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花
有的新媽媽因沒能給寶寶提供母乳餵養而內疚,有的媽媽因為對母乳餵養認識不足就早早地給寶寶斷了母乳,改食奶粉,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這件事。
母乳是小寶寶最天然最完美的食物,這一點是毫無懸念的。
任何階段,再好的奶粉也無法趕超母乳。從營養的角度,母乳是「一對一」的,媽媽能給自己的寶寶最合適的營養。母乳的成分能與寶寶的生長配合得十分精準,母乳中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物質的含量會根據寶寶營養需求發生變化。
特別是含有免疫因子的初乳更是為寶寶提供了第一道保護傘。而配方奶粉則只是作為無法進行母乳餵養時的替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所以不能本末倒置。
但是在我國,純母乳餵養率很低,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而造成我國純母乳餵養率低於國際水平,除了產婦媽媽特殊的身體原因,比如患病無法進行哺乳等因素外,大概有這些原因:
1.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
我國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兒出生,但是企業單位配備母嬰餵養室的不到10%,由於新媽媽的產後假期、哺乳時間不充裕,返回工作崗位後擠奶條件差,這些都導致了媽媽們最終放棄母乳餵養。
2.哺乳技術支持不夠。
在一些發達國家,一般會配有家庭醫生,對如何母乳餵養會有專業的指導,但我國因醫療資源相對不足,新媽媽遇到餵養困惑時,很難從專業機構獲得幫助。而中國媽媽獲得的最多指導是自己的婆婆或媽媽,但她們往往只是從個人經驗來,不能解決母乳中的實際問題。因為沒有支持體系,媽媽獲得的母乳餵養知識普及不夠,也容易導致中國媽媽放棄母乳餵養。
3.社會的支持力度不夠。
在我國奶粉廣告隨從可見,但母乳餵養的公益廣告卻少之又少,不僅母乳餵養室嚴重不足,人們對在公共場所哺乳也帶有偏見,甚至還有人認為奶粉的營養更多。
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綜合國內外對母乳的研究,除了營養角度更適合寶寶,還有這些好處:
不易感染。研究顯示,0~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的寶寶,與其他餵養方式的寶寶相比,腹瀉、肺炎等感染風險更低,死亡風險也更低,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
減少過敏。母乳餵養對過敏性疾病有保護作用。
抗壓強、抑鬱低。因為母乳餵養不僅僅是給孩子提供身體的營養,更重要的是心理營養。早期的母子身體接觸能給孩子安全感,更能促進母子感情。
寶寶更聰明。據英國默菲特教授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奶粉餵養的孩子相比,經母乳餵養的孩子智商得分平均高6~7分。
而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有利,對媽媽的好處也不少。比如利於產後惡露的排出,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恢復;降低患卵巢癌、乳腺癌等患癌風險;減少骨質疏鬆、2 型糖尿病和產後抑鬱等的疾病風險。
母乳餵養的好處不言而喻,媽媽們放棄母乳餵養,應是一件萬不得已的事。
那麼吃奶粉長大的孩子就一定會比吃母乳長大的孩子差嗎?
這是不一定的,雖然母乳餵養相比奶粉餵養更有利於寶寶的成長,但一個人優秀與否,還與孩子的遺傳、後期的教育和環境都有關係。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其實,母乳和奶粉都可以提供給寶寶生長所需要的營養,都可以讓寶寶長大,但是母乳餵養更多提供給孩子的是精神營養。母乳餵養的孩子更容易和媽媽建立起安全依戀。
對母親的依戀是人的精神賴以存在而不致崩潰的基礎,也是人得以不斷擴大自己生存疆域的根據。這種依戀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成為孩子的心理支持,而母親就是這種心理能量的給予者。
對於無法提供母乳餵養的媽媽,也不要過於焦慮,在平時多擁抱寶寶,給寶寶做撫觸,多陪伴寶寶,給予寶寶高質量的陪伴,和孩子建立起安全依戀,對寶寶的成長會更有利。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