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青島樓市的朋友,想必知道最近的頹勢和降價潮。
關於這一點,保障房助手其實三個月前就預言過了:
以近些年青島的發展以及2020特殊情況來看,青島房市怎麼看也找不到什麼迅速抬頭的時機。
為什麼之前不少地產相關的自媒體還在暢想金九銀十呢?
無非是因為多賣房子他們也好賺錢,所以無視擺在面前的現實,強行為金九銀十造勢。
現在11月過半了,潮水退去之後誰在裸泳就非常明白了。
最近青島房市出了不少有意思的新聞。
即墨某大盤在降價之後,引發了業主圍攻售樓處的事件——開發商的應對也有趣:
留了幾位看大門的,其他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反正我們確實得降,你們愛誰誰吧。
最後動靜太大,逼得房管部門出來維持秩序:
我們要保證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既不能大幅度漲價,也不能大幅度跌價。
說白了就是來活活稀泥,畢竟大降價是多方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可不降的話,開發商是第一個倒黴的。
現在不興"按鬧分配"了,頹勢已顯,幾位業主哪有能力阻擋。
再說說被譽為"主城區最後剛需地帶"的李滄。
扛了小一年,幾家開發商也扛不住了,再不開個張,這個年都要過不好了。
於是某南、某創等等數家開發商,開始挨個降價搞促銷。
(某創的洋房已經跌破17000了,周邊的兄弟們直呼"你是不是玩不起?")
降價是個多米諾反應,本來都在那死扛著,抻著面兒,
等有一家拉下臉來真降了,那剩下的也立馬跟著開始調整——少賺就少賺吧,哥兒幾個都難著呢。
市南嶗山依然不動如山,市北也還算穩當,這三位老大哥本來就家大業大,供給少需求大,抗風險能力極強。
多好啊,只可惜這仨地兒我們依然買不起,對吧?
剩下的城陽、西海岸也是各有各的戲碼,反正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降!
網際網路沒有記憶,但人有。
小助手還記得前幾年,青島主城區之外,那宣傳口號喊得震天響。
西海岸、城陽、即墨,都宣稱自己是"青島的富人區"、"青島的未來"、"青島的長子"……
敢吹多大的牛,就得做好準備挨多疼的耳光。
現如今,花1萬5就能在青島住上"富人區"了,而市區八手老破小還標著2萬的價格呢,
但凡遇上樓況好一些,配套好一些的地方,報個2萬5你看人家搭不搭理你?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小助手吐槽:哎呦城陽這房價啊,買房的都賠裡面了,唉忍著吧。
小助手聽完心裡想笑,房價確實降了,但你賠錢了就覺得大家都在賠?你知道人家實際上用什麼價買的嗎?
這裡很多人有一種本末倒置的觀念:城陽漲價了,大家還跟著去買,是當韭菜。
事實上,是因為共有產權熱銷,城陽才逆勢漲到現在這個程度的。
舉個例子,年初找小助手辦共有產權的,當時城陽是什麼價?還有政府贈送30%產權。
就算現在城陽跌到這個程度,人家其實還是小賺——反正漲幅比銀行利息過癮。
而這位朋友呢,年中上車高位接了盤,愁眉苦臉地找身邊的業主倒苦水,希望獲得點安慰,
然而那些年初買的業主們心裡還笑嘻嘻呢,家有餘糧心中不慌。
至於你說城陽會不會繼續這麼跌下去,我勸各位還是現實點:
房價跌回一兩年前是可能的,跌回三五年前希望不算大,要是跌回十幾年前,你猜那得是出了什麼情況?
要是真有那一天,各位還是多擔心自己的飯碗和身家性命吧。
上一位說"十年後房價如蔥"的人現在咋樣了,我想大家心裡都明白。
大環境有好有壞,但是買房的需求總是存在的。
都說買漲不買跌,那麼在這麼個下行的態勢裡,該作何選擇呢?
小助手給各位出兩條意見:
第一,去找那些"特殊"的二手房——說白了就是去撿漏。
二手房市場很混亂,掛著高價很多都是在等凱子。
今年這種情況,肯定有資金危險賣房籌錢的人——這種賣房者確實可遇不可求但小助手相信只要去挖掘,一定找得到。
第二,就是選擇保障住房。
像我上文所說,第一批買共有產權的,市價1萬,政策補貼30%,等於7000上的車。
另一些人今年14000買城陽,成本是別人的一倍。
再比如剛結束的高新區人才公寓配售,5600一平,你覺得這個價格夠不夠有力?夠不夠抗風險?
為什麼小助手取名叫"保障房助手",你品出來了嗎?
關於人才公寓、安家費、公租房、共有產權等保障房,如果你有疑問,都歡迎你來聯繫小助手。
我們會為你解答困惑,並定製申請方案,幫你用有保障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