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城降溫菜價平穩 朝陽市場冬季儲備菜每天不低於1000噸

2020-12-22 太湖明珠

初雪過後,錫城的氣溫是直線下降。不少市民都擔心,菜價會不會有波動。今天咱們一起去錫城的農貿市場看一看,菜場上的蔬菜供應量怎麼樣,價格又是如何。

今天(12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朝陽農貿市場。雖然這幾天氣溫比較低,但市場裡蔬菜攤位上的各類蔬菜還是擺得滿滿當當,攤主們也表示,大部分蔬菜的售價還是比較平穩的,只有個別種類的蔬菜價格稍有上漲,但漲幅也不算很大。

攤主:「白菜1塊一斤,包菜1.8塊一斤,天冷也沒漲價。」

攤主:「今年土豆價格可以的,不貴,現在賣1.6-1.8元一斤。」

市民蔡先生今天一大早就到菜場來買菜了,他告訴記者,可能是天氣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所以現在的菜價還算便宜,老百姓也挺能接受的。

市民蔡先生:「今年冬天的菜價保持得很好,真的很好。我這點菜買下來,四樣菜買下來,20塊錢不到。」

記者從無錫朝陽蔬菜批發市場了解到,此次降溫對我市菜價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目前蔬菜批發均價在每斤1.75元左右,其中白菜和白蘿蔔兩種最主要的蔬菜批發價也比較穩定,分別為每斤0.4-0.5元和每斤0.7元—0.8元。

無錫朝陽蔬菜批發市場經理 尤勇:「目前市場上主要以組織外地菜為主,今年因為受到惠山區、錫山區蔬菜田減少的影響,現在本地菜的上市量和去年同期相比是有所減少的,我們就積極組織外地菜貨源來保證供應。目前整個蔬菜市場的成交量在2200噸左右,這個量是要比去年同期上升10%左右的。」

據了解,無錫已經開始落實冬季儲備菜工作。按照部署,從12月20日起,市場上每天的蔬菜儲備量不能低於1000噸。而今年從12月1日開始,朝陽蔬菜批發市場就已經提前著手準備,目前,市場上每天滾動儲備量超過2000噸,其中白菜每天確保滾動儲備200-300噸。

無錫朝陽蔬菜批發市場經理 尤勇:「現在蔬菜的貨源還是比較充足的,如果不是全國範圍的大的寒潮,或者冰凍下雪,蔬菜整體價格還是比較平穩的。」

記者:魏晨 張海翔

相關焦點

  • 菜價降了!今年冬菜「大反轉」:不升反降「跌」10%
    (晚報記者 袁曉嵐)儘管今天就是元旦小長假了,但今年無錫的菜價卻一反常態地「不溫不火」,馬大嫂們感覺今年節前菜價比去年要便宜不少。而記者昨從朝陽農產品大市場證實,由於近來外地菜貨源充足,加上首次在元旦前後從雲南調來各色蔬菜,從而牽制住了有所「抬頭」的本地菜價。
  • 甬城夏季 每天耗冰超1000噸
    金報訊(記者 鄭曉)進入高溫季,消暑降溫的冰塊成了最搶手的香饃饃,對於做水產和蔬菜生意的商人來說,那種長達90釐米、寬達40釐米、厚達20釐米、重達100斤的「大冰棒」,才是他們的最愛,寧波一天要「吃掉」兩萬塊。
  • 記者調查:今年菜價如何?啥菜最貴?蔬菜怎樣保存?
    東北網10月28日訊 生活中大家會特別關心菜價,目前市場上啥便宜、啥貴?記者從蔬菜批發商處要到了一份「批價單」,一起來瞧瞧。據九區批發市場億畝農夫食材一站式銷售中心經理祖傳波介紹說,按照往年經營,本地菜還可以再吃10多天,與此同時,大慶市菜價也將正式進入季節性漲幅期。從「報價單」看目前菜價外運菜唱「主角」,價格會不會很高呢?
  • 鎳錫期貨交易獲批 三公司有望受市場關注
    張曉軍表示,鎳和錫都是國際上比較成熟的期貨品種,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鎳錫生產國,近年來價格波動較大對生產經營帶了較大影響,批准上期所開展鎳錫期貨交易有利於確保鎳錫價格的平穩運行,促進鎳錫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上期所已經完成了鎳錫合約的準備工作。  鎳主要應用領域是作為合金元素用於生產不鏽鋼、高溫合金鋼、高性能特種合金、鎳基噴鍍材料,其中大部分用於不鏽鋼行業。
  • 政府儲備菜如何一夜之間「走上」市民餐桌?
    此次政府投放的四種儲備菜價格普遍比市場價便宜得多,有市民疑惑:「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政府是如何保證儲備菜價格低於市場價格的?」 西安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調節處處長羅芙蓉介紹,為了穩價保市,我市投放的儲備菜價格要求低於近三日市場平均價20%左右,換句話說,這些菜的終端售價,均低於儲備收購價。 這「賠本」的生意商家願意做嗎?
  • 冷空氣撤離錫城 周日再放大招 接下來氣溫先飆升後驟降
    上半周強勢南下的寒潮真是兇殘,錫城一夜掉進了「冰窟窿」:9.3℃、4.1℃、3.4℃,連續三天氣溫「跌跌不休」,跟真正的冬季幾乎沒有差別。不過,任憑寒潮再猖獗,也總有消亡殆盡的一天。昨天,冷空氣撤離錫城,升溫的「小火車」已緩緩發車,但小夥伴們也不能放鬆降溫警惕,因為冷空氣正在「憋大招」,周末還將上演「大戲」。天氣回暖中 冷空氣也在醞釀晴好在線,暖意濃濃,昨天錫城氣溫開啟回升通道,早上最低溫上升到了10.8℃,明顯感覺沒有前幾天冷了。
  • 大連菜價比去年同期降10% 多果菜成為一元家族
    本報訊 黃瓜一元一斤,西紅柿1.5元一斤,豆角2元一斤,上周末,我市不少大型農貿市場顯示的菜價已經走低,尤其那些平日裡價格高高在上的果菜,不少已經成為一元家族,賣的比葉菜便宜。  西紅柿、黃瓜、青椒等果菜一向給人以價高的感覺。
  • 庫爾勒各大商超、市場貨源充足!附九鼎菜價參考表及菜店漲價舉報電話
    「我們的貨源還是很充足的,每天的進貨量在3噸左右,基本都是從和靜上遊、24團、28團這些地方送來的,所以每天的蔬菜都是新鮮的。現在夏天蔬菜瓜果都熟了,大家邊吃邊買,隨時來隨時都能買到,沒必要一次買太多,放久了也不新鮮了。」蓋曉慧說到。
  • 本周新發地菜價:受天氣和節日影響,葉菜類上漲幅度較大
    由於只有少部分走輔路的車輛能夠按時達到市場,造成供應不太穩定的局面;而上貨商在得知天氣變化後,怕菜價上漲也提前大量備貨,造成短時間貨源出現緊缺,市場菜價開始上漲; 二是目前南方蔬菜上市量增加,佔比逐漸增大,而今年的氣溫表現也有別於往年,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但是海南、雲南地區氣溫則是偏低的。
  • 錫城金飾價格挺進「5字頭」
    隨著國際金價持續上漲,錫城黃金飾品價格也水漲船高。昨天採訪了解到,錫城金飾價格今年以來已漲跌40次,每克整體上揚70元,輕鬆挺進「5字頭」。「以前送新生兒金飾,五六百元也能買個拿得出手的了,現在預算必須1000元打底,1500-3000元的才算得上有誠意。」打算買新生兒金飾的杜阿姨告訴記者,她已跑了多家商場十幾個金飾品牌店,發現黃金飾品價格比春節前貴了不少。雖然品牌店推出以舊換新服務,但因為折舊費優惠度下降,杜阿姨怎麼算都覺得新買划算。
  • 冬季降溫如何防護
    短暫的升溫後,近期津城又要迎來一波降溫,那麼寒冬之中又遇降溫來襲該如何防護呢?  做好家裡的通風  天氣降溫,大家一般會緊閉門窗。但這樣做會使室內空氣流通不暢,緊閉的空間內會出現大量的二氧化碳,長時間呆在這樣的空間內會導致缺氧,人體會出現頭暈胸悶的情況,而且也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要多通風,每天可早晚開窗通風20分鐘左右,排出有害氣體。  增強免疫力  冬季早晚溫差大,人體的抵抗力易下降。身體的免疫力低,就會給疾病帶來可乘之機。
  • 錫業股份剝離鉛銀 重組後借「銦」榮升電信龍頭
    錫金屬期貨上市將幫助錫業股份打通國際、國內金屬價格不相關的壁壘,扭轉國內金屬價格長期低於國際金屬價格的局面,進一步強化錫業股份在國內市場的定價話語權,公司的資源優勢將進一步強化。而根據以往的市場經驗(例如玻璃和焦炭),期貨新品種上市都會對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產生巨大的上漲推動作用,因此錫期貨上市極有可能在A股市場引爆一輪錫期貨概念的投資熱情,迅速打開上市公司估值修復空間。
  • 揭秘青島製冰工廠 每天千噸冰塊入市降溫(圖)
    近幾天島城天氣悶熱難耐,和高溫有關的「熱經濟」火了起來。記者調查發現,由於酒店和農貿市場等地方對冰塊的需求量增加,島城各大製冰廠開足了馬力生產依然供不應求。」王經理表示,工廠一天能生產80噸左右的冰塊,但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基本都是提前預定的,如果當天買一般都買不到,尤其是到了最近需求量大的時候,陌生人我們一般不賣,優先賣給老顧客。 」  王經理表示,製冰廠的淡旺季比較明顯,一般夏季的時候需求量比較大,但是生產時間卻比較長,而冬季需求量就低一些。
  • 我們的菜價到底貴在哪裡?中間環節多助推菜價
    侯軍更情願讓菜爛在地裡,或是送給村民餵奶牛,因為如果將它們送到市場上賣掉,運輸成本加上人工成本,賣得越多,他就虧得更多。  一方面是菜賤傷農民,一方面卻是菜貴傷市民。菜價到底貴在哪裡?如何穩定「菜籃子」?請跟隨省人大代表翟峰走訪的腳步,一起來解開這個難題。
  • 海口「菜籃子」市場供足價穩
    期間,海口菜籃子基地照常開展生產,主要種植品種包括上海青、小白菜、菜心、芥菜、黑葉白等,10月1日起日供蔬菜15-20噸,保障國慶中秋期間蔬菜的充足穩定供應。    加強島內外蔬菜調運儲備,保障假日期間基本供給。「雙節」期間,海口菜籃子集團持續從雲南、湖北、廣西、福建等島外蔬菜產地及島內基地調運蔬菜300噸以上,包括冬瓜、南瓜、土豆、蓮花白、生菜、上海青、空心菜等市民日常所需的品種。
  • 晴好開啟倒計時 雨水和降溫在候場 下半周請備好外套和雨傘
    晴好開啟倒計時 雨水和降溫在候場 下半周請備好外套和雨傘 2020-10-13 10:10:13來源:江南晚報
  • 退城入園啟新程 百年錫業煥青春
    2020年11月26日,這是一個必將被載入中國乃至世界錫工業史冊的日子——雲錫錫冶煉退城入園搬遷改造項目竣工儀式在紅河工業園區成功舉行,標誌著經過一個多世紀歲月洗禮的雲錫冶煉廠至此已圓滿完成歷史賦予的責任,由錫業分公司肩負新的使命、續寫新的輝煌。
  • 我國蔬菜市場2019年運行分析及2020年預測!
    ,產量偏低,品種產地轉換不暢等因素,共同造成菜價居高不下。受前期整體菜價偏高影響,冬春蔬菜種植意願較強,蔬菜供應充足,但隨著冬季生產、流通成本增加,菜價仍然保持季節性上揚。,全年價格保持基本平穩。氣候條件總體對北方設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越冬蔬菜生產有利,雖然進入12月中下旬全國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幅度降溫、雨雪及霧霾,但只要不發生大範圍持續7天以上的陰雨雪霧(霾)天氣,2019冬季蔬菜產量將高於常年,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會在正常範圍內波動,溫和上漲,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的拉動不明顯,同往年類似,菜價在春節前後達到全年最高水平。
  • 茄子進城身價暴漲3倍 批發環節高收費成菜價幫兇
    春節以來,全國各大城市的菜價一直高位運行。記者採訪發現,在「蔥擊波」等高菜價現象下,市民喊吃不起、菜農說利微薄,菜販表示很冤屈。專家表示,高菜價下,市民、菜農、中間商「兩頭訴苦、中間喊冤」,而政府調控無從下手,其實是「城市病」集中爆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