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經營「負面清單」、參照便利店連鎖模式 北京養老驛站市場化...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作為北京養老市場的新生事物,快速擴張的養老服務驛站急需明確的「遊戲規則」來引導、規範。10月26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將結束意見徵集,而北京商報記者則從誠和敬、優護萬家、龍振、宏源麗家等多家北京代表性驛站連鎖企業處率先了解到行業對於該辦法未來在具體實施層面的一些看法和建議,並獨家拿到了此前兩版徵求意見稿草案。據知情人士透露,草案在擬定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市場導向特徵,包括為養老驛站經營「負面清單」等,都可以看出,對於養老驛站這個行業,政府一方面劃定了清晰的權責範圍,一方面正在更多地為市場設定更靈活的操作空間。可以預見,隨著未來該政策的出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品牌企業進軍這一養老新業態。

釐清「市場化」邊界

目前,北京已累計建成運營養老服務驛站超過1000家,在這一數字背後,一個新興的業態正在養老行業中「躥紅」,亟待相關部門的規範和引導。

在本次市民政局發布的徵求意見稿中,驛站的責任片區有了明確的「定義」。徵求意見稿擬規定,每所驛站的責任片區所覆蓋的最高人口規模不超過20000人,或老年人口不超過8000人。同時,徵求意見稿為北京的養老服務驛站首設「負面清單」制度,包括: 嚴禁驛站運營方違規倒賣、出租、出售、轉讓驛站經營權;嚴禁驛站運營方無正當理由連續一個月以上不開展服務;嚴禁驛站運營方開展虛假宣傳保健功能,開展未經審查發布保健食品廣告以及發布虛假保健食品廣告,以各種方式欺詐銷售保健食品,或為其他經營主體推銷活動提供支持;嚴禁驛站運營方承諾還本付息,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等名義,向老年人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或者為會員卡充值,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等。

在調查過程中,多位養老驛站連鎖企業負責人都表示,不論是劃分責任片區還是明確「負面清單」都能看出,北京對於驛站的管理,正在不斷強化市場化的思路。優護萬家養老服務集團副總經理婁冉表示,「負面清單 」將養老驛站的服務項目進一步進行了梳理,「此前本市出臺的政策更多的是列舉養老驛站的服務項目,供給端在此基礎上進行服務。但此次徵求意見稿更多的是明確了禁止的行為,方向變化還是十分明顯的。」

有參與徵求意見稿草案擬定過程的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本次正式披露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此前的版本而言,在經營內容和邊界上給了服務商更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在此前不止一版的草案中,除了對驛站的禁止性行為作出規定外,還設置了『責任清單』,明確驛站為責任片區內的基本養老服務對象提供清單式的基本養老服務相關內容。日間照料、康復護理、緊急救援等服務具體覆蓋哪些項目,也標註得相對更細緻。」該知情人士表示。

然而,經過各方商討、徵求意見後,在最新版的徵求意見稿中,責任清單的內容已經有所調整,比如在「總則」部分,框架性地提出,驛站在完成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心理慰藉六大基本服務功能基礎上,可拓展開展市場化的養老服務,滿足社會上普通老年群體個性化、市場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強化連鎖經營模式

「不管如何運營,抱團協作還是比單打獨鬥要強。」有養老驛站負責人在詳細研讀徵求意見稿後,對於其中多次提及鼓勵、支持連鎖的相關內容感觸頗深。

其實,相關部門鼓勵支持養老驛站、養老機構連鎖運營已非首次。「以前的政策更多的是被動性的,如養老驛站開展連鎖運營的話,相關部門會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但從此次徵求意見稿可以看到,鼓勵連鎖的力度正在不斷提升。」婁冉稱。

根據徵求意見稿,驛站運營主體應必備條件中,擬實現具有五年及以上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經驗,屬地養老照料中心的法人優先;連鎖運營養老服務機構5家以上,連鎖運營機構中具有三星級及以上的機構法人優先。

「對於養老企業來說,徵求意見稿中的一個亮點就是多次提及對於驛站連鎖化、標準化的支持。」有養老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在承接資質上對連鎖經營的傾斜,還有「各區要參照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模式,發揮街道(鄉鎮)對居家養老服務的統籌作用,支持驛站連鎖品牌運營」相關內容等,都是有非常明確指向性的引導規則,相信如果《辦法》順利出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承接驛站,北京養老驛站行業也會加速平臺化。

在婁冉看來,首先,讓有豐富經驗的從業者來經營養老驛站,在不斷擴大自身品牌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形成積聚效應,就能實現 「法人連鎖化」。其次,連鎖運營也不僅是局限於養老驛站或養老機構的單一業態。機構、驛站、照料中心等均可實現品牌化,或以便利店模式加大布局,或以集團為單位在各個層面加碼,加強自身品牌的實際影響力,就能實現「企業連鎖化」。此外,除了企業和單體業態,未來也可通過線上平臺等形式實現「平臺連鎖化」。

無獨有偶,北京龍振養老服務中心理事長張玉也提出,連鎖化運營能在一定程度上攤薄企業的運營成本,實現集團內資源優化配置。「連鎖化程度越高,驛站在人員方面資源就越有共享的空間,如周邊老年人有居家服務需求,可派出驛站內專門負責這一模塊的『專業小分隊』,在合理距離內服務有相應需求的老年人,不必在每個養老驛站內均設置專門員工,節約了人力成本。 另外,在與第三方合作時,大型連鎖企業的信譽度也更好些。從老年人的角度考慮,品牌化的機構或驛站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有了較強的公信力,老年人相對更願意選擇此類機構。」張玉稱。其實,近年北京養老服務市場連鎖化程度已在不斷加深,以養老驛站為例,部分養老企業在京已擁有超100家線下驛站點,服務能力也隨著連鎖率的提升不斷擴大。

上述負責人坦言,此前北京確實有相當一部分驛站存在小、散、差的情況,有的驛站甚至只有牌子和值班看門人員,但實際並沒有或很少開展為老服務,《辦法》出臺後,這類殭屍型驛站將逐漸被市場淘汰,而經營情況相對較好、有經驗的品牌企業則能更順暢地承接更多站點。

挖潛企業「想像空間」

從按菜單「點服務」到用「負面清單」規定禁止性行為,在業內看來,徵求意見稿給了老年人及涉老企業更多的想像空間。

其實,包括張玉、婁冉在內,多位養老驛站經營者均表示,隨著驛站經營年限的不斷增加,越來越能感受到,由於居住環境、身體情況各不相同,不同片區老年人對於驛站服務的需求還是相去甚遠的。「徵求意見稿進一步釋放了服務商的活力。未來,驛站可以在基礎要求之上,更多地根據附近老年人的需求去自由組合『服務包』,儘可能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張玉稱。

具體來說,婁冉提出,近年來老年人的消費需求不斷變化,他們對於娛樂、休閒等非傳統服務項目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上升,驛站除了提供具體服務,還需為老年人營造一個可社交、日常休閒的場所,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北京宏源麗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汪曉紅則表示,近期企業旗下驛站主要服務的老年人們,對陪同就醫、康復護理等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就此公司將內部的照護師資源進行調配,派至驛站及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整體來看,徵求意見稿釋放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未來驛站除了不能觸碰『負面清單』這條紅線外,是有著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的,所謂法無禁止皆可為,這種形式的規定將刺激供給端形成更多創新的經營模式。」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與此同時,此前有一些由小、散單向服務轉型而來的驛站,比如由家政服務點、小餐桌,即使通過掛牌驛站拿到了一些政策支持,只要未來提供的服務無法滿足責任片區老年人的需求、不夠市場化,將會被加速淘汰出局。

值得一提的是,徵求意見稿還提出,擬在各區民政局建立驛站運營商退出後建設補貼資金追繳機制,領取建設補貼資金的驛站運營服務未滿五年的,退出時應按未滿年限每年20%的比例追繳建設補貼資金。對此,有養老驛站相關負責人提出,按照以往經驗,單次的建設補貼只發放給首次進入的服務商。「其實驛站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受裝修環境、硬體設施等的影響。一旦有服務商撤出,為滿足周邊老年人需求,還會有新的服務商進入,未來隨著政策實施,希望在這類規定上能進行進一步細化。」上述負責人建議稱。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楊卉

相關焦點

  • 社區居家:養老驛站盈利之道,學會走出「舒適區」
    的新聞引爆養老圈,作為北京標杆項目,雙旗杆養老驛站由3位海歸清華高材生創建,並引入英美等國的「先進社區養老模式」。然而風光背後,是持續不斷的虧損,最終運營不到一年後黯然收場,這是行業、市場都不願看到 的局面。Part 1:社區居家養老,藍海前的沼澤地
  • 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24小時經營
    滄州市鼓勵便利店搭載簡餐製售、常用藥品經營、出版物銷售、生活繳費、列印複印、洗衣家政等便民服務,加快推進全市老舊便利店提升改造,鼓勵老舊便利店加盟連鎖便利店,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開展24小時經營。 優化便利店網點布局。
  • 北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恢復首周 驛站復工的AB面
    北京市全面有序恢復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服務已整整一周。7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多家養老企業,梳理了全面復工首周全市100餘家養老照料中心和驛站的居家養老服務恢復情況。據統計,一周以來,這100餘家站點累計服務了3000-4000人次,其中,堂食就餐、送餐上門、康復理療等服務需求相對集中,成為這一周內的熱門服務項目。
  • 北京民政局:本市養老驛站將配備爬樓機
    李萬鈞表示,一臺爬樓機的價格大約在2萬至4萬元,政府將依託現有的養老服務驛站,給驛站提供一定的補貼,爭取今年讓全市所有的養老服務驛站都配置爬樓機。屆時,有需求的老年人可以直接免費使用。去年,養老服務驛站開始試點工作。李萬鈞表示,養老服務驛站的地點設置主要是依據老年人的分布數量和居住密度,老年人居住密度越大、數量越多,相應的養老服務驛站數量也會較多,反之則少。
  • 北京150個「養老驛站」投入使用:看病有人陪吃飯有人送
    這個始建於2014年的養老驛站是北京第一家投入運營的養老驛站,2016年本市發布《支持居家養老服務發展十條政策》,對養老驛站的功能進行重新定義之後,夕陽紅驛站也對自身功能和布局進行了調整,並由愛儂養老服務公司連鎖經營。經過裝修裝飾之後,今年3月初,夕陽紅養老驛站成為北京市養老服務驛站的示範點。
  • 北京便利店、連鎖超市,只需辦一個營業執照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方葆青介紹,北京市市場主體,包括便利店、連鎖超市等有多個分店的企業,只需要辦理一個營業執照,把所有分店的名稱和地址記載在總公司的營業執照上,不用再單獨申請辦理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方葆青表示,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從優化營商環境、食品安全、健全法規標準體系等幾方面,支持、保障「新消費」行動方案落實。
  • 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24小時經營 - 河北日報-11版:地方新聞·滄州...
    滄州市鼓勵便利店搭載簡餐製售、常用藥品經營、出版物銷售、生活繳費、列印複印、洗衣家政等便民服務,加快推進全市老舊便利店提升改造,鼓勵老舊便利店加盟連鎖便利店,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開展24小時經營。 優化便利店網點布局。
  • 盲目擴張,北京連鎖便利龍頭全時便利店何去何從?
    發停業函北京連鎖便利龍頭、知名連鎖機構全時便利店昨天搞了一般神操作。不過,這則推文僅「存活」了10分鐘便被發布者刪除。官宣停業後又秒撤回,是要死要活呀?當天就有記者實地探訪了多個全時便利店,貨架被搶購一空,店員稱清倉後門店關停。餓了麼平臺查詢,多數門店處於休息中。
  • 東莞已成中國連鎖便利店之都
    東莞市零售行業協會會長葉貫強在畫冊《風雲激蕩二十年》序言中寫道:如今,東莞不僅是中國連鎖商業發祥福地,更是中國連鎖便利店之都。據葉貫強介紹,以美宜佳、天福為代表的連鎖便利店品牌已享譽全國,成為國內特許加盟連鎖第一、第二品牌;超市、百貨、購物中心、大型商業綜合體、專賣店等各種業態品類齊全、百花齊放,連鎖經營領域從生活必須品、日用消費品向餐飲、服飾
  • 江蘇泰州實施負面清單制度的探索和思考
    從正面清單到負面清單,是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大變革,也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發展趨勢。負面清單是指政府規定哪些領域限制進入,除此之外,非禁即入。這種管理模式有利於約束政府行為,從而營造一個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今年7月,江蘇省泰州工商局在全省率先實施工商登記負面清單制度。
  • 北京7月起對小食雜店、食品攤販實行負面清單管理
    中新網北京6月27日電 (記者 杜燕)從7月1日起,北京將對小食雜店、食品攤販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其中小食雜店不得從事食品現場製售活動,食品攤販不得經營冷葷涼菜、生食水產品、裱花蛋糕、散裝熟食、散裝酒,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
  • 養老盈利模式是一個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在大家都看到了連鎖加盟商業模式的巨大收益背後的文章,紛紛湧入到了連鎖加盟的商業模式隊伍中發展,投機取巧者、捫隙發罅者、弄獐宰相者等蠅營鼠窺之輩的勾當,加之連鎖加盟商業模式的有頭無尾經營策略和執行方案,致使連鎖加盟商業模式的泛濫成災,也由旺盛期趨向了平淡發展期;隨之就轉向了招商的服務領域。
  • 望江法院制定負面清單,為規範法官與律師正常交往劃定13道紅線
    望江法院制定負面清單,為規範法官與律師正常交往劃定13道紅線 2020-06-07 0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便利店最全調查
    鼓勵「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的連鎖便利店,發揮連鎖企業的示範效應,進一步推進北京生活性服務業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特色化、便利化發展。 而據零售前沿社了解,近年來,已不是北京市商委第一次發布文件,支持北京便利店的發展,2016年,北京市商務委就聯合多部門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連鎖經營發展的意見》。
  • 陝西加碼連鎖便利店發展 供銷大集推出友鄰便利店項目計劃
    「便利店+N」便利店的店面普遍不大,如何體現便民性?《措施》指出,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按照「便利店+N」增值模式,搭載蔬菜等鮮活農產品零售、便民繳費、快遞收發、書報經營、列印複印、美容美髮、洗染、照相和維修等服務功能,設置就餐、休閒區域(室內或外擺),豐富便民服務功能,提高商品附加值和門店運營效益。
  • 連鎖便利店們的絕地求生,從下沉到縣城開始
    /《便利店新星》 事實上,不只是北京,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們,讓整個便利店行業都活成了困難模式。 以長沙為例,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0城市便利店指數》中,這座網紅城市位列第四名,在便利店密度方面更是高居第二,僅次於本土便利店之王「美宜佳」的大本營東莞。 在長沙,平均每1409人就能擁有一間便利店,便利店飽和程度比任何一線城市都要高。為什麼當日系便利店進入時,仍會引起如此大的轟動?
  • 從蘇寧小店、便利蜂、7-11、紅旗連鎖,看連鎖零售便利店品牌的困境...
    連鎖零售便利店的市場性調整 一、便利店市場空間 連鎖零售便利店呈區域化、分散化經營特點。相比超市和百貨增長效益明顯,整體增速放緩,行業步入成熟期。
  • 聚益堂為老服務機構播撒愛心 賽我家、木一養老驛站北京豐臺開業
    聚益堂為老服務機構播撒愛心 賽我家、木一養老驛站北京豐臺開業 2017-10-2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周海山這意味著東鐵匠營街道迎來了第一個集「醫療、護理、養老、康復、社會工作」五位一體的社區養老驛站。 豐臺區民政局副局長邵保衛、東鐵匠營街道副主任劉勇、區老齡辦養老服務部部長吳軍、東鐵匠營街道辦事處民政科科長鄭潔、木一社區書記魯飛,以及服務供應商代表等出席了開業儀式。儀式上,吳軍代表豐臺區民政局對木樨園第一社區養老驛站的運營和服務寄予肯定和希望。
  • 便利店模式之爭背後
    來源: 新京報5月25日,便利蜂確認已累計募集資金15億美元,北京門店實現整體盈利,這也給受疫情衝擊的便利店行業帶來信心。便利店直營與加盟模式引爭議自2017年2月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如今便利蜂門店數量已超過1500家,擴張可謂迅速,其堅持直營的發展模式也持續引發外界關注。「公司堅持全部直營,沒有加盟店」,針對網絡上頻繁冒出的虛假加盟信息,便利蜂方面也反覆強調其始終採用直營模式發展。
  • 好鄰居的「圍城」:北京便利店市場的轉折與破局
    2017年10月底,鮮生活、易果、綠城宣布以84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北京港佳好鄰居連鎖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稱「好鄰居」)。其中,鮮生活佔股50%,易果、綠城分別佔股15%及35%。這已是好鄰居的第三次股權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