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戰鼓擂,爸媽微信怕過誰,打字太慢用語音,滿屏留言如驚雷。
媽,我錯了,我教你個方便的輸入方法怎麼樣?喏,我馬上就給你升級百度輸入法,今天咱們試試超級好用的手寫輸入!
是的!如今的老一輩也幾乎都會用大觸屏手機手機了。不過由於部分人群接觸智能設備太晚,他們對拼音輸入方式是比較生疏的,不少人用拼音輸入法打字比較慢,而且還經常打錯。打錯一次,失手多退幾格,又要重新輸入,有時為了打好一句話,竟然點了屏幕半分鐘。
咱們兒女孝順,可能會讓爸媽學會語音輸入,或者乾脆只發語音,這樣一來雖然交流效率提高了,但弊端也很明顯。比如有些人,退休之後長期不寫字,現在「沉迷手機」只用語音,又長期不觸碰拼音,慢慢的就會對漢字字形筆畫淡忘,「提筆忘字」越來越嚴重。這時,手寫輸入法就成了「健腦」的靈丹妙藥——以手指頭為「爛筆頭」,在屏幕上比比劃劃這個過程,完成寫字練習和順暢交流一舉兩得;而手指連心,靈活的手寫操作對於老人來說,也是抵抗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增智手段。因此,如果你的爸媽拼音輸入也蠻吃力,我是強烈建議以語音輸入為輔,手寫輸入為主。
手寫輸入法早在諾基亞觸屏時代就開始了,但主流方案大多不過完美。其中最大的缺憾就是手寫速度跟不上拼音打字,輸入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識別率差,刪刪改改就更鬧心了。百度輸入法表示,這些都不是問題,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百度輸入法手寫三招」,一起來看下。
1,單字手寫,便捷切換
百度輸入法為了方便不同人群輸入文字的習慣,默認拼音輸入法,切換也只需點兩下,先點「拼」,再點到「手寫」模式即可切換到手寫界面。此後即可在手寫區域裡順暢地手指滑屏,逐字輸入。識別過程既快又準,幾乎是在寫完單字後,手指頭剛剛離開屏幕就已經寫好。
乍一看,百度輸入法的手寫界面很簡單,實際上深埋技術優勢已久。比如單字手寫,通過單個文字8個方向的特徵提取,經由神經網絡模型分析,按照對應識別概率排列出最優解。比如下圖我很隨性的一筆寫出個「輸」字,百度輸入法便很聰明給出最優解「輸」,之後也給出了「緣」、「輝」、「耀」等次級選項,以及「輸了」、「輸出」等詞彙聯想。
2,不止單打,還能連招——多字疊寫/連寫
單字輸入的準確、流暢只是基本功,爸媽寫慣了也會像我一樣,不自覺的「龍飛鳳舞」,寫完第一個就繼續寫第二個,而且愈發『連筆』起來,百度手寫輸入法是否能滿足這一需求呢?
能!就以這手寫第二招「多字疊寫/連寫」為例,首先你需要在輸入法設置裡面,選擇常規設置,再打開「手寫設置」,此時就可以自定義輸入法的豎屏、橫屏手寫模式,從默認的「單字手寫」,切換到「多字疊寫」或「多字連寫」。
舉其中一個例子,1張動態圖看懂多字疊寫的便利!這種書寫方式不但有8方向特徵提取+神經網絡模型技術加持,還有HMM+語言模型計算「字詞組成句」的概率和優選,因此可以高效率的連續手寫。這樣的輸入文字速度,幾乎與拼音輸入法不相上下,配合聯想選詞甚至可以做到更快的碼字!
3,空氣中的手寫板!百度手寫輸入法第三招:「凌空手寫」
百度是巨頭,而巨頭必有殺手鐧。比如手寫輸入的第三種神奇方式,「凌空手寫」,切換到這個模式,需要從拼音輸入界面點選「du」菜單裡面的對應功能,開啟後,將自己的手掌朝向手機前置攝像頭讓系統識別,接下來就可以用手指頭在空中「比劃」,凌空寫字,完美識別!
凌空書寫的原理,實際上是利用攝像頭捕捉分析手指指尖的運動軌跡,完成筆跡識別。百度輸入法突破了舊有技術的凌空手寫技術藩籬,基於2D圖形進行指尖跟蹤和手勢檢測,採用的是空間軌跡連續幀識別與跟蹤方案。這種方案的計算量更少,延遲也更低,因此可以連續、快速、準確地識別,書寫效率媲美觸屏式手寫。
在這種模式下,如果寫錯字想刪除咋辦?點擊屏幕是不存在的,直接比個剪刀手就可以了;想退出凌空手寫模式,衝鏡頭比個OK的手勢吧!
百度輸入法的凌空手寫方式乃是業內首創,目前支持6000字凌空識別,滿足了日常書寫需求;以前的方案必須依靠深度/紅外攝像頭,如今只需具有單目攝像頭就夠了,普通手機都能用,甚至可以輕鬆移植到兒童手錶之上,百度輸入法也即將與華為手錶、小天才、小尋等品牌展開硬體合作,儼然手寫輸入圈的「黑馬」功能,前途無量。
注意了,我們還可以自定義手寫區域是否可以擴大到整塊屏幕——「鍵盤內/外部手寫」,這個選項對於老花眼、喜歡寫大字的老人們特別適用;而另一個提高識字能力的功能,對所有人都有幫助,那就是「生僻字標註拼音」,比如三個土的「垚」到底念啥?寫出來就知道怎麼讀了!
相信經過我的科普,大家對百度輸入法「手寫三招」不再陌生,那麼不妨從今天開始,把這種高效快捷的方式教給爸媽,讓他們也能早早擁抱科技前結出的碩果吧。我是筆點酷玩,如果感到文章幫到你,就請給我點個小紅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