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才能靠得住?這3個67歲阿姨說出真心話

2020-12-17 貓貓情感故事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才能靠得住?這3個67歲阿姨說出真心話

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老的一天,生老病死也都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哪怕是多麼不平凡的人,都一定會有面臨衰老的那一天,但是老了之後的我們,究竟依靠誰才是正確的呢?到底是自己的子孫比較靠譜,還是依靠別人呢?今天這三位大媽就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劉阿姨/67歲

我歲數不小了,年輕時候生了一兒一女,現在兒子女兒都成家立業了,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嫁人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可能總是關心娘家人的生活。我兒子是後結婚的,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所以對兒媳婦特別的好,有什麼都想著她。

女兒不會陪我到老,但是兒媳婦會,我對兒媳婦好,兒媳婦對我也很好,反而是女兒不怎麼管我,就連我生病陪在我身邊的也是我的兒媳婦,我覺得人老了還是要靠兒媳婦。而不是我自己的女兒。親人之間也不一定非要有血緣關係,主要在於心的交流。

趙阿姨/67歲

我覺得兒媳婦和女兒比起來,肯定是女兒更好啊,女兒可是我自己親生的,兒媳婦又不是我生的,人心隔肚皮誰知道兒媳婦對我是怎麼想的呢,哪怕是我女兒結婚了,但是我們之間的母女關係是改變不了的,我老了以後,該指望的肯定還是我的女兒啊。

兒媳婦是別人家的孩子,我也不可能去要求人家給我養老送終,我女兒雖然結婚了,但是經常會回家,我們的關係完全沒有生疏,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也總會和我女兒說。女兒就是我的貼身小棉襖。兒媳婦到底還是外人,我不可能指望一個外人給我養老。

錢阿姨/67歲

我覺得其實無論是兒媳婦還是女兒都靠不住,能靠住的只有我自己,人老了以後,要是有錢還可以,要是沒有錢的話,估計生活也會很苦,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媳婦都是這樣的,有錢的話肯定更願意照顧我。我想的很清楚。

反正我老了以後,能夠依靠的肯定只有自己,人是要為自己而活的,不能總是去依靠身邊的人,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幸好我的退休金也不少,可以讓自己很好的生活,我不敢去依靠別人,因為就怕是期待越大失望就也越大。

結束語:

人年紀大了以後,其實很多事情都無可奈何,能夠依靠誰也沒有什麼完全正確的答案。大家覺得呢?是子女靠得住,還是別人呢?

相關焦點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個65歲老人說出了實話
    導語: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老人到底可以靠哪個呢?秦女士:65歲。深信女兒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後就沒指望過女兒。女兒嫁出去之後,我和女兒就很有默契地把彼此看成客人了,來往不再那麼熱絡了,雖然我一心只指望兒媳,但如果到了晚年兒媳靠不住,我就靠我自己,我覺得去找女兒是給女兒添麻煩,她現在的身份是別人家的兒媳,她也有自己的公婆要照顧。我這母親已經是她人生中的外人了,我沒資格指望她給我養老。
  •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更靠得住?3個退休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三個退休女人的心裡話,看看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到底哪個靠得住。 章大姐,67歲 我跟老伴很早就開始為自己存養老錢了,因為我們知道,老了之後,口袋子裡有錢才有底氣,畢竟人老了之後難免會有個病有個災的
  • 晚年沒有自理能力,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70歲老人說了大實話
    秦大媽今年70歲了,之前一向身體很硬朗,但是年初的時候外出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因為年紀大,做了手術恢復也不是特別好,就一直躺在了病床上。現在,秦大媽被接回了家,一直由兒子兒媳照顧。昨天兒媳外出辦事,下午回來的晚,就託我給大媽送點飯。陪大媽吃飯的時候,大媽跟我聊了聊生病之後的遭遇,感慨道:「躺在病床上才明白,兒媳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
  • 人到了晚年,兒媳婦和女兒誰更靠得住?聽聽這幾位的內心話
    導語 有的人說兒媳婦就是一個外人而已,可很多時候兒媳婦往往都是比自己的女兒還要靠得住,但也有的人覺得自己晚年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女兒。那人到了晚年之後,兒媳婦和女兒誰更加靠得住呢?
  • 人到晚年,錢和兒女誰更靠得住?3個老人的親身經歷很現實
    社會中存在著一個問題,很多老人晚年的生活是無助的,養老問題的存在也讓自己感覺到壓力很大,試想一下人老了身邊沒有人照顧,那是多麼可憐的無助的。常見的養老方式有兩種,那麼人到晚年,錢和兒女誰更靠得住?每個老人都經歷過年輕的時候,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了他們晚年的生活狀態,晚年也無非就是兩種生活方式,要麼和兒女在一起,朝夕相處也好有個照應,這種方式難免會有很多摩擦,老人們不要糾結。在一種就是自己有積蓄,可以花自己的錢養老,這樣自己也過得舒心,不用看著別人的臉色,也算是得個清淨自在。
  • 人到晚年,到底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真相面前很多老人失望了
    不少老人表示,年輕的時候拼了老命想要生個兒子。當初的想法就是「養兒防老」,而閨女,出嫁後就成了人家的人,養老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可眼下,當初那些拼命想要生兒子的夫妻很多都到了六十以上的年紀。 那麼,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呢?按理說應該是兒子,可事實卻正相反,不少老人也親自承認,養老女婿要比兒子強很多。
  • 70歲老太太:晚年養老女兒靠得住還是兒子靠得住,住兩月就明白
    人到了晚年,到底是女兒靠得住還是兒子靠得住?看看王阿姨的遭遇就知道老了能靠誰。1王阿姨,70歲。兒女們怕王阿姨一個人以後沒有照應,於是商量輪流照顧她,不讓王阿姨一個人獨住了。王阿姨的兒子媳婦都還沒到退休的年齡,王阿姨到了兒子家後,反倒沒有在自己家裡呆得自在。因為兒媳婦有輕微的潔癖。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就連吃飯的時候,王阿姨都感覺兒媳婦很嫌棄自己。
  • 人到晚年,身邊最親的人是誰?3位退休老人說出了實話
    奮鬥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時期,退休老人都希望能夠陪陪自己的家人,安享晚年。有人說,當老人到了退休年齡後,子女也在為自己的家庭奔波操勞,很難陪伴在老人身邊,所以人到老年,與自己最親的人就只剩下老伴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有3位退休的老人說出了實話,一起來看看吧。
  • 80歲老婆婆感慨:人到晚年,最靠得住的人,不是兒女也不是老伴
    文|好孕姐人到晚年,最靠得住的人是誰?有人會說是兒子,因為我們自古以來就有「養兒防老」的傳統,兒子作為家裡的男丁,承擔著娶妻生子、為家族綿延後代的責任,當然還有孝敬老人的責任。也有的人說是女兒,因為跟兒子相比,顯然還是小棉襖更貼心。更多人會說是老伴,畢竟父母到了晚年,兒女們各自成家生娃,各有各的事,只有老伴這個枕邊人是和自己朝夕相處的,也是知冷知熱最靠得住的。要我說,以上這些答案都不算對。根據我身邊的例子我發現,人到晚年,最靠得住的人,不是兒女也不是老伴,而是自己的兒媳婦。
  • 晚年生活,兒子和女兒誰靠得住?69歲婆婆的經歷,很現實
    01前言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特別是現在老一輩的人,都認為養兒能防老,養女兒都是賠錢的貨。我們都想過上老有所依的老年生活,希望能多生幾個孩子給自己上一份保險。目前的社會狀態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兩億,我國面臨巨大的養老壓力,養老問題已經成了每一個家庭的難題。那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老了以後,女兒和兒子誰是最好的依靠?
  • 人老了後,閨女和兒媳誰更靠得住?83歲的老人告訴你答案
    有很多老人真的就吃這一套,聽了子女的威脅,只能乖乖聽話,把錢和時間都奉獻給了子女,本想著以後晚年能有個人依靠,可如果是個白眼狼,那真是後悔晚已。83歲鄧奶奶的自述:我叫鄧小梅,今年已經83歲高齡了,我現在回想起我的一生,只能用後悔兩個詞形容,我在年輕的時候做了很大的錯事,是我怎麼也彌補不了的。
  • 老了體弱多病時,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人們總會變老,很多人說「養兒防老」,其實,真正的人在年老之後,子女不一定能夠時刻陪伴在身邊。年紀大了要有人照顧,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自己的老年生活,兒媳女兒哪個更靠得住?陳大媽說:「她和老伴身體一直不太好,有一兒一女,兒子常年在外邊工作,所以兒子結婚了,有了孩子以後,兒媳就辭掉工作,全神貫注在家帶孩子照顧二老,兒媳守在家裡伺候我們老兩口,照顧我們的孩子。
  • 2位6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錢和子女靠不住,靠得住的是老伴
    唯一能伴你走過整個人生的,就是你的枕邊人。要關心她,愛護她,不要讓她走在你的前面。民間老話早說了,娘疼兒長江水,兒疼娘扁擔長,滿堂兒女不及半路夫妻。有時想想,人是越老越發現生活的真相,那就是人到老了,錢和子女不一定靠得住,唯一能靠得住的,也只有老伴了。
  • 68歲老太太戳心話:在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發現晚年靠得住的是誰
    人這漫長的一生,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親情。要知道,親情給了我們溫暖和牽掛,讓我們有個舔舐傷口的港灣,所以說我們永遠要懂得感恩!在兒女家各住1個月,才發現靠得住的是誰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總是辛辛苦苦的賺錢拉拔孩子成長。等到父母晚年沒有工作的時候,孩子們也應該承擔起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68歲的劉大姐,生有一兒一女,都住在城裡,而劉大姐則是一人獨自生活在農村老家。
  • 七十歲的老奶奶說:「人到晚年,兒子指望不上,女兒也靠不住!」
    人老了,真的需要兒女照顧了,首先想到的是兒子,養兒防老的傳統,大家都比較認可。可是,兒子靠得住嗎?是不是還要看媳婦的臉色?是不是要看兒子的家庭條件?再說女兒,要是遠嫁了,基本就是很少來往了,花錢還要看女婿的經濟能力和態度。小區的李奶奶,今年七十歲了,走路都要拄拐棍了。她的丈夫,過世多年,她就一個人居住於在老房子裡。
  • 人到晚年才明白,最親的人不是老伴兒,不是子女,而是這一個人
    她和老伴常年在外地打工,有時候甚至是異地而居的,一年才能見一次面。姚大姐不偏心,對兩個女兒同樣很捨得付出。 過了50歲之後,姚大姐的肩上的壓力雖然小了一點,但是大女兒結婚後,婆婆不願意幫她帶孩子,女兒只能找她幫忙。姚大姐的兒子當時還沒結婚,她也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女兒一個人無依無靠,就擠出時間幫忙照看孩子。
  • 人到晚年,錢和子女哪個養老更靠譜?3個老人現身說法,很現實
    文中的稱呼皆是化名,並且故事已授權分享,希望能給到大家一些反思和啟發。79歲葛大爺:「人老了,千萬別把所有錢都花在兒女身上。」父母都想著自己的孩子好。我和老伴這一輩子省吃儉用,身體有個什麼問題都是忍著,從不敢輕易亂花錢,兩口子一輩子勤勤懇懇,也攢下了不少錢。
  • 人到晚年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只有這3樣……
    從自身來說,養兒既然難防老,那這老三樣就顯得很重要了。 首先,有一個相互扶持的老伴。 都說這輩子陪伴自己時間最久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子女,而是自己的配偶。尤其是到了晚年,父母不在了,子女各有各的生活,只有老伴才能陪伴自己安享晚年。
  • 半路夫妻和親生兒女,晚年哪個靠得住?聽3個過來人說心裡話
    導語: 老年人最擔心的就是養老問題,有些人中年時存了點錢,雖然單身生活,但老了自然有兒女們贍養。那些再婚後的人,他們的晚年卻只能和再婚老伴相依為命,兒女們不敢不問,根本靠不住。 那麼,半路夫妻和親生兒女,到了自己晚年時,哪個靠得住?
  • 70歲老人的感悟:人到老年,只有兒媳婦才靠得住
    文|暖心語苑圖|網絡前天坐公交車回家,正值下班高峰期,乘車的人比較多,好不容易找了個縫隙擠進去,進去後發現旁邊坐著四五個六七十歲的老人,聽著聊天的語氣相互都認識,只是大家都帶著口罩,看不清每個人說話時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