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新聞中心-溫州網

2020-12-22 溫州新聞網

  屠呦呦簡介

  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研究發現了青蒿素,為人類帶來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解決了長期困擾人類的抗瘧治療失效難題。以青蒿素類藥物為基礎的聯合用藥療法是最佳瘧疾治療方法,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1978年她領導的「523」研究組受到全國科學大會表彰;1979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2011年獲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獎;201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年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6年獲我國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

  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作為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2018年獲得「改革先鋒稱號」。在抗瘧藥物研發道路上,默默耕耘了40多個春秋,屠呦呦讓「小草」青蒿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神草」。青蒿素的研發,是她生命中的重要歷程,也是她人生的壯麗風採。

  1、屠呦呦創建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抗性瘧蔓延,抗瘧新藥研發在國內外都處於困境的情況下,1969年1月,屠呦呦接受了國家「523」抗瘧藥物研究的艱巨任務,被任命為中醫研究院中藥抗瘧科研組組長。屠呦呦從本草研究入手,編撰了載有640種藥物的《瘧疾單秘驗方集》等資料,並先後進行300餘次篩選實驗,確定了以中藥青蒿為主的研究方向。在中醫古籍《肘後備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治療寒熱諸瘧的啟迪下,屠呦呦創建了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獲得了對鼠瘧原蟲抑制率達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這是青蒿素發現史上最為關鍵的一步。

  為了加速研發進度並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1972年屠呦呦及其他兩位課題組的同志不顧安危親自試服該提取物,證明了其安全性。當年臨床評價的有效結果在「523」內部會議上報告,帶動了全國對青蒿提取物的抗瘧研究。

  2、屠呦呦團隊率先發現新型抗瘧有效單體—青蒿素

  在得到了具明確抗瘧活性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後,屠呦呦課題組開始分離有效單體成分。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課題組從青蒿抗瘧有效部位中分離提純得到抗瘧有效單體—青蒿素。1973年秋,中藥所派人在海南瘧區對青蒿素做臨床試驗,觀察到青蒿素的臨床有效性。青蒿素的發現,改寫了只有含氮雜環化合物的抗瘧歷史,標誌著人類抗瘧歷史步入新紀元。

  3、屠呦呦團隊開創了青蒿素類新藥成藥之先河

  後在「523」辦公室的安排下,屠呦呦研究員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進展匯報,促進全國對青蒿素的協作研究。1978年,屠呦呦領導的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523」研究組受到全國科學大會的表彰。1979年,「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國家發明獎二等獎,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為第一發明單位。1981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致函中國衛生部,提議在中國北京召開青蒿素國際會議,由此「抗瘧新藥青蒿素」為世界熟悉和認可。1986年,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獲得自我國新藥審批辦法實施以來的第一個一類新藥的《新藥證書》[(86)衛藥證字X-01號]—青蒿素。

  1973年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還原衍生物雙氫青蒿素,由雙氫青蒿素結構中的羥基得以製備各類青蒿素衍生物,促使國內、外對青蒿素類藥物研究不斷深入。屠呦呦負責的科研組經多年努力,得以創製出臨床藥效高於青蒿素、又復燃率低的新一代抗瘧藥雙氫青蒿素,其片劑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劑量小、口服方便、復燃率低」等優點。該藥於1992年獲國家「一類新藥證書」[(92)衛藥證字X-66、67號]。她主持的「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研究被評為全國十大科技成就。

  4、屠呦呦獲得一系列國際國內大獎,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鑑於在青蒿素發現中的原創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1年度美國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獎詞:「發現了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藥物,在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2015年6月獲美國華倫?阿爾波特獎;2015年10月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第一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女科學家。至今以青蒿素類藥物為基礎的聯合用藥療法(ACT)仍為WHO推薦的抗瘧的最佳治療方法,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為人類健康和中醫藥科技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以國家需求為己任始終是屠呦呦的人生追求,她繼續主持著青蒿素的科學研究工作,致力於創造出新的成果,以造福於人類健康。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屠呦呦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晚宴坐10號桌
    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屠呦呦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新華社記者 和苗 付一鳴當地時間10日15時許,瑞典已進入北歐冬季漫長的「黑夜模式」,但黑暗與寒冷沒有降低眾人對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的關注熱度。
  • 屠呦呦先進事跡
    一、屠呦呦創建了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20世紀60年代,在抗性瘧蔓延、抗瘧新藥研發在國內外都處於困境的情況下,1969年1月,屠呦呦接受了國家「523」抗瘧藥物研究的艱巨任務,被任命為中藥抗瘧科研組組長。
  • 溫州網小記者走進天洲音樂城堡 感受科技與藝術的魅力
    10月22日上午,來自溫州各個小學的29名溫州網小記者俱樂部成員,早早地來到了天洲音樂城堡。小記者們通過親身體驗和對培訓老師的採訪,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周末。  小記者們總共體驗了12個項目,有西洋樂板塊、創藝&樂高板塊、童畫板塊、小名堂舞蹈板塊,其中包括爵士鼓、鋼琴、聲樂、薩克斯、非洲鼓、吉他、武術、創藝寶貝等藝術課程。
  • 這才是真正有鄉野味道的民宿-新聞中心-溫州網
    竹裡瓦舍  地址:溫州甌海大羅山京山村  預約電話:13676406822 本文轉自:溫州網
  • 為什麼屠呦呦能與愛迪生一起入圍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
    本月初,英國BBC新聞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在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屠呦呦入選候選人名單。與屠呦呦並列的有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和「計算機之父」阿蘭·圖靈三人。屠呦呦是誰?
  • 屠呦呦團隊透露青蒿素研究進展 功效不僅僅是治療瘧疾
    2016年9月6日訊,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員廖福龍5日透露,近期針對青蒿素的研究取得了新進展。研究發現,青蒿中仍有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瘧成分。屠呦呦團隊正在探索青蒿素類化合物對其他疾病的治療廖福龍介紹說,屠呦呦及其團隊仍在進行青蒿素的相關科學研究工作,近期成果顯示,青蒿中還存在著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瘧成分
  • 謠言是如何誕生的-新聞中心-溫州網
    到了21點,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播音員使謠言壽終正寢,他說:「扎伊·辛格先生很好。一直到傍晚為止,他接見了好幾撥來訪者。」電視屏幕上出現了總統的形象。  這「直冒冷汗的8小時」,源於一個含糊不清的事實,被或遠或近參與此事的人認為十分重要。這天,總統府確實有人死亡,死者是一位遇刺身亡的園丁。
  • 請人民閱卷-新聞中心-溫州網
    2020年,計劃完成這些目標—— 新增養老機構床位5500張,除龍港市完成立項外,各縣(市、區)本級建有一家200張床位以上的公辦護理型養老機構; 新建鎮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0家,確保實現鄉鎮(街道)覆蓋率達100%;擴大助餐配送餐服務覆蓋面,探索形成長效機制; 完成1000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依託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打造「照料中心+」工程,加快發展農村鄰裡互助模式
  • 屠呦呦青蒿素為啥能拿諾貝爾?挽救百萬生命!
    6月4日,美國沃倫·阿爾珀特獎基金會官網宣布,2015年度沃倫·阿爾珀特獎授予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抗瘧領域的突出貢獻。共同獲獎的還有在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的露絲·納森茲韋格教授和維克多·納森茲韋格教授。屠呦呦成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中國科學家。
  • 溫州市網信辦組織學習座談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精神
    溫州網3月1日訊(記者溫婉)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溫州網信系統引起強烈反響和廣泛熱議。
  • 資料:青蒿素重要發現人屠呦呦獲阿爾珀特獎
    和屠呦呦共同獲獎的還有在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任職的露絲·納森茲韋格(Ruth S. Nussenzweig)教授和維克多·納森茲韋格(Victor Nussenzweig)教授。該獎將於今年10月1日在哈佛醫學院舉辦的專場研討會上頒發。
  • 獲諾獎2年後屠呦呦團隊已有突破性發現 2018還將「憋大招」
    屠呦呦回憶,「我們是在黨和政府的關注和支持下,才有了後來的成就。」正是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屠呦呦更加珍惜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這個研究平臺,並希望它能「升級」成為中醫藥研究領域的國家級實驗室:「現在黨和國家這麼重視中醫藥事業,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高水平、高層次的中醫藥研究平臺,用最尖端的現代科學技術把青蒿素研究做『透』,實現真正意義的中西結合。」
  •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翻頁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中午11時30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當地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揭曉,愛爾蘭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榮獲了該獎項
  • 英國拍攝的屠呦呦短片,令人汗顏!
    今天放上一條英國電視臺拍屠呦呦的短片: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英國媒體竟然拍出這麼好的介紹我國科學家的宣傳短片,我們的媒體人呢?著實令人汗顏!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果沒有了科學的創新,如果沒有了創新創造,我們將會何去何從?
  • 屠呦呦當選院士再次「落選」,成為中科院院士為何這麼難?
    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沒有出現在新院士名單上,一位名叫廖福龍的研究員透露,屠呦呦曾多次參選院士,但都沒有當選。屠呦呦的一再"失敗"引發了巨大爭議。除了諾貝爾獎,屠呦呦還獲得了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最高科技獎,但院士的名字一直沒到,為什麼?
  • 從中醫藥裡挖掘寶藏 用一株小草改變世界:屠呦呦打開一扇嶄新的窗戶
    10月5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一時間,各大新聞網站、朋友圈被這位85歲的老太太刷屏了。外界熱鬧,她卻出人意料地平靜,「青蒿素的發現,是中藥集體發掘的成功範例,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恭喜屠呦呦,恭喜中國!」
  • 破難攻堅在行動 溫州網網絡監督團開展實地調查
    核心提示:3月13日,溫州網推出在線「網絡監督團」報名和「攔路虎」舉報平臺。14日,四位監督員和《在線監督》記者一同前往市民投訴比較集中的幾個地方進行核實。破難攻堅系列報導之一:誰來管管坑坑窪窪的道路《市區人行道損壞嚴重 汽車佔道行駛停放是元兇》破難攻堅系列報導之二:美麗的九山湖到處有「瘡疤」《公園成私人俱樂部 網絡監督團揭九山湖「瘡疤」》進入報名、舉報平臺【溫州網·原創報導】去年溫州開展城市轉型發展破難攻堅大行動以來,解決了大批問題。
  • 屠呦呦事跡納入新教材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激勵青少年
    據新華社報導,屠呦呦團隊今日正式公布了「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的最新進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的傑出貢獻和事跡已被統編三科教材選入,正式走進了中小學生的課堂與生活。
  • 神預言柳下揮,小說中預言屠呦呦獲諾貝爾獎,新作預言與蝙蝠有關
    一、《天才醫生》中預測屠呦呦會獲得諾貝爾獎《天才醫生》主要講述了精通中醫的天才「秦洛」,為了退婚,從羊城來到了繁華的燕京,夾雜在水火之間,以一身絕學妙手回春,醫治病人無數。我們知道,柳下揮最擅長的就是對人物的刻畫,他筆下的女主角個性鮮明,有血有肉,令人印象深刻。
  • 屠呦呦等提出合理方案-光明日報-光明網
    2019年4月25日是第12個世界瘧疾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在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提出了「青蒿素抗藥性」的合理應對方案。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藥研究所特聘專家王繼剛研究員作為主筆,同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等五位專家攜手,基於青蒿素藥物機理、現有的治療方案、耐藥性的特殊情況和原因以及藥物價格等諸多因素,從全局出發,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青蒿素抗藥性」的合理方案。    青蒿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在《肘後備急方》中明確了對瘧疾的治療作用,自古以來便被我國先民應用於瘧疾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