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以技術創新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

2020-12-23 信息時報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在現代製造系統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憑藉自身軟硬體開發水平,以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器人本體,成立於2014年的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目前已在汽配、食品、家電家居等多領域搶佔了細分應用市場,相關機器人設備的年銷量達1500~2000臺。

撰文/信息時報記者 張柳靜

推動傳統製造業升級改造

機械手、碼垛應用、衝壓連線應用、點焊集成應用、三維視覺應用……記者在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的車間,看到了工業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噴塗、焊接、電焊、切割、搬運……一切正有序地進行著。

據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總經理周偉介紹,目前啟帆自主研發的產品覆蓋了噴塗、碼垛、搬運、雷射等多個領域。「在三維雷射切割領域,末端我們用上了機器人手腕,運作起來會比較靈活。同時使用了自動化設備(工具機XYZ三軸的運動平臺),組成了一個專用的設備。」周偉表示,通過這些創新,其精度及速度都比傳統機器人快1倍以上,採購、維護等方面的成本也比傳統工具機低很多,約在60%以上。

機器人智能衝壓生產線項目也優勢明顯。據周偉介紹,該項目採用SDS桁架機器人連線的方案,從大噸位到小噸位工具機錯落,多臺設備連線操作,實現全產線的無縫連接,目前已應用於汽配行業和家電行業。「衝壓工序全部實現自動化,可節省約10個工位,生產效率提高50%,大幅降低運行成本。」周偉說。

目前,廣州啟帆的生產線已銷售400多條,是國內衝壓生產線中銷量最高的,對推動傳統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改造起到很大作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7年,啟帆銷售額達2.05億元;2018年,啟帆銷售額在1.9億元左右。


國有控股提升軟硬體實力

周偉說,在機器人的業務布局上,他們注重打牢根基,從最基礎的應用著手攻破。幾年來,公司通過技術研發與創新,在搬運機器人方面實現了幾個關鍵突破,如機器人控制技術、三維視覺技術、CAM離線編程技術等。

據介紹,由於成本較進口機器人更低,而在性能上大大提升,啟帆的用戶已感受不到與進口機器人的區別,產品獲得市場認可,在華南、華東、西南、北方迅速成為暢銷款。「跟進口機器人相比,我們的價格會更有優勢(相差約30%),而且離客戶更近,研發的反應會更快一些。」周偉告訴記者,目前啟帆機器人的價格在4萬~50萬元之間,根據功能等不同而定。

軟硬體開發水平,以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機器人本體,成為廣州啟帆開拓系統集成的最核心優勢,這離不開研發團隊。記者獲悉,廣州啟帆的前身是一家在東莞做直角坐標機器人的民營企業。2014年,由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下屬企業)、華南理工大學與自然人共同出資組建,正式成為了一家專注於工業機器人本體的綜合性高科技企業,背後有一支實力強大的軟硬體研發隊伍。

據周偉介紹,目前廣州啟帆在職人員300多人,其中技術人員佔了逾1/3,並且建立了一支近50人的碩博研發團隊。截至2018年,廣州啟帆申請智慧財產權近百項,其中授權智慧財產權數十項、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0餘項、外觀專利近10項、軟體著作權10餘項。


搶佔更多細分應用市場

據了解,工業機器人已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了應用,如汽車、食品等行業,毛坯製造、機械加工、焊接、熱處理、表面塗覆、上下料、裝配、檢測及倉庫堆垛等作業中,都用到了機器人。目前廣州啟帆的客戶群主要集中在汽車相關零部件及家電、家居、食品藥品等領域,相關機器人設備年銷量在1500~2000臺之間,並逐步向注塑自動化、機加工自動化、鈑金折彎自動化、壓鑄自動化、弧焊、雷射切割等方面拓展。

「工業機器人在行業應用中是有真實需求的,能幫用戶切實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周偉向記者表示,隨著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地擴大,已從汽車製造業推廣到其他製造業。工業機器人將會搶佔更多的細分應用市場。


相關焦點

  • 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參評「維科杯·OFweek 2019機器人行業...
    ,同時為行業輸送更多創新產品、前沿技術,一同暢想機器人行業的未來。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啟帆」)成立於2014年3月,由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與自然人共同出資組建。
  • 二重牽手啟帆生產工業機器人
    二重牽手啟帆生產工業機器人       本報訊(記者 朱雪黎)近日,主攻「巨無霸」重型裝備製造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有了新動向
  • 牽手廣州啟帆 在德陽造機器人
    新項目將落戶中國二重德陽廠區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朱雪黎)近日,主攻「巨無霸」重型裝備製造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傳出新動向:牽手同為國機集團下屬的廣州啟帆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中國二重將在德陽研製、生產工業機器人。
  • 加快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多種數位技術的集群式創新突破及其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對製造業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銷售服務等進行全流程、全鏈條、全要素的改造,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創造作用。
  • 南通海門:創新轉型加速製造業新老動能轉換
    南通市海門區工業經濟保持了強大的韌勁。海門工業基礎較為雄厚,是江蘇製造業轉型升級先進地區。2016年新一屆區委將全力推進「工業經濟爬坡過坎」作為區域經濟高質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增量與存量雙向發力,創新轉型加速製造業新老動能轉換,推動製造業高端化發展,厚實了製造業發展基礎。
  • 國資新新 | 萬力輪胎以科技創新加速傳統製造業「智能」轉型升級
    國資新新 | 萬力輪胎以科技創新加速傳統製造業「智能」轉型升級 2020-09-17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拓野機器人推動湖南機器人產業發展
    據悉,9月19日上午,庫卡CEO孔兵先生、拓野機器人董事長凌琳將為長沙帶來一場「機器人改變傳統生產方式」的講座,而後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何寄華將發布長沙市《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有限公司、東莞啟帆機器人集團、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調研。
  • 廣州國際工業自動化技術及裝備展覽會
    SIAF廣州展涵蓋傳動、機械驅動系統及零部件、傳感器、工業用計算機裝備、工業自動化軟體以及機器人技術等多個工業自動化的核心領域。>生產成本,並加速製造業往高精及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奠定國內工業發展的未來走向。
  • 工業網際網路: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金手指」
    製造業由此擁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工廠的轉型是一國製造業變革的縮影。5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不少企業相繼上演「車間革命」,推動「機器換人」,並探路「機器智能化」,從而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從「製造」走向「智造」,實現這一跨越的關鍵支撐,正是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
  • 深化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文/李偉清習近平總書記9月16日至18日在湖南考察時提出,湖南要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為湖南新時代的發展錨定了新的戰略定位。「三高地」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先進位造業的高地。湘潭作為傳統工業城市,作為長株潭核心區的重要一極,在打造先進位造業高地中責無旁貸,理應走在前、幹在前。
  • 福建工業網際網路,推動傳統製造業擁抱「智能+」
    工業網際網路有別於消費網際網路,是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2018年被業界稱為工業網際網路元年,國內眾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運而生,不少傳統企業也積極擁抱工業網際網路。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讓工業網際網路熱再升溫。  福建的工業網際網路起步較早,有一定產業基礎。
  • 盤點十大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 機器人點亮「中國智造」
    並且,新松是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及瀋陽設立了五家控股子公司。公司連續被評為「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863計劃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國家博士後科研基地」、「全國首批91家創新型企業」、「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起草並制定了多項國家與行業標準。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成功組建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布局建設28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408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47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累計培育24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96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對象,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 工業運行穩中提質!青島「十三五」時期製造業轉型升級情況發布
    12月15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青島市「十三五」時期製造業轉型升級情況,「十三五」以來,青島製造業承壓奮進,堅持平臺思維、生態思維,運用市場的邏輯、調動資本的力量,建體系穩增長,抓技改促轉型,強創新增活力,聚資源優配置,搭平臺建生態,全面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慧」攻勢,建設「7+N」產業體系、「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膠東經濟圈產業一體化發展生態,提升市場主體創新能力
  • 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落戶 智能微波爐業內領先 佛山製造業厲害了!
    作為全國製造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的佛山,加快傳統製造業數位化改造升級的同時,瞄準工業機器人等高科技產業加速布局,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  單線每6.7秒,就能生產出一個微波爐腔體,生產過程完全由雲端數位化管控,生產精度達到0.1毫米。
  • 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落戶 智能微波爐業內領先 佛山製造業厲害...
    作為全國製造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的佛山,加快傳統製造業數位化改造升級的同時,瞄準工業機器人等高科技產業加速布局,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單線每6.7秒,就能生產出一個微波爐腔體,生產過程完全由雲端數位化管控,生產精度達到0.1毫米。這套由順德的傳統家電製造企業,自主研發建造的微波爐數位化、智能化生產線,創造了行業內的多個第一。
  • 佛山工業機器人:新勢力崛起,攪動「製造業江湖」
    彼時,受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國內製造業要素成本高企、陶瓷產能過剩等多方因素衝擊,他所在的工廠此後被迫走上了關停低端生產線、購買環保設備、機器換人的漫漫轉型升級之路。與歷經去產能持久陣痛後行銷世界的佛山陶瓷一樣,工業機器人如今已成為佛山當地製造圈繞不開的話題。「工業機器人是佛山製造企業的『解憂草』,至少緩解了金三銀四招不到人的困擾。」
  • 餘曉暉: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應用是硬道理
    這一聲勢浩大的賽事,劍指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過程中的一道突出難題:工業網際網路怎麼能夠「有用」?兩年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餘曉暉就提出,工業網際網路的生命力在於解決問題。過去兩年尤其是今年以來,在助力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方面,工業網際網路發揮了積極作用,其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賦能者的角色得到進一步彰顯。
  • 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產業數位化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以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產業數位化引領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研討工業網際網路的創新與突破,著力推動產業數位化進程。利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造,發揮數字驅動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重慶:以數位化轉型推動傳統產業構建「四鏈」
    先進感知與測量、高精度運動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與仿真、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支撐數位化轉型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能力不足。本土工業軟體企業數量較少,缺乏具備較強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能力的集成商和物聯傳感設備生產製造企業,造成工業智能化控制集成與工業應用軟體開發等能力存在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