,讓他們也過一把「菊花火鍋」的癮。

【參考資料:《膳底檔》《御香縹緲錄》等】

相關焦點

  • 火鍋裡加菊花,慈禧太后的養顏秘方,以後吃火鍋用這宮廷吃法不虧
    晚清時期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對晚清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她就是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這位「老佛爺」對火鍋也是情有獨鍾,而且每次吃火鍋都要往裡加菊花。相傳慈禧太后為了保持青春,對各種養顏秘方都非常的關注,但凡能讓自己保持青春美麗事物一個也不會放過,慈禧太后頗愛菊花,在御花園和頤和園裡,種植了三四千盆菊花,品種多達百種,專門讓人打理這些這些菊花,不但欣賞菊花,還讓人用菊花製作了肥皂,還要用菊花來洗手洗臉,每隔兩個小時就要洗一次臉,因為她說,不然菊花的香味就沒了,自己不舒服。
  • 大家都愛的火鍋,被慈禧太后涮出新花樣
    火鍋作為一種大眾美食不僅紅遍整個中華大地,更有征服全世界各地人民味蕾的趨勢。我們常吃的火鍋無非就是涮肉涮菜涮牛肚鴨腸粉絲蘑菇之類的。可你曾聽說過火鍋涮菊花嗎?這可是慈禧太后的御用菜餚,她早已經將火鍋涮出了新花樣。
  • 帶貨女王慈禧太后把碧璽帶火了,導致碧璽,在清朝的時候風靡一時
    今年在網上最火的應該就是帶貨能力大比拼吧,那麼今天小編也來給大家分享一位珠寶界的帶貨神人,大家來評判一下她的帶貨能力到底強不強,她就是帶貨女王慈禧太后把碧璽帶火了,不得不說慈禧太后她確實是碧璽的忠實粉絲。
  • 她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慈禧太后是誰?那可是清朝實權派的老大啊,她可是清末的實際統治者,可以說她一發怒誰人不怕?連光緒帝都是她廢立的,你說厲不厲害?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她見過慈禧洗澡,當著慈禧太后的面,辱罵她是老寡婦,教過光緒英語,還發現了清朝滅亡的秘密。
  • 把慈禧太后換成武則天,清朝就能續命?給個秦皇漢武,也要完
    @狐狸你大爺第一個問題,清朝滅亡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回答:http://www.toutiao.com/i6457651142611436046/簡言之,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清朝不是完得早了,而是晚了,導致了一些很惡劣的後果。所以,清朝滅亡是好事,沒什麼好可惜的。第二,如果沒有慈禧太后,清朝是不是會完得更早?
  • 清朝歷代太后!最厲害的女人不是慈禧,竟然是令妃的兒媳婦?
    今天要講的啊,是關於清朝的歷代太后的,提到太后,相信大家得是首先想到的是慈禧太后吧,那麼其實歷史上最厲害的女人不是慈禧,而是令妃的兒媳婦。說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不是很明白吧!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講講是怎麼一回事吧!最近熱播的幾部清宮劇,相信大家應該都是比較喜歡的。
  • 小嬋進化論:古代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如何獲得鹹豐皇帝的寵幸
    大家好,感謝您的點擊本篇文章並進行閱讀,今天為大家講述古代歷史上的慈禧太后,是如何獲得鹹豐皇帝的寵幸?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神奇的女人,從她流傳下來的照片和畫像來看,這個女人長相實在是一言難盡,可偏偏在古代歷史上她居然得到了鹹豐皇帝的寵愛,這位小主便是從出生而老邁直至七十三歲病逝的慈禧。慈禧到底是有什麼魔力能將一代皇帝迷得沉醉其中不願醒來?
  • 古老東方的寶石文化——慈禧太后西瓜碧璽
    所有者:清朝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女人,是1861年至1908年間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這位有名的「葉赫那拉氏」「老佛爺」是多少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裡演繹的主角,這與她傳奇的人生密不可分。她生於道光年間,鹹豐二年18歲時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垂簾聽政同治、光緒兩朝,光緒帝死後,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次日,慈禧因病而逝,享年七十四歲。典故:和歷史上擁有權力或地位的女人一樣,慈禧太后極愛珠寶。在頤和園裡有一個珠寶房,金銀、寶石、珍珠、瑪瑙、翡翠,數也數不清。這些珍寶多數也在她去世後隨著她進了她奢華的陵寢。
  • 慈禧太后終於醒悟,大力推行「新政」,為何卻將清朝搞垮?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將光緒帝囚禁,歷時103天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然而兩年多後,慈禧太后終於醒悟,下詔設立「督辦政務處」,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和戊戌變法基本相同,但誰也沒有想到,慈禧太后的「新政」卻將清朝搞垮!
  • 川菜大師彭子渝:幾近失傳的「菊花火鍋」,相傳是陶淵明首創
    川菜大師彭子渝介紹,如今秋高氣爽,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其中「菊花火鍋」是一道值得推薦的重陽美味。 花瓣入菜、奶湯做底 菊花火鍋有講究 菊花和火鍋,看似完全不搭組合,卻是一道傳統名菜。在一部介紹四川飲食歷史和烹調技藝的工具書——《川菜烹飪事典》中,火鍋篇第一道菜就是菊花火鍋,稱「此菜秋季食之最好,常用於高級筵席的座湯」。
  • 見過慈禧洗澡,教過光緒英語,她是清朝最有國際範的公主
    這對一百多年前的清朝來說,這幾乎就是個神技能,而女主們憑著自己才華傍身,深受喜愛。其實,清朝歷史上真的有過這麼一位精通多國語言,通曉西方禮儀,黑技能傍身的現實版小說女主。她就是很多電視劇裡都提到過的「德齡公主」。
  • 慈禧太后和李蓮英,一生相伴,到底是怎樣情感
    歷史上,曾有一對主僕,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一位是地位卑賤的宦官太監,但關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卻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各說紛紜。這對主僕就是清朝皇太后、葉赫那拉·杏貞、慈禧太后和大太監李蓮英。表面上,一個主子,一個奴才,談不上什麼親密關係。但是,二人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裡,幾乎是形影不離,這就難怪為世人所猜測了。那麼。
  • 慈禧太后很壞但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會不會多延續幾年
    倒不是說慈禧太后治國能力非常的強勁,而是這個女人的政治手腕非常的高明,西太后活著的時候,袁世凱對他畢恭畢敬,慈禧太后去世不到三年,這個老小子就來了個上房揭瓦,把大清朝的江山都給接過去了。而且慈禧太后這個人別的本事沒有,而是對權力的掌控這一點,她是天才級別的存在。她的政治手腕是真的高明。
  • 慈禧太后剪腳趾甲時,有個忌諱是常人沒有的
    在整個大清王朝的歷史當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慈禧太后都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非常重要的人物,應該說慈禧太后對於整個清朝的消亡,是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的。慈禧太后自然也不會例外,據清宮留下的一些史料,我們可以得知,慈禧太后當年對於沐浴按摩這些事情是比較的在意的。而這些事情在當年的皇宮之中都是有專門的宮女進行照顧的。
  • 慈禧太后平時不喝白開水,她靠什麼補水呢?
    提到慈禧太后,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可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位傳奇的女性呢,當然慈禧太后怕,還是非常有名的吃貨呢,並且慈禧太后還為我們後代帶來了許多宮廷美食,也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筆不小的財富啊,因為自己的後對於食物非常的講究,尤其是老年的慈禧太后,由於脾胃不好,牙口也不是很好,所以說這時期清朝的宮廷派可謂是達到了巔峰
  • 清朝皇宮中不為人知的一條密道 太監在密道外喊打弩是什麼意思
    晚晴時期,掌握大清朝實權長達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她真的和大太監李蓮英有數不清的不正當的關係嗎?慈禧劇照當然,關於清朝的皇室秘聞,是說不清的,無論真假,早已是歷史的塵埃了。不過,有一個關於清朝的秘聞,卻值得很多人知曉。在來說正文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很多清宮劇中錯誤的地方。
  • 慈禧太后迷戀的寶石|碧璽 慈禧 收藏_網易藝術
    慈禧太后據歷史記載,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璽雕琢而成的蓮花,重量為36兩8錢,以及一個西瓜碧璽做成的枕頭,當時就值75萬兩白銀。西瓜碧璽項鍊對寶石而言,碧璽是個族群的名稱,可分為:紅色碧璽、綠色碧璽、西瓜碧璽和帕拉依巴碧璽等十四種。
  • 慈禧太后生前最害怕的竟是一隻石頭刻的壁虎?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可謂是帝制期間為數不多持久當政的女性。1861年11月,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此後三度垂簾聽政,直至1908年去世,統治中國長達47年之久。你們知道她生前最害怕的是什麼嗎?她竟然最怕一條石頭刻的壁虎!
  • 慈禧太后的腳趾甲太長了怎麼辦?宮女有一套完整而嚴格的流程
    在整個大清王朝的歷史當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慈禧太后都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非常重要的人物,應該說慈禧太后對於整個清朝的消亡,是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的。而作為慈禧太后本人來說,她的性格特點,甚至一些生活方面的小事情,也是很多的人比較有興趣的茶餘飯後之談,今天小編就挑一件比較有意思的關於慈禧太后生活方面的小事情,跟大家講一講。慈禧太后雖然地位非常的高,但是她畢竟是女人,女人天生對於個人的清潔衛生和一些方面都是比較注意的。
  • 慈禧太后一語成讖,樂壽堂的探海燈架上,隱藏著清朝滅亡的大秘密
    樂壽堂之所以著名,絕非乾隆的孝心,而是因為一代妖后——慈禧的緣故。1860年,樂壽堂為英法聯軍燒毀,一直到1887年再度重建,慈禧駐頤和園的時候,樂壽堂便是她的寢宮,慈禧當政後期,朝中的文武大臣都需要來到樂壽堂,向慈禧遞奏摺,也就是說,當時清政府的很多重要決策,都出自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