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屏幕的消息,大都在討論屏下攝像頭。尤其是中興 AXON 20 的量產,再次點燃了大家的期望。
實現屏下攝像頭,確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更酷的還在後面。
近期公開的一項三星專利,為我們展示了手機外觀設計的另一個方向——透明。
這裡說的透明,並不是小米透明探索版的那種後蓋透明,而是整個機身都是透明。
就像下面這張圖一樣:
從 LetsGoDigital 製作的渲染圖來看,三星透明手機除了中框之外,已經完全透明化。而在透明的同時,手機屏幕還能清晰顯示內容。
這哪是手機,簡直一塊就是長成手機樣貌的玻璃,簡直科幻電影沒什麼兩樣。
不過,再酷炫,這也只是一組渲染圖,要做出真機,還有很多難題等待克服。這項三星專利最不合理的地方是 —— 除了中框外整機完全透明化。
如果單純想實現屏幕透明,十年前的技術就能實現。
早在功能機時代,我們就偶爾可以看到透明手機的資訊。
索尼愛立信於 2009 年推出的 Xperia Pureness 就採用了透明屏幕,由內而外迸發出精緻感與藝術感。
但是大家也都看到,這款手機除了屏幕之外,其他地方與普通手機幾乎沒有差別,甚至厚度還更大。
在整機透明的三星專利面前,這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除了屏幕之外,三星還需要解決包括相機、處理器、電池、線路在內很多零部件的透明化問題。
聽起來就很異想天開,何況做出來。
換個思路。如果元器件的透明化無法完全實現,就得想方設法把這些東西,藏在別的地方。而三星的這項專利,也完全沒有留以空間。
比起怎麼看都困難重重的三星,索尼就比較實際。
一年多前,索尼一項透明手機專利被曝光,透明面積同樣相當大。
索尼透明手機採用了類似於小米 MIX 的三邊窄邊框設計,因此,寬大的下巴部分可以容納一些無法透明化的元器件。
如果透明手機真的成為一種風向,索尼這種設計,無疑會比三星容易量產。但無論是哪一家,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不如看一點更實際的東西。
不久前,小米透明電視發布。這,可能是透明設備與大家距離最近的一次。
和剛才提到的思路一樣,由於無法將所有元器件透明化,小米透明電視設計了一個大大的圓形底座,用於存放這些元件。
電視機搞個底座,就很合理。
但是,隨著小米電視的發布,透明設備引發了一個更為現實的爭議,那就是顯示與透明的矛盾。
依照目前的技術,透明屏幕在顯示內容時,依然會有一定的透明度。
比如說追劇時,重點肯定是屏幕內容,但由於透明這個特性,電視後方的背景總是會與內容重合,就像拍照常用的「雙重曝光」那樣,難免讓人出戲。
(與背景燈融為一體的「情」字)
只有暗光或在暗色背景下,透明電視才能獲得正常的顯示效果。
手機同理,如何在用戶使用屏幕時不受背景的影響,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總而言之,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無論是透明手機還是透明電視,實用性都有待提升。
但,這並不意味這透明設備無用。
一方面是品牌價值的提升。如果現在哪家廠商宣布,能夠量產三星或索尼專利中的任意一種,一定都會引來大批網友轉評贊,股價蹭蹭上漲。
另外,透明設備的實用性也不應局限於常規。好比說,透明手機可以與 AR 聯動,透明電視則可以用於商業大屏,前段時間深圳地鐵不就已經先吃螃蟹了嗎?
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透明設備存在的理由。但三星的這張渲染圖,顯然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