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臨,戶外踏春撿個松果,埋在花盆裡,養成「掌上盆景」
最近幾天的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我國的疫情也是逐漸的好轉,俗話說的好,寒冷的冬天總有過去的一天,春暖花開也是指日可待了,這一切都離不開一線人員的無私付出,在這裡向他們說一聲「謝謝」,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都還待在家裡呢!
我居住的小區人流量一天比一天多了,海邊都開始有人踏青了,很多人都在公園散步溜達,散步的同時要時刻記住帶著口罩,不要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接下來進入到我們今天要說的主題,我們在公園散步的時候,見到這種松果,一定要撿一個回家,有很大的用處。公園遇到「它」,一定撿回家,一把土,一個盆,長成精品盆景。
一個小小的松果有什麼用處呢?春天的公園裡地上會掉落大量的松果,也就是松樹的果子,跟雞蛋一樣大,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小松果經過一段時間的養護,松果裡面的松子能萌發,長成一株小型的盆景,又漂亮又精緻。
我們平常喜歡吃的松子就是加在松果裡面的,當松果成熟了,或者是被人給採摘下來以後,經過太陽的暴曬,松果會裂開,裡面的松子就出來了,上鍋一炒,就成了我們吃的松子,松子的獲取非常麻煩,價格也超級貴,把松果直接撿回家,就能養成小盆栽。
回家找一個小的花盆,準備一把花土,或者是沙子,沙子最好,顆粒之間的縫隙大,透氣性更好一些,把撿回來的松果1/2埋在花土裡,用少量的水均勻的澆灌在松果上。
松果的外皮接收到水的滋潤會慢慢的變軟,當裡面的松子被水給滋潤以後,種子就開始萌發了,每隔兩天就要噴水一次,保持松果的溼潤度,最好是將松果放在家中有光照的地方。光照加上水源,松果裡面的種子能更快的發芽。
等上一個月的時間,運氣好的話,松果就會發芽了,在日常的養護期間,不需要施肥,保證唯一的一點,一定不能斷了水源,間隔兩三天就用噴壺加溼一次。
等到松果長出幼苗後,可以更換一個漂亮的花盆,當成盆景來養,為了增加美觀,可以找一些青苔平鋪在花盆的表面,青苔還能起到保溼的作用,對松果幼苗的生長也很有利。
並非所有的松果都能抽芽,有些松果是沒有經過授粉的,看起來是松果實際上裡面的種子是不能發育的,即使你種到了花盆裡,也有可能不抽芽。
還有一些個松果是張開的,外皮已經完全裂開了,這樣的松果裡面的松子都已經成熟了,松果在樹上的時候,松子就自然成熟掉落了,這樣的松果沒有松子也是不能發芽的,大家在撿的時候,多看一看,保證松果的完整度在撿回家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