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7月17日電 題:在阿拉木圖分享「舌尖上的中國」
中新社記者 李德華 孫亭文 王修君
「雖然我們餐廳的調味品是從中國採購來的,廚師也是中國人,但還是做不出中國菜的味道。不過酒店的菜品也要適應哈薩克斯坦人的口味,太辣、太鹹的中國菜,我們會做一些改良,以便讓哈薩克斯坦人吃得習慣,品嘗到中國的美食。」
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經營中餐廳的賽義德如是告訴中新社記者。
他所經營的中餐廳名叫圖蘭朵,在阿拉木圖有三家店,在阿斯塔納有兩家店,算是哈國較大的中餐廳。在圖蘭朵總店,雕梁畫柱的中國門樓上,飛簷、鬥拱、陶瓦、金龍騰舞等透露著濃濃的中國味道。
賽義德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上世紀50年代從中國到了哈薩克斯坦,仍有濃厚的中國情結。1996年,在家族創業時,選擇了開中國餐廳。「現在我們家裡每年聚會的時候,還會包『扁食』(餃子)吃。」
中新社記者進入圖蘭朵,迎面是一道假門,仿中國古城門臉而建,門板上書「福」字,城牆上還掛有編鐘。進入正廳後,兩名「兵馬俑」守門,廳內有大紅燈籠高掛,有些燈籠是毛筆造型。在廳內還有福祿壽三星君以及「關二爺」木雕、中國書法壁紙、春蘭秋菊屏風、春山勝景山水畫、馬踏飛燕、龍珠圖木雕等飾品盡顯中國味道。
賽義德說,餐廳裝修是請北京設計團隊來設計的,全部裝飾品都是從中國採購來的。「就想(把餐廳)裝修得更有中國味道,讓哈薩克斯坦人感受更多中國的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來這裡就餐。」
賽義德告訴中新社記者,圖蘭朵總店現在有四名中國廚師,分別來自湖南、河南、廣東、新疆。中國許多菜品比如麻辣豆腐、北京烤鴨、紅燒魚等受到當地食客的歡迎。「北京烤鴨這道菜每周可以賣出三五十隻。」
剛開始的時候,圖蘭朵的生意並不好,餐廳挺冷淡,但賽義德的父親堅持讓餐廳經營下去。現在圖蘭朵餐廳生意「還不錯吧」,賽義德謙虛地回應。他說,在阿拉木圖,一家新的圖蘭朵餐廳正在裝修中。他還說,聽說過《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節目,在電視上看過中國菜的做法,很喜歡。
在圖蘭朵餐廳,中新社記者遇到來用餐的阿勒瑪斯·阿仁巴耶夫以及他的妻子、女兒和妹妹。6歲的女兒正在學習使用筷子,妻子和妹妹已經可熟練使用。他告訴中新社記者,他們家經常來圖蘭朵用餐,中國菜的味道很好,家裡人很喜歡吃。
2003年,賽義德從阿拉木圖到中國烏魯木齊市學習,先學了兩年的中文,而後在新疆醫科大學學習中醫。雖然現在從事餐廳生意,但依然夢想著開家醫院,中西醫合璧。「因為在哈薩克斯坦大多數醫院是西醫,中醫應該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賽義德說,圖蘭朵還會到哈薩克斯坦其他州市開餐廳,希望越來越多的哈薩克斯坦人品嘗「舌尖上的中國」。另外,當他聽說中國有「藥膳」時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