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訊:「六一」兒童節前夕,江蘇南京六合仕金學校和浦口新城實驗小學的師生們,迎來了一批航空科普講師、航模飛手和青年志願者。他們針對兩所小學的特點,定製了不同的授課內容和航模製作課程。對於初次接觸航空科普的學生,設置了航空通識內容,培養學生對航空的愛好,通過製作並放飛橡皮筋動力飛機航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有航空課外活動傳統的學校,則從飛機設計師和製造工程師角度,為孩子們清晰地展現了設計、製造、試飛等真實的生產過程,向孩子們揭開了飛機製造的神秘面紗。
這次活動是航空工業團委近年來開展「中國夢、航空夢」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的一個縮影。在航空工業團委的統一部署下,航空工業通飛積極響應,每年都組建近百支青年志願服務隊,已逐漸將航空科普青年志願者活動打造為品牌,形成了常態、長效的志願者服務體系,讓更多的人走近航空、愛上航空。
築起藍色的航空之夢
在通飛珠海基地,坐落在這裡的愛飛客中小學航空科普基地經常洋溢著歡聲笑語,一輛輛滿載學生的校車、一批批排隊參觀的學生隊伍,使這裡呈現著青春的活力。在珠海基地205總裝廠房,孩子們通過與飛機的親密接觸,聆聽講師們對我國通用飛機的發展史和飛機結構、飛行原理的講解,親自參加阻力傘、航空炮、航模製作、模擬機體驗等航空原理衍生的體驗活動,喚起他們對航空的興趣,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了藍天夢的種子,這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通飛團委依託飛機製造主機廠的絕佳優勢,依託所屬廣東省愛飛客公益基金會,積極與珠海市教育局合作建設了珠海(愛飛客)中小學生航空科普基地。基地運行至今,已經接待青少年參訪研學人員超過15萬人次,掀起了全國航空科普的教育熱潮。2018年,通飛團委還積極推進所屬航空基地成為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共有廣東省愛飛客公益基金會、中航通飛華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荊門愛飛客航空小鎮等三個基地獲批,在提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起到了很強的示範作用。
打造綠色的育苗計劃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2017年12月,通飛團委積極推進愛飛客公益基金會與珠海市教育局合作,共同開發了《築夢航空——中小學生航空科普知識讀本》,並通過廣東省教材中心審定,列入省級教材目錄,成為全國首套航空科普教材。教材投放前,通飛團委組織參與教材編寫的航空科普講師,面向珠海市全市中、小學相關教師開展了科普教學培訓,為提高航空科普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
此外,通飛團委還大力培養公益講師團,連續兩年舉辦航空科普教學活動,培養了約400名航空科普講師。每年,通飛團委積極響應號召,組織50餘場航空科普進校園活動,數萬名學生參加。特別是2019年9月21日,為紀念中國航空事業110周年,通飛團委組織各級團組織以吳大觀青年志願服務隊為實施主體,在華南協作區聯動開展「中國夢、航空夢」航空科普進校園與「廠所開放日」活動。在航空科普的引領下,全國各地的青少年有了越來越多接觸航空的機會,樹立了投身航空的信念,建立起新生代人才與航空行業未來的連接。
點亮橘色的希望之燈
在武漢,愛飛客航空科普基地的講師們於2019年「六一」前夕,為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團委組織的160名留守兒童開展了「放飛藍天夢想,心系留守兒童」航空科普活動,這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讓孩子們臉上洋溢起燦爛笑容。
為留守兒童、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傳播航空文化,這是通飛團委不能遺忘的角落。2014年以來,通飛團委積極統籌所屬愛飛客公益基金會開展了多項公益慈善活動,其中「1+N」助學、「暖冬行動」「公益書苑」「飛常陪伴」公益支教活動,成為社會品牌公益項目。「1+N」助學自開展以來,先後在四川大涼山、新疆衝乎爾、貴州紫雲縣資助近50名困難學童重返校園,在資助人和困難學生之間架起愛心橋;愛飛客「暖冬行動」連續進行5年,先後為新疆、四川、貴州等地的貧困學童送去愛心物資,包括溫暖包400餘個、航空科普教材1440冊;連續5年組織航空專業志願者、大學生組建暑期支教團隊,赴老少邊窮地區開展「飛常陪伴」航空支教公益活動,先後在廣東河源、雲南玉溪、貴州安順、陝西周至等地區為留守兒童帶去航空特色課程,並在全國各地免費建設了21個航空科普公益書苑。
通飛團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帶領全體航空青年用航空知識的火炬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讓他們看到不同的風景,接觸別樣的天空,在他們的心中播種下航空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