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被罰2億元,美緹「香消玉殞」後誰來接盤?-國內-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12-15 化妝品財經在線

走私被罰2億元,美緹「香消玉殞」後誰來接盤?

CBO首頁

| 作者: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9-02-20  訪問量:759

評論

導讀

因走私案被罰2億元,曾經的香水巨頭如今徹底「香消玉殞」。

CBO記者 周堯


2月1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布了2018年6月判決的一樁高端香水走私案的一審判決書。(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判決書全文)

判決書顯示,曾經的國內最大香水代理商之一北京美緹商貿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美緹」)為逃避海關監管,3年內通過其香港公司低報價走私進口香水。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以犯走私普通貨物罪,一審判處北京美緹商貿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2億元,同時判處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張玫有期徒刑13年。

這也意味著,曾經的高端香水巨頭美緹已徹底倒臺。

3年偷逃稅款5700多萬元,報關價格僅為真實一半

曾幾何時,美緹與北京恆城實業發展公司(下文簡稱「恆城」)、穎通(遠東)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穎通」)共同被稱為國內三大進口香水代理商。但2017年1月,北京海關一紙通文將美緹打入「冷宮」。

當時,經過近8個月偵辦,北京海關抓捕犯罪嫌疑人3名,扣押美緹公司非法所得人民幣4400餘萬元。經認定,北京美緹商貿有限公司逃避海關監管,以低報價格走私進口香水涉嫌偷逃稅款5715.86餘萬元。被抓捕的犯罪嫌疑人中,美緹創始人及法定代表人張玫赫然在列。




後經法院審理查明,2013年3月至2016年4月,美緹作為分銷商向寶格麗愛爾蘭有限公司、菲拉格慕香水公司採購寶格麗、菲拉格慕品牌香水等產品。而美緹公司從海外廠商購入香水後,並未直接進口到內地銷售,而是將貨物自義大利運至中國香港,通過委託物流企業在香港中轉,再以物流公司名義向內地另一家公司發貨。




在懷疑美緹公司在香港「洗單」後,北京海關方面開始調查。

北京海關發現,從歐美廠商購買的香水發到香港後,由香港一家貿易公司委託當地物流公司將貨物重新拆單組貨,再賣給北京的經銷商,但報關的價格竟只有實際價格的二分之一。調查過程中,海關工作人員在所謂香港公司與北京涉案公司的交易單證上,發現了雙方蓋的印章,並最終在美緹的北京公司找到了作為賣方的香港公司的印章。偽造報關文件的事實最終得以確認。

最終,北京四中院做出一審判決,以走私普通貨物罪,判處被告單位北京美緹商貿有限公司犯罰金人民幣2億元;判處被告單位北京亞信華泰商貿發展有限公司罰金人民幣6000萬元;判處張玫有期徒刑13年。

曾佔內地高端香水市場70%份額,如今科蒂一家獨大

資料顯示,美緹公司成立於1997年,在2010年期間,國內年銷售額和轉口貿易額雙雙達到5億元,鼎盛時期手握40餘個品牌,包括Chloé、寶格麗、菲拉格慕等。全國約有200餘個櫃檯,佔有內地香水市場70%的份額,一度被認為是國內最大的香水代理商。




資料顯示,高中畢業以後就赴美國念書的張玫一直對香水行業情有獨鍾。1996年,張玫決定回國創業,代理銷售國外高端香水。彼時,她拿到的第一個代理權就是美國籃球巨星喬丹的品牌香水的中國代理權。經過2年的努力,喬丹香水逐漸打響了知名度。此後,科蒂香水集團也宣布選擇美緹公司作為合作的代理商,寶潔則將旗下的著名香水品牌HugoBoss的代理權交給美緹公司。

案發前,美緹公司已經擁有包括Davidoff、JenniferLopez、HugoBoss、Guess、CavinKlein等在內的數十個國際知名香水品牌的中國內地獨家代理權。有百貨高管向《化妝品財經評論》記者透露,在案發之後,美緹公司便名存實亡,科蒂也直接收回了其香水代理業務。

曾經的三巨頭倒下一個,剩下的恆城和穎通集團又將如何挑起大梁?

「實際上,現在全國最大的兩個香水代理商已經逐漸變成了科蒂(集團)和穎通。恆城在美緹走私事件期間因為『避風頭』更換了多家公司,受影響極大。」北京某TOP3百貨化妝品負責人告訴《化妝品財經評論》記者。




事實上,國內香水代理公司中,不論是穎通還是恆城,目前的經營狀況都不太理想。

據了解,2017年1月,央視新聞一則香水走私的報導曝光美緹的同時,也將恆城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經過核實,央視報導「鬧烏龍」錯把恆城實業當作了美緹。但也正因如此,整個進口香水渠道亂象也被曝光於陽光之下。上述百貨化妝品負責人稱,「恆城業績因此大受影響,並停掉了大部分的香水業務。」

此外,在科蒂集團收回了旗下品牌蜜絲佛陀、妙巴黎、古馳及雨果博斯四個品牌的代理權之後,穎通的市場佔有率在這段期間也從34%下降至了26%。

但未來,這一勢頭極有可能得到緩解。上述百貨高管告訴記者,「恆城除了代理香水業務,目前子公司還代理著茱莉蔻等品牌,在香水走私事件平息之後,恆城今年可能會選擇發力護膚品代理業務。」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