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晚報第1100期
2018.11.28 周三
#今日要聞#
1、亞馬遜推基於Arm的自研晶片Graviton
智東西11月27日消息,AWS日前推出了一款自行設計定製的雲晶片Graviton。該晶片基於Arm架構,通過AWS的EC2雲計算服務提供給其雲客戶。亞馬遜聲稱,其晶片在運行特定工作負載時成本比英特爾公司或AMD公司的晶片最多要低45%,AWS還提供晶片租賃服務。
2、蔚來第一萬輛車下線 與小鵬賭局勝出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蔚來汽車在今天下線的第一萬輛 ES8,在蔚來創始人李斌與小鵬汽車何小鵬打賭誰先在年底前交付一萬輛車的賭局中,李斌或將提前勝出。據悉,蔚來汽車在合肥工廠下線第1萬輛ES8,這也意味著,不出意外的話,蔚來將在今年年底完成1萬輛ES8的交付。而在蔚來的第三季度財報中,蔚來已交付4941輛ES8,預計其第四季度將交付7000輛左右。針對此消息,小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何小鵬稱,「的確超出預期,祝賀,加油,期待明年1月份看到的上險數量超出目標。」
3、全球首個無人機操作標準草案出爐
11月27日消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日前發布了全球首個無人機使用標準草案ISO/CD 21384-1,該草案將在明年1月21日前向公眾徵求意見,隨後公眾諮詢期截止,預計明年晚些時候納入ISO標準體系。草案內容包括:1、設立「禁飛區」,使無人機與機場或敏感地點保持必要的距離;2、在管制區域使用「地理圍欄」技術,阻止無人機使用;3、妥善留存飛行記錄、對無人機使用者進行培訓,並應對無人機進行定期維護;4、重視隱私和數據保護;5、無人機故障的人工幹預。
#人工智慧#
1、三星將人工智慧應用於醫學成像
11月27日,三星電子宣布已將其人工智慧算法應用於其成像設備,這將有助於放射科醫生做出診斷。該公司連同其醫療設備子公司三星Medison在芝加哥舉行的北美放射學會2018年會(RSNA 2018)上展示了各種類型的診斷成像軟體。產品包括超聲波,數字X線影像,計算機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
2、亞馬遜免費開放內部機器學習課程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亞馬遜宣布免費開放其內部用於培訓工程師的機器學習課程。據介紹,這系列共有30多個課程,合計約為45小時,並針對商業決策者、開發者、數據科學家和數據平臺工程師四個群體劃分領域。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專門用於介紹AWS現有的機器學習服務的課程,包括AmazonSageMaker、AWSDeepLens、AmazonRekognition、AmazonLex、AmazonPolly與AmazonComprehend。
3、華芯通宣布昇龍4800晶片開始量產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華芯通宣布其第一代可商用的ARM架構國產通用伺服器晶片昇龍4800正式開始量產。昇龍4800是兼容ARMv8架構的48核處理器晶片,採用10nm製程工藝封裝,在400平方毫米的矽片內集成了180億個電晶體,每秒鐘最多可以執行近5000億條指令。華芯通由貴州省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聯合出資成立。據介紹,新產品市場定位是數據中心伺服器市場,如網際網路、電子政務外網、電信運營商、大型企業等,目標是對伺服器晶片的國產化替代。
4、西南大學推基於CNN的古彝文識別方法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近日,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陳善雄副教授聯合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彝學研究院的專家發表論文《A Recognition Method of Ancient Yi Character Based on Deep Learning》,該論文提出了使用深度學習技術識別古彝文的方法。實驗表明,該論文所提方法相對於傳統CNN模型而言對古彝文手寫體的識別具有較高的精度。
5、《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正式對外公開
11月27日消息,26日微軟劍橋研究院實驗室主任 Christopher Bishop 的經典著作《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正式對外公開,學習者可以登錄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people/cmbishop/#!prml-book 免費下載此書。
據悉,該書共738頁,涉及431個分級練習,包括對概率圖形模型和確定性推理方法等近期發展的介紹,同時強調現代貝葉斯視角;主要面向高年級本科生、一年級博士生以及從業者等。
6、李飛飛團隊用機器學習評估抑鬱症程度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李飛飛團隊發表最新論文,提出了一種機器學習方法來測量抑鬱症症狀的嚴重程度。此多模態方法使用了3D面部表情和口語,這些數據在現在的手機上很常見。結果顯示,在經過臨床驗證過的病人健康問卷水平上,它的的平均誤差僅有3.67分(相對誤差為15.3%);
7、林元慶創辦的Aibee獲6千萬刀A輪融資
8、百度與上海兩區合作打造AI產業集聚區
11月27日消息,上海楊浦區與寶山區政府分別與百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打造楊浦人工智慧特色產業集聚區、寶山智能城市示範區和人工智慧產業集聚高地。
9、晶片設計加速平臺摩爾精英A輪融資1億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晶片設計加速平臺摩爾精英宣布完成一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清控銀杏及合肥高投受託管理的基金聯合投資。
10、地平線將獲10億刀B輪融資 估值40億刀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AI晶片設計商地平線機器人將以30-40億美元的估值獲得最多10億美元B輪融資。此前,在2018安博會期間,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曾向媒體表示,地平線將在2018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為5~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一家和英特爾規模相當的晶片公司,以及一家頂級汽車廠商。
#新出行#
1、Waymo將重新為無人車配備安全駕駛員
11月28日凌晨消息,據報導,Waymo正在為其無人駕駛車隊推出額外的安全措施,重新引入安全駕駛員並安裝攝像頭以監控駕駛員疲勞。此前,這些車輛已經在沒有任何安全員的情況下運行了一段時間。
2、川普:正考慮取消對通用的所有補貼
11月28日消息,據報導,通用汽車稱要關閉美國境內多家工廠並且大幅裁員後,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說,對通用汽車及其CEO瑪麗·巴拉關閉俄亥俄州、密西根州和馬裡蘭州的工廠非常失望,並正考慮取消對通用汽車的所有補貼,包括電動汽車補貼。通用汽車跌幅迅速擴大,一跌超3%。
3、受日產醜聞影響 長續航聆風推遲上市
11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由於日產董事長卡洛斯戈恩醜聞事件,本打算在洛杉磯車展上推出的新款聆風車型推遲了上市時間。據悉,日產一直計劃推出一款搭載60 kWh電池組、續航裡程可超200英裡的聆風車型。而今年早些時候,2019年款聆風在美國上市,日產表示「未來」更長續航裡程的聆風即將上市。但日產發言人表示,日產決定推遲推出該款高性能聆風電動汽車,以確保該款重要產品得到應得的保障。
4、SF Motors獲美國全自動停車新專利
11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SF Motors公司宣布,其已獲得美國專利商標局頒發的專利,該專利涉及全自動停車相關的設計方法。據悉,該技術通過一個先進系統架構以及一個機器學習路徑生產的方法,可允許車輛在沒有操作員幹預的情況下,在複雜的停車區域內安全且準確地自行停車。SF Motors表示,在滿足安全標準後,才會在其電動汽車產品組合中推出該保護性自動駕駛功能。同時,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國推出其首款智能電動汽車。
5、阿斯頓·馬丁將不會推出DBX純電版SUV
11月2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阿斯頓·馬丁取消推出旗下首款旗艦SUV DBX的純電版本計劃。而在2015年的日內瓦車展上,DBX作為純電動四驅概念SUV在阿斯頓·馬丁展臺展出。儘管馬丁取消了電動版DBX的推出計劃,但是已經有燃油版DBX原型車的諜照放出。據悉,該車將採用與DB11車型相同的鋁合金模塊化底盤進行設計,有望搭載5.2L V12雙渦輪或4.0L V8雙渦輪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達到608馬力和510馬力。
6、年產能超30萬輛 華晨寶馬產3系純電版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全新BMW iX3概念車在2018年北京車展上進行了全球首發,其量產車型將於2020年在瀋陽工廠進行投產。據悉,近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車型技術改造建設項目獲得批准,主要對現有BMW X3生產線進行改造和調整,新增4萬輛BMW X3純電動車型的產能。此外,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組裝車間擴建項目(三期)也將啟動,預計在未來華晨寶馬新3系純電動和X3純電動車型的年產能有望達到30萬輛。
7、獵豹CS3 BEV內飾曝光 於明年中期上市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獵豹新能源CS3 BEV的路試諜照新車的內飾設計首次曝光,其NEDC工況續航裡程達到250km,有望於2019年中期上市。據悉,獵豹CS3 BEV在外觀和內飾上都較為簡潔,整車造型運動,內飾年輕化,同時內配雙大屏。在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最大功率為50kW的永磁同步電機,為其供電的三元鋰電池組容量為30.8kWh,60km/h等速續航裡程可達300km。
8、特斯拉國內降價 月銷量反降至僅211輛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下滑37%,進入10月份更是暴跌70%,銷量跌至只有211輛。據悉,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下滑37%,10月銷量下滑70%;有的消費者退訂Model 3,有的選擇等國產版。業內人士稱,降價有助於提高銷量,但也有消費者不買帳,且預計2020年國產化後特斯拉還有繼續降價的空間。
9、美團首汽多家網約車上線安全中心功能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美團打車App近日上線「安全中心」功能,包括行程分享、緊急求助、緊急聯繫人、自動分享行程、號碼保護和出行寶等具體功能。曹操專車、首汽約車平臺也上線了一鍵報警等安全功能。
10、尼古拉C輪融資完成 明年擬融10億美元
11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競爭對手、電動卡車初創公司尼古拉,已完成超過2億美元的C輪融資,擬在明年開始一輪10億美元的新融資。對於明年10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其創始人、現CEO特雷弗·彌爾頓表示他們是計劃在明年一季度開始,到融資完成通常需要花費4到5個月的時間,而其所獲得的資金將用於工廠和其他事務。同時,尼古拉公司表示,目前已在籌備電動卡車的量產事宜。
11、沃爾沃推遲在比利時生產領克汽車計劃
11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沃爾沃汽車11月23日表示,沃爾沃決定推遲由其在比利時根特的工廠生產領克品牌汽車的計劃。據悉,領克品牌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集團和沃爾沃汽車三方擁有,該品牌去年開始在中國銷售汽車。按原計劃,領克01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將分別於2019年在根特工廠生產,2020年在歐洲上市。同時,沃爾沃發言人稱,計劃變動不會影響根特工廠員工的就業,也不會影響領克品牌在歐洲售車的計劃。
12、大眾電池供應商SKI將在美建電池工廠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11月26日下午,韓國SK集團旗下負責生產動力電池的SK Innovation在韓國首爾舉行董事會,決定在美國喬治亞州傑克遜縣新建動力電池工廠。據悉,新電池工廠預計2019年初開工,2022年投入生產,總投資金額將達到1.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5億元),投產初期年產目標值為9.8GWh,後期經過追加投資,預計年產能將達到55GWh左右。
13、福特加快自動駕駛測試力爭2021年商用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為福特打造自動駕駛系統的Argo AI公司機器人部門副總裁布雷特·布朗寧表示,邁阿密複雜的交通情況,為福特測試自動駕駛提供了先天條件。去年一年內,福特汽車與Argo AI一直在邁阿密以及臨近的戴德縣公共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測試,雙方希望到2021年能夠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商用。在上周,福特向投資者以及公眾展示了福特部署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第一手信息,同時,Argo AI公司決定深入研發特定道路系統決斷力。
14、法國呼籲歐洲企業聯合建電池製造聯盟
11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法國呼籲歐洲電池製造商和汽車製造商成立一個企業聯盟,以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預期增長需求,並與佔主導地位的亞洲電池生產商展開競爭。法國能源部長弗朗索瓦•德•魯吉表示,聯合企業必須是歐洲層面的。同時,在歐盟委員會的支持下,歐洲正競相建立一個可行的工業電池行業,因為歐盟汽車製造商大多依賴亞洲電池供應商。而近幾個月來,歐洲已經宣布了幾個在歐洲建設電池廠的項目。
15、寶馬純電動3系將國產 續航達480公裡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今年北京車展上,寶馬發布了首款純電動SUV——iX3,並表示新車將於2020年國產上市。從華晨寶馬官方獲悉,其還將投產基於全新一代長軸距3系(車型代號G28)打造的純電動車型,年產能達到26.64萬輛,而其配套的動力電池組項目將於2019年4月開始進行土建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以及試生產等工作,並於2022年5月正式投產。據悉,純電動3系將搭載寶馬第5代動力電池技術,其綜合續航裡程將超過480km。
16、 豐田預計其今年中國銷量增幅超8.5%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豐田汽車公司預測,儘管中國汽車整體銷量下半年出現下滑,但2018年其在中國的銷量仍將增長8.5%以上。豐田汽車的中國區負責人小林將銷量增長歸功於該公司推出的基於全球汽車架構開發的新車型,但他沒有透露這些車型的銷售情況,同時還表示,豐田汽車2018年中國銷量預測將超過140萬輛的歷史最高記錄,而在今年的前10個月,豐田的中國交付量增長了13%,但其官方並沒有透露銷量數字。
17、特斯拉第三季度在華銷量下滑37%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下滑37%,進入10月份更是暴跌70%,銷量跌至只有211輛。
18、美團首汽多家網約車上線安全中心功能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美團打車App近日上線「安全中心」功能,包括行程分享、緊急求助、緊急聯繫人、自動分享行程、號碼保護和出行寶等具體功能。曹操專車、首汽約車平臺也上線了一鍵報警等安全功能。
#機器人/無人機#
1、亞馬遜推AWS RoboMaker 以測試機器人
11月27日,亞馬遜AWS宣布推出AWS RoboMaker。據悉,這項新的服務的本意是幫助開發者開發、測試和部署機器人應用,並利用雲服務構建智能的機器人應用功能。目前,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Stanley Black&Decker、Robot Care System公司和Apex.AI都已經使用它構建了太空火星車、工業檢測無人機和老人護理機器人。RoboMaker在AWS Cloud9上運行,在包括室內房間、零售店和賽道等處都可以按需測試機器人並同時運行多個模擬。
2、工信部公示無人機製造企業規範條件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無人機製造企業規範條件》。條件要求:製造企業需享有所製造無人機的智慧財產權,擁有無人機相關的專利或專有技術,其中授權專利不少於50項(發明專利不少於3項),且3年內未出現侵權行為;年研發經費投入不低於當年總營業額的4%;享有所製造無人機的智慧財產權;無人機應具備敏感地區飛行限制功能和與用途匹配的感知避讓功能,並具有唯一產品編碼,滿足身份識別要求。
3、中國億航將設立歐洲智能研發中心
11月27日消息,中國無人機企業億航智能26日在法國城市裡昂與裡昂大都市區政府籤訂合作備忘錄,確認未來將在裡昂設立該企業第一個歐洲智能研發中心,主要開展載人、物流等用途無人機的研發、試飛及商業運營等業務。
4、布科思科技完成5000萬A輪融資
11月27日消息,智慧物流柔性搬運系統提供商布科思科技宣布完成5000萬元A輪融資,泰達科投領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人才、擴大產能和研發新品。該公司創辦於2014年,是一家機器人定位導航技術、智能搬運機器人和調度系統提供商。
#物聯網#
1、小米或將與宜家達成戰略合作
11月27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在周三舉行的小米AIoT開發者大會上,小米將宣布與宜家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雙方將在智能家居和IoT領域進行合作。
2、阿里雲IoT發布智能單品免開發方案
11月26日,阿里雲IoT宣布上線智能單品免開發方案,由阿里雲IoT提供的智能單品免開發平臺,將自動生成設備控制代碼和固件,幫助企業用戶1小時內實現設備「零代碼物聯網化」。同時,合作夥伴也可以基於此能力在平臺上發布自己的各類免開發方案,更好的服務品牌商。該方案將優先面向電工照明等品類。
#AR/VR#
1、美國VR消費者調研:用戶超320萬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近日,美國諮詢機構F』inn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的美國VR市場調研圖表。該圖表顯示,美國消費者在VR軟硬體上人均消費達到了391美元,這些年總計消費金額達到12.5億美元。美國VR的主力消費人群是中等以上收入人群,其中62%的消費者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更有17%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而消費者在年齡層次佔比最多的為80、90後,達到了36%,其次是1980年之前出生的人群,佔比達到34%。
#5G#
1、北京市正籌劃設立5G產業基金
11月27日,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在「2018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表示,北京市正致力於構築先進技術引領、典型應用輻射的5G產業體系。他介紹,北京科技創新基金已於今年6月啟動,母基金達到300億元,5G產業基金也在籌劃當中。另外,北京也正在籌建5G研究院。
2、愛立信預計2024年5G用戶將達15億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瑞典行動網路電信設備生產商愛立信預計,到2024年5G用戶將增加50%,達到15億,覆蓋全球人口的40%以上。
3、中國廣電正申請移動通信資質和5G牌照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工信部已經同意廣電網參與5G建設,國網公司正在申請移動通信資質和5G牌照。
4、vivo公開展示5G手機 微信等APP已可用
智東西11月27日消息,vivo產品標準總監張元在「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展示了其5G手機樣機,vivo也由此成為向公眾開放體驗5G手機功能的業內首家公司。在vivo此次展示的5G樣機上,微信等網絡應用已經可以正常使用。
5、中國移動5G專利申請量已達近1000件
11月27日消息,截至10月底,中國移動已圍繞5G技術提交發明專利申請近1000件,進入全球運營商第一陣營。中國移動目前已累計提交國內專利申請16000餘件、國際專利申請500件,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5260餘件、國際專利授權220餘件。
6、工程院院士鄔賀銓透露5G頻譜劃分方案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FuTURE推進委員會主席鄔賀銓表示,中國的5G商用會從6GHz以下頻段開始。鄔賀銓還透露,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將在3.5GHz頻段各獲得100MHz的頻譜資源;中國移動有望在2.6GHz頻段獲得100-150MHz頻譜資源,另外,中國移動還有可能獲得4.9GHz頻段的100MHz頻譜資源。
#蘋果派#
1、RBC Capital下調蘋果目標價至235美元
11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加拿大投行RBC Capital發布投資研究報告,將蘋果公司目標股價從240美元調低至235美元,繼續維持其股票「跑贏大盤」評級。
2、川普:可能對蘋果產品徵收10%關稅
11月21日消息,據報導,本周一,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他可能要對進口的iPhone和筆記本電腦徵收10%的關稅。蘋果的產品目前是免關稅的。蘋果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2%。記者還未聯繫到蘋果請求置評。
#新進展#
1、亞馬遜推出全球首款地面衛星接收站
11月28日凌晨消息,據報導,亞馬遜AWS公布衛星接收地面站。這是一項新的雲服務,讓客戶可以使用由全球12個地面站天線組成的全託管網絡,從衛星下載數據到AWS全球基礎設施區域。只需在AWS管理控制臺點擊幾下,就可以安排天線訪問時間,啟動Amazon EC2實例與衛星通信。不需要預付款或長期承諾,不需要建立或管理地面基礎設施,客戶對所用的天線訪問時間按分鐘付費。官網是:https://aws.amazon.com/ground-station。
2、谷歌被歐洲7個國家指控侵犯GDPR隱私
11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歐洲七個國家的消費者團體對谷歌的位置跟蹤功能提出了侵犯GDPR隱私投訴。據稱,即使在關閉「位置歷史記錄」選項的情況下,谷歌也能夠跟蹤用戶的位置。而「Web和App Activity」在默認情況下處於啟用狀態,谷歌未告知用戶何時應該關閉。谷歌表示,在默認情況下,位置歷史記錄是關閉的,而且它已經清楚地表明,禁用它並不會阻止所有的位置跟蹤功能。據悉,如果訴訟成功,谷歌或面臨40億美元罰款。
3、東風集團宣布重組旗下7家零部件公司
11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東風集團稱,其子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按照業務系統化、模塊化發展的規劃,完成了對旗下原有公司的重組。據悉,11月17日,東風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在十堰宣告成立,是由東風車輪、東風傳動軸、東風懸架彈簧、東風泵業4家汽車零部件公司整合而成;次日,東風電驅動系統有限公司在襄陽揭牌,該公司則是由東風電子、東風電氣和東風科技的新能源技術整合而來。
4、戈恩或將個人投資虧損轉移給日產承擔
11月27日消息,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戈恩在任期間可能將約17億日元的個人投資虧損轉移給日產汽車承擔。
5、OPPO CEO陳明永:明年研發投入100億
11月27日下午消息,OPPO CEO陳明永透露,OPPO明年的研發資金投入,將從今年的40億提高到100億,並在未來逐年加大投入。此外,他稱OPPO更要整合供應鏈資源,引進第三方技術廠商。OPPO還將進入更多的移動終端領域,比如智能手錶以及智能家居。
6、工信部通報7違規電信企業 阿里雲上榜
智東西11月27日消息,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近期對7家電信企業落實《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情況進行了實地檢查,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責令企業進行整改。7家企業分別為: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上海帝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鄭州市景安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攜程商務有限公司、武漢長城寬帶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成都西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7、富士康在美裁員 三個月裁減155名員工
11月2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富士康旗下Q-Edge和鴻海物流加州公司計劃未來三個月內裁減155名員工。這兩家公司在美國加州的Plainfield市擁有辦公園區,並已經向州政府相關部門提交了後續的裁員計劃。裁員原因是需要適應業務和生產目標發生的變化。被裁減的崗位涉及到製造部門、組裝部門,以及部分有關聯的辦公室人員。富士康官方尚未就此發表評論。
8、梯度科技A輪融資數千萬 數字廣西領投
11月27日消息,據報導,近日,梯度科技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數字廣西集團領投,廣投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開拓市場、完善產品布局和行業落地,並將發力廣西及東協國家雲計算市場。梯度科技創立於2016年6月,是基於Kubernetes的企業級容器雲計算服務商。
9、京東:大面積裁員為謠言 已報案
11月27日,京東發表聲明稱,近期注意到有人在匿名社區將京東正常的人員流動和末位優化造謠為「京東大面積裁員」。 更有謠言稱京東「擬先裁未婚未育女性」、「試用期的新人作為裁員備份」等。這些謠言被刻意誇大歪曲,甚至被個別自媒體有組織地大量傳播,已經對京東商譽造成嚴重損害。目前,已收集證據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