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的製作自古以來就是一件非常複雜而漫長的事。在古時候,制香的過程中不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什麼時候配料,什麼時候磨粉,什麼時候制香都有嚴格的講究。如《靈虛香》需要在甲子日配香,丙子日把香藥合到一起,丁子日磨粉,庚子日才開始做香。香製作完成以後還需要要窯藏一周至三個月,長的三年窖藏。今人制香,由於缺乏對宇宙萬物的感知,更多是香材的簡答組合。莫說順應天時,很多連窖藏這一環節都省略掉了。
香為什麼要窯藏,窖藏的環境有什麼講究,志樸香堂今天就來和各位香友聊聊這個話題。
從成分的角度,香分合香和單品香。合香就是香的成分裡不止一種香材。古人製作合香時,香方和藥方有很多相同之處,也遵循君臣佐輔的原則,大的香方是一君五臣九佐十八輔,小的一般是一君三臣五佐九輔。在絕大多數的香方中,君的位置都是由沉香擔當(唐代柏樹作君,這裡不詳解,改日另文敘述)。沉香是香中閣老,就像中藥中的甘草一樣,它是來合眾香之性,把所有香藥的藥性統一起來,服從領導,統一管理。
單品香多為沉香,一般按產區來命名,如海南沉香、芽莊沉香、印尼沉香等。製作方法是同一產區的沉香料添加純天然的楠木粘粉,調香也最多在同一系列的香材之間搭配。
無論是合香,還是單品沉香,從香材到香品,這之間不僅是形態的變化,更多的是香味的創造和升級,但這個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磨合和積澱。另外,香材基本都是純陽之性,剛製作出來的線香無論是合香,還是單品香都會有一股躁氣,需要時間來撫平。志樸香堂的香由於採用了冷源洞的陰水,即便剛製作出來的香也沒有明顯的躁氣。
因此古人做香,窖藏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關於窖藏的方法和環境,《新纂香譜》中有權威記載,為便於閱讀,我翻譯了一下:香非一體,溼潤的香容易調和,乾燥的香難以調和,輕軟的香燃燒迅速,重實的香燒化遲緩,以火煉結香,則走洩香氣。所以必用乾淨的容器,一定要擦得特別幹,密封貯窖,掘地窖藏容器,則香性大略相和,不會再分離。新和香必須窖藏,香的燥溼相宜非常難得。按香分量的多少,貯存在不溼的瓷器中,用蠟紙封住器口,在靜室中掘地,坑深三、五寸,一月餘就取出,其香味尤其馥鬱。
簡單概括,香的窖藏需要具備恆溫、避光、無異味,且要微微通風等條件。志樸香堂用陶罐存放,陶罐用泥較粗,內有許多微小氣孔,有利於吸收潮氣和水份。窯藏的過程中,不同香料之間的氣味分子會進行融合碰撞,使香品的藥性和香味更加柔和。好的香品經長期儲存後,香氣會更加純正、平和,無躁氣,香韻會更加溫潤持久。
合香需要窖藏,單品沉香需要窖藏嗎?單品沉香雖然沒有味道融合的問題,但通過窨藏,依然可以提升其香韻品質。通常新制的沉香線香,在天然沉香粉中還要添加天然的楠木粘粉。沉香線香因為添加了粘粉的緣故,剛製作出來的沉香線香味道還沒有那麼純正,等窖藏三月之後,這種天然生木粉的氣味在兩個月左右就會漸漸消失,對沉香線香的韻味不再有影響,還能削減香品的燥性。而窖藏的時間越久,有時間的沉澱之感,香氣清雅、醇厚、馥鬱,更讓人平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