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滋生消費新隱患

2020-12-12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主播賣的是「草原鵝」,貨品到手後消費者卻發現「草原鵝」變成了「家鴨」,「掛鵝頭賣鴨肉」這一多少有點荒誕的事情就發生在直播間中。

原本是為消費者帶來購物便利的直播帶貨最近卻讓人感到「並不省心」。據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調研發現,消費者吐槽最多的是以下幾方面:一是玩法多,搶紅包、搶優惠價、整點下單、註冊用戶讓人應接不暇;二是衝動消費,具有魔力的「1、2、3,上連結」「全網最低價」「限量秒殺」等字眼往往引導消費者衝動消費;三是售後難,直播帶貨中存在貨不對板、誇大宣傳等問題。近日中商聯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將牽頭起草行業內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兩項標準,標準有望在7月出臺,這也意味著直播帶貨將迎來監管時代。

產品功效「張嘴就來」

在快手擁有千萬量級粉絲的網紅「平榮」被實名舉報了。近日有消費者向媒體實名舉報擁有千萬粉絲的「某」主播聯合廠商欺騙消費者,主播在直播間中介紹所售賣的是在內蒙古草原放養的「草原鵝」,但有消費者收到貨後發現所謂的「草原鵝」變成了家養的鴨。隨後有網友認出該擁有千萬粉絲的主播就是快手網紅「平榮」。

類似這樣「掛鵝頭賣鴨肉」的事情在直播帶貨中並不少見。記者在觀看多個直播電商平臺中發現,主播在介紹產品時有誇大產品功效的嫌疑,比如在售賣酒類時,將白酒說成是具有強身健體效用的靈丹妙藥,在護膚品、化妝品的帶貨直播時,「美白祛斑」等功效被主播頻繁提起,但實際上有「美白」「祛斑」宣傳字樣的化妝品歸類為特殊用途化妝品,沒有特殊用途備案的化妝品是不得宣稱相關特殊功效的。

此前也有網紅直播因為「張嘴就來」而「翻車」的例子。網紅穆雅斕為一類化妝品帶貨時,說她所推薦的一款產品獲得了「諾貝爾化妝學獎」,引發網友譁然;明星李小璐則在直播裡說自己推薦的面霜裡有「一克拉鑽石磨成的粉」,然而這款含鑽石的面霜券後只賣119元。

為產品加持的主播們在直播間運用話術打動消費者下單,但收貨後有消費者卻大呼後悔。「我在一場直播帶貨中買了來自雲南的小番茄,按照主播展示的是層層保鮮措施,並且承諾壞果包賠,但是我收到之後一半的小番茄都發黴了。」家住廣州的劉女士告訴記者,之前主播在直播間承諾說壞果包賠的,但是等自己去找商家商討賠償時,一連幾天都沒人理。「而且更奇怪的是,看物流信息,小番茄不是從雲南原產地寄出的,而是從廣東河源寄出的。」劉女士說。

像劉女士一樣遭遇直播帶貨「售後難」問題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在南方日報、南方+的問卷調查中,有五成受訪者表示偶爾會直播購物買到次品,而今年3月中消協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有37.3%的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後進行投訴,23.7%的消費者遇到問題並沒有投訴。人們選擇不投訴,一個原因是覺得損失較小、乾脆算了;另一個原因是擔心售後流程複雜、耗費時間。而消費者售後維權時,也常遇到找不到客服、沒存證據等問題。

低價賣貨反噬品牌

直播間為什麼能吸引消費者?根據南方日報、南方+的調研,低價是主要原因。有將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當直播間商品有更低的折扣和更多的贈品時會考慮下單,還有近四成的消費者表示會受到主播話術打動下單。可以發現,折扣和優惠是帶貨直播最核心因素之一。而記者觀看薇婭某一場直播發現,32款商品中,有10款的單件折扣低於5折,優惠力度較大,比如日常售價59元一支的眉筆,在薇婭直播間領券後,50元就可以購買兩支。

在直播間中,「1、2、3,上連結」幾個字仿佛自帶魔力。「有一次薇婭在直播間推一款手環,我一看樣子不錯,她一喊上連結我就下單了,生怕搶不到,後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個驅蚊環,不是首飾,就又退了。」一名消費者向記者分享了自己在直播間購物衝動消費的經歷。記者發現,在直播帶貨中消費者往往不會看完2-3小時的直播,主播常用「全網最低價」「限量秒殺」等言語引導網友下單,並且通過搶紅包、搶優惠價、整點下單用戶贈送禮物等、註冊會員有專屬折扣等玩法提高銷量。

當直播間的玩法越來越多,消費者購物卻變得更難。「真的好難,太難了。以前買東西看中下單就好,在直播間要等優惠,如果不搶又覺得白白錯過了福利,有時候蹲點也搶不上,還浪費了時間。」趙小姐對直播帶貨持反感態度,認為這樣讓原來簡單輕鬆的購物變得很複雜。

不可否認的是,直播帶貨為品牌帶來了熱度,打著「李佳琦推薦」「薇婭推薦」的產品往往會排在電商平臺推薦的首位。從曝光量上看,當下品牌也樂於找頂流主播為自己背書。記者在京東搜索「眉刀」時,首先跳出來的就是掛著「李佳琦推薦」的一款日本進口的修眉刀,這款修眉刀在京東熱賣的修眉刀中排名第一。

但和直播帶貨捆綁過密也容易導致品牌反噬。3月底,「淘寶一姐」薇婭就陷入了一場抄襲風波。薇婭在直播間為自己的女裝店鋪帶貨一件售價149元的爆款毛衣外套,而後被該款式的原創賣家squarecircle品牌在官微中指出,這與其店內正在售賣的原創設計服裝從顏色到款式幾乎一模一樣,只是薇婭款的材質更低廉,售價不到原創品牌的三分之一。被指抄襲後,薇婭所在的公司謙尋文化隨後發出致歉聲明。

「目前直播帶貨最大的贏家是平臺和主播,而品牌則處於相對弱勢地位。而且現在直播帶貨還是拼折扣、拼低價,對於品牌來說也不是良性發展之道。」一位不願具名的公關行業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品牌和主播的合作是從直播銷售額中獲取一定比例佣金和坑位費,真正留給品牌的利潤空間不高,而且對於經銷商較多的品牌來說,直播帶貨中的補貼和低價促銷手段將影響品牌正常的價格體系。

近日,中商聯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將牽頭起草行業內首部全國性社團標準《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兩項標準,標準對行業術語和定義、「帶貨」產品的商品質量、直播場景軟硬體要求、網絡主播的行為規範、行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內容發布平臺合規性、監管部門的監督管理等,均作出規範要求。帶貨主播不能張嘴就說,直播平臺也不能無所作為,隨著兩項標準的出臺,直播帶貨的監管將日趨完善。

直播購物調查:

五成用戶直播購物曾收到次品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背景下,「直播帶貨」作為一種線上新型消費受到消費者和商家的青睞。直播購物體驗如何,記者近日在南方+上發起「直播購物,你滿意嗎?」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五成用戶表示曾通過帶貨直播購物收到次品,近四成用戶表示收到次品後售後服務一般。

 約七成用戶認為帶貨直播太同質化

隨著帶貨直播的風靡,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推出帶貨直播。根據調查結果,淘寶、抖音、快手是當前較熱門帶貨直播平臺,64%受訪者表示一般在淘寶看帶貨直播,41%受訪者選擇快手,還有35%受訪者選擇抖音。

帶貨直播如此熱門,消費者在看什麼?根據調查結果,看帶貨直播排名第一的理由是「了解更多想買寶貝的信息」,排名第二的理由為「無聊打發時間」,第三為「直播間優惠較多」。

哪類帶貨直播較受消費者歡迎?調查結果顯示,50%受訪者會根據購買需要看直播,42.3%受訪者會選擇看自己喜歡的主播直播,還有38.5%受訪者表示一般看頭部主播的帶貨直播,30.8%受訪者表示會看喜歡店鋪的帶貨直播。

對於平臺推薦的帶貨直播,73%受訪者表示推薦的直播內容存在同質化問題,65.4%受訪者表示推薦的帶貨直播質量不高,34.6%受訪者表示並不適合自己,可見帶貨直播的內容以及平臺的運營還有一定提升空間。「直播購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改變購物方式,「直播帶就業」效果如何?調查結果顯示,有超三成受訪者表示身邊已有一些從事主播職業的人。

超四成受訪者認為收到次品主播有責任

帶貨直播的核心是帶貨,消費者一般在直播間買什麼?調查結果顯示,生活用品是較受歡迎的商品,近六成受訪者表示在直播間買最多的商品是生活用品,其次是零食小吃,排名第三的是美妝護膚品。

為什麼消費者願意在直播間下單?88.5%受訪者表示當直播間商品有更低的折扣和更多的贈品時會促使下單,也有57.7%受訪者表示直播形式能更直觀看到商品,可促進下單,還有34.6%消費者表示會受到主播話術所打動下單。可以發現,折扣和優惠是帶貨直播最核心因素之一。

「直播帶貨」在方便購物的同時,也存在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假冒偽劣、售後維權難等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前不久發布報告顯示,近四成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這個結果和南方+調查結果一定程度上相一致,五成受訪者表示偶爾會在直播購物買到次品。

直播購物買到次品誰應該負責?根據調查結果,76.9%受訪者表示會找商家,42.3%受訪者認為直播間主播也有責任,還有超三成受訪者認為直播平臺也有責任。直播購物收到次品的售後服務如何?近四成受訪者表示直播收到次品後售後服務一般,僅不到兩成對售後服務滿意。

南方日報記者 彭穎 周中雨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滋生消費新隱患
    據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調研發現,消費者吐槽最多的是以下幾方面:一是玩法多,搶紅包、搶優惠價、整點下單、註冊用戶讓人應接不暇;二是衝動消費,具有魔力的「1、2、3,上連結」「全網最低價」「限量秒殺」等字眼往往引導消費者衝動消費;三是售後難,直播帶貨中存在貨不對板、誇大宣傳等問題。
  • 直播帶貨結合淘優品優選帶出消費新活力
    眼下,直播帶貨風頭正勁。商務部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400萬場。直播帶貨不僅成為各地農副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帶動並形成新的消費方式。在這個背景下,各類企業紛紛試水直播帶貨,依託主播推介,加強與消費者互動,拓寬營銷渠道、提升銷售效率、強化產業鏈整合,為網際網路經濟打開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新消費·愛生活——山東消費年棗莊分會場暨棗莊產品展覽直播帶貨...
    8月28號,新消費·愛生活——山東消費年棗莊分會場暨棗莊產品展覽直播帶貨周活動在臺兒莊古城拉開帷幕。活動現場,來自五區一市的老字號、非遺文創、出口轉內銷、農副產品、特色美食等100多個主題展位在景區進行了展出。國家非遺演出——火龍鋼花、魯南花鼓、柳琴戲等獨具特色的文藝演出,為遊客同步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央視財經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新聞新浪微博進行了現場連線直播。
  • 快手直播賣貨,打造消費新場景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隨著直播經濟成為年度重頭戲,直播賣貨也按下了「加速鍵」,要說內容豐富性,非快手直播賣貨莫屬,以其獨特的營銷玩法與模式,建立直播賣貨生態,與用戶形成深度共鳴。那麼為什麼用戶對快手直播賣貨情有獨鍾?
  •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薇婭是怎麼在淘寶直播帶貨的呢?很多人可能對淘寶直播帶貨有點陌生,淘寶直播帶貨今年十分的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如何淘寶直播帶貨介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 2020北京消費季首場帶貨直播觀看入口
    2020北京消費季首場帶貨直播觀看入口:點擊進入  2020北京消費季活動時間:6月6日-10月8日  消費季活動主題:「新消費 愛生活」  消費季活動內容:  北京消費季首場帶貨直播時間:6月6日早上10:00  直播平臺:央視新聞 客戶端、央視頻、央視網北京時間、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在B
  • 「直播帶貨」火爆背後藏隱憂
    記者曹維燕  (本周關注)  「最近中了直播的毒,看啥都想買買買。」不少網友發出這樣的感嘆!網絡商家們使出了渾身解數打動消費者,其中,「網紅帶貨」最抓人眼球,收割了一大批消費者。當下,「直播帶貨」究竟有多火爆,記者進行了親身體驗。
  • 直播帶貨:寶安經濟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企業、街道、區長齊上陣直播帶貨:寶安經濟發展新動能忽如一夜春風來,直播帶貨遍地開花。越來越多傳統業態被搬上數字平臺,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深圳市寶安區,直播帶貨已成新風潮,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
  • ...提示消費者如何躲過直播帶貨、預付卡消費裡的「坑」
    「直播帶貨」,尤其是「網紅帶貨」快速發展之下,直播帶貨中的產品質量、售後問題,主播虛假宣傳、平臺數據造假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公眾的消費體驗。消費者1:直播售賣,宣傳說9.9元可以買250克的茉莉花茶,但實際發貨後只有25克,與拍下的商品重量相差10倍。
  • 家居建材開展直播帶貨營銷模式,直播帶貨逐漸成為常態
    直播帶貨的火爆程度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在這網際網路時候一場直播帶貨成交額可以高達千萬,觀看人數達數萬甚至數十萬。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直播帶貨。第三次就是直播帶貨的興起,更真實的還原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通過主播的生動講解來提高銷售額。直播並不是一時熱度,而是一種趨勢性變革。商業會隨著網際網路變化,有前瞻性的企業,都不會忽視直播帶貨這個新事物。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曾多次直播帶貨,大大提升了格力產品的銷售額;央視四位主持人也組團帶貨。
  • 斯年文化打造淘貨嚴選,直播帶貨,帶出消費新活力!
    2020年,直播帶貨風頭正勁。商務部數據顯示,僅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400萬場。直播帶貨不僅成為各地農副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帶動並形成新的消費方式。
  • 小程序直播如何開啟直播帶貨新時代?
    根據微信發布的小程序直播進展簡報我們可以看到,從2020年2月小程序直播公測發展到現在,開啟直播的商家越來越多,甚至有直播間被分享了20萬次。4月份小程序直商家增加了90%,直播時常翻兩倍,下單的用戶規模提升了220%。小程序直播用數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 櫃姐直播促使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直播帶貨消費新模式呈現高速發展
    大量的實體商戶和商場也選擇用「直播賣貨」的形式開拓線上銷售渠道。但是僅憑一己之力直播引流無疑是杯水車薪。基於此,支付寶在「717生活狂歡節」活動期間,聯合全國百大商圈舉辦直播活動,與此同時,11號、12號兩天,支付寶還與口碑&餓了麼、淘寶直播共同打造一場櫃姐直播PK賽活動「營業吧!櫃姐」,助力實體商戶直播帶貨,為實體行業數位化升級賦能。
  • 為什麼你的直播帶貨賠錢了?
    一邊是主播頻發戰報、品牌方狂秀戰績,另一邊是直播帶貨造假、刷量、欺詐新聞不斷,從年初持續到年尾,也讓越來越多的商家陷入不安。特別是在雙11之後,這種兩面性愈發凸顯,這可愁壞了眾多老闆們,直播帶貨難道最後只是帶了個寂寞?主播們也不講武德了?最後,有朋友實在忍不住了,就跑來問我,「李檬,都說你們是紅人新經濟第一股,那你告訴我,直播帶貨到底有沒有用?」
  • 年終消費季,直播帶貨浪潮能否延續?
    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抖音等短視頻、直播平臺也相繼推出年貨節,從補貼、流量扶持、產品營銷規則等方面都有了新玩法。新的購物形式,正在造就一個全新的年貨節。 不過,近期直播電商亂象很多,想要不踩坑,賣出效果,恐怕商家要提前做足準備了。 商家為什麼需要年貨節?
  • 惡意砍單、質劣售假 直播帶貨 何以成為消費維權最大槽點
    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 當直播帶貨遇上彩虹平臺 中國太保按下消費扶貧「快進鍵」
    中國太保近期因地制宜通過「彩虹平臺」精準扶貧公益平臺推出直播帶貨,開啟消費扶貧新模式。作為中國太保「彩虹平臺」的帶貨首秀,本次直播活動在農戶和消費者之間搭建溝通橋梁,互惠雙方,得到觀眾的熱情歡迎和大力搶購。整場直播共計100萬餘人次觀看,2小時帶貨金額接近600萬元,幫助新疆貧困地區銷售巴旦木紅棗豆漿、巴旦木、駱駝刺蜜、蜂巢蜜等農產品,覆蓋幫扶共1485名貧困戶。
  • 上半年全市直播帶貨賣出80億
    據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梅英介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北京消費市場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同時也催生了消費新場景,培育了消費新模式,直播帶貨、社區團購、數字營銷、無接觸配送等新興消費不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穩經營、穩消費的重要支撐作用,也為傳統消費求新謀變、提質升級創造了條件,更為市場回暖、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 直播帶貨比傳統電商強在哪?帶你了解直播帶貨的優點和紅利
    直播帶貨現狀持續火爆就不給大家分析數據了,從雙十一等等各個直播帶貨的數據,大家可以看得出來直播帶貨目前的現狀是持續火爆的。在今年疫情的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幫助用戶的消費習慣從線下轉到了線上,越來越多的商家將業務搬到線上,現在進行直播帶貨的不光是主播,明星,網紅,大企業CEO等等紛紛下場,各大網際網路廠商也紛紛布局。那麼直播帶貨相比傳統電商有什麼優點呢?1. 傳統電商傳達的信息較少。
  • 揭秘九牧為何創造衛浴直播帶貨最高記錄
    8月15日晚,以「技術強國,國潮擔當」為主題的九牧815衛浴直播節以10.2億元的銷售額,創下衛浴行業直播帶貨最高記錄。董明珠從輕視直播帶貨到兩場直播賣貨超10億,再到618直播創出102億元「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