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3 13:21:55 來源:中國網 編輯:中國網
4月13日,旅美女中音歌唱家及聲樂教授楊光女士走進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為學校師生及音樂愛好者帶來了一場震撼人心的獨唱音樂會。
此次音樂會,楊光教授演唱了三組中西方不同時期的音樂經典作品,現場聽眾在楊光教授的歌聲中近距離感受到了聲樂藝術的魅力。
在音樂會開始前,楊光教授向在場聽眾介紹了中西藝術歌曲的區別。她說:「中國的詩詞歌曲旋律比較簡單,大部分是重複式的,主要強調詩詞的文學意境;而西方的藝術歌曲是詩與音樂的結合,它以詩歌為創作基礎,更偏重於音樂的語彙和表達意境。」
對於如何聆聽外文歌曲,楊光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說:「其實每個人會從音樂的邏輯和語言當中去感受自我的情感,會在音樂家所表達的這些情感當中去尋找一些共鳴和很美好的東西。所以我希望讓大家嘗試一下,就是在你聽不懂的時候,其實你不用特別在意自己聽懂了什麼,如果你能夠感受到這首歌的喜怒哀樂,能夠感受到一種情緒,我覺得就很好了。」
楊光教授在本場獨唱音樂會中演唱了三組歌曲。在演唱每組歌曲之前,楊光教授對每一首歌曲的內容和情感都作了詳盡的解釋。
第一組是由柏遼茲譜曲,戈蒂埃作詞的六首法文聲樂套曲—— 《夏夜》 。
對於其中《在海邊淺水灘上》、《離別》、《在墓地》,楊光教授感嘆道:「這三首歌曲都表達了一個人對愛的失去,但同時留戀不舍。在我看來,死亡的分離可以用另外一種很浪漫、很永久的懷念來表達,依然可以用很美好的感受來體會。因為我們都知道當我們最愛的人即便去世了,雖然人不在,但是他依舊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會一直懷念他。」
第二組套曲《旅行者之歌》由德國作曲家馬勒創作。
「馬勒是我非常喜歡的西方作曲家之一,我覺得他的作品中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和聲。」楊光教授在分析作品時說道,「其實馬勒的作品很有意思,你可以從他的音樂裡永遠聽到,當特別糾結、掙扎、難過的時候,就像靈魂出竅一樣突然出現幾句特別美好、柔和的樂句。讓你覺得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所有傷心難過的事情之外,你還會因為生活裡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給你安慰、給你安撫。它總是讓你能夠調整回來,最後得到釋懷。」
此外,楊光教授也強調鋼琴聲部對於外文聲樂作品演繹的重要性,她十分感謝本場獨唱音樂會鋼琴伴奏陳以新老師的辛苦付出,讓觀眾們能夠聆聽到完整的作品。
第三組中國歌曲則由不同年代的詩歌譜寫的歌曲組成,現場聽眾在楊光教授深情的演唱中體會到了歌曲的美與情感。正如楊光教授所說:「其實每一個年代都有詩歌的存在,也會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在中場休息間隙,中音鼎石音樂副總監叢欣竹博士作為楊光教授在中央音樂學院的校友,向在場聽眾講述了她與楊光教授相識、重逢的點滴。叢欣竹博士在回憶自己與楊光教授之間純樸的情誼時說:「希望中音鼎石的同學們能夠在上學期間建立起可以保持到一生的最純真的友情。」同時,叢欣竹博士也表達了對楊光教授給予中音鼎石聲樂課程的無私幫助,以及為聲樂專業學生在聲樂學習基礎階段提供最專業、最有效的指導的感激之情。
當我們將不同的文字放入音樂的語境中,
便是有了詩與歌的完美呈現,
我願此生歌詠,至誠至臻
......
通過楊光教授的演唱,我們感受到了她對音樂的熱愛以及聲樂藝術的獨特魅力。楊光教授的歌聲將激勵著中音鼎石的同學們不斷探索,在音樂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