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養老地產缺需求嗎?真的不缺
旅遊養老地產的銷售員經常以需求旺盛來忽悠小白購買旅遊房。不過單純從需求端來說,旅遊養老地產真的不缺需求,主要原因有二:
A,中國社會正在回速老齡化,所以正在催生越來越龐大的養老居住需求。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會長劉遠立透露,從2000年到2018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從1.26億增加到2.49億,接近於翻倍。相應地,60歲用以上的老年人佔中國總人口比重從2000年時的10.2%上升到2018年時的17.9%。2.49億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體,背後意味著龐大的養老居住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伴隨中國人口負增長壓力的接近,中短期內,中國老齡化的比重還會進一步提升。
B,誰不想在一個風景更秀麗、環境更安靜的地方養老,這是老年人的美好養老追求,人之常情。所以說,中國的旅遊養老地產根本不缺需求。
旅遊養老真的適合養老嗎?95%以上不適合
但是,你沒看錯,「但是」才是最重要的:有需求,並不代表就有市場。在中國,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非京籍家庭孩子想在北京正常上學、正常高考,這樣的需求不可謂不強烈,但市場現實卻是一個詞:不行。
外地車想開車自由進京,需求非常龐大且激烈,但市場現實就是「不行」。
切記,有需求≠有市場。
很不幸的是,旅遊養老地產正遭遇這樣的境況:有需求,但目前為止,甚至找不到一個成功的旅遊養老地產的項目代表,甚至連「旅遊養老地產」這個概念,尚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業定義,而市場上大量的旅遊養老地產,基本上都是打著「養老」、「旅遊」等概念,幹著「賣房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旅遊養老地產的核心是「養老」,「旅遊」只是附加值。那麼「養老」的核心配套內容包括下述剛需式供應:
A,養老居住地需配備有健全的醫療配套。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人到老了,「醫療配套」會取代「工作」成為人生最重要的剛需。而中國目前的旅遊地,基本上醫療配套極其匱乏,甚至大量的旅遊地,除了旅遊旺季外,平時沒啥人。而旅遊區內建設的旅遊房,因為沒啥人住,到了夜晚,很多小區就成了鬼城。試問下,這樣的旅遊房,何以養老?真過去養老的話,生個病後,難道就等著病死嗎?即使不是等死,及時主動去醫治,而周邊貧乏醫療配套的現實,這又會耽誤多少病痛醫治的黃金時間,甚至一些病因為未得到及時醫治而病亡?這樣的養老豈不相當於自殺嗎?如果送父母來這些的地方養老,這豈不是不孝?
所以,醫療配套越豐富的地方才最適合養老。
B,豐富的老年人娛樂、養生、社交等配套。
養老中的老年人有其自身的娛樂、養生等需求,而旅遊房小區,一般來說,入住率不高,且彼此間又不認識,基本上缺乏相配套的適合老年人的娛樂、養生、社交等配套,如何養老?難道就是天天看風景過日子?即使可以不娛樂、不社交,那麼再好的風景,連續看了一個月後,還是風景嗎?記住,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C,周圍需有齊全的生活配套。
老年人也得過日子,也有柴米油鹽醬醋的購買需求,因此周邊得有相應的配套,但旅遊房,因為居住人口少,生活配套缺乏恰恰是其主要弱點之一。到此養老的老年,難道真要餓死自己嗎?
旅遊房是投資中的坑王之一
首先,中國各大旅遊區裡,幾乎見不到老年人規模化定居到此的養老區域,這是中國養老的老年人以鈔票給出的最現實的選擇。其次,最適合老年人養老的地方恰恰是醫療等配套齊全的城市。第三,商鋪、辦公樓、旅遊房、商住,一直是中國樓市投資中的四大坑王,別被銷售的忽悠和自己的衝動遮掩了你的雙眼。第四,2016年930以前,中國樓市的房價上漲超過了至少15年,但你見過哪裡的旅遊房投資賺到錢的?包括海南,大家可能忘記了:2016年兩會時,海南樓市滯銷,弄得海南省長到京參加兩會時還主動向媒體推銷海南房屋呢?當時海南省長還被媒體笑侃為「海南樓市首席推銷員」。旅遊區風景秀麗,對於城市人來說,感覺讓人神往,但這樣的風景,大多只可遠觀,不可近瞧。具體來說:第一次來,感覺是「真漂亮」;第二次來的感覺是「漂亮」,第三次來的感覺是「還行」,第四次如果再來,應該的感覺是「給我錢也不想來了」。
上述的感覺,對於中國幾乎90%以上的旅遊區都適合吧?如果真覺得「此地風景真好」,為什麼不是來趟旅遊,然後住在酒店呢,而非要買個房呢?買個房後花的錢,利息應該足夠「你來此地旅遊N次的費用了」吧。
所以說,中國至少95%以上的旅遊房只適合當「情人」,偶而「約個會」,挺浪漫的,但真的不適合當「老婆」,否則看久了,住久了,你真的受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