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高超的造園手法,其尊崇自然的理念,體現出中國園林的思想
西塘位於汕頭市澄海樟林鎮塘西鄉,是集住宅、書齋、庭園三者一體的庭園,原址為林洋別墅,於光緒年間為樟林南社洪植臣買得,亦稱洪源記花園。園林最早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經歷代修建,特別是光緒年間的擴建,成為是廣東粵東地區較為著名的庭園之一。園林外有水塘,水塘東部凹入為水灣,過去通航外河,停泊船艇。庭園的最大特點是結合地形,在有限的面積內獲取最多的景觀效應。造園手法上,採用先收後放、先抑後揚的方式,隨著步移,園內空間由小轉大,由封閉轉向開敞,景色逐漸增多,由較為單一的景觀轉向層次豐富的景觀。
全園佔地一畝略餘,園內亭榭樓閣、假山水池、客廳書房、園林花草應俱全,在有限的空間營造無限的景觀。該園總平面結合地形和使用功能,把園內空間劃分為四個部分:入口門廳小院、前部宅居院落、中部庭園和後部書齋。初進庭園外門,迎客的是一堤婆娑翠竹,半池蕩漾碧波,至正門前,見門樓匾額上刻著正楷「西塘」二字,筆劃端莊平易,落款為「嘉慶四年六月吉且」。入口大門東向,進門後為一封閉的小院,由於在小院正中開了洞門,人們透過圓洞門,可遠望庭園假山和重簷六角亭,宛如一幅古畫。
通透的門洞改善了小院的封閉感,門洞的處理使小院與大院的聯繫緊密而又過渡自然,既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又使小院空間起到了欲揚先抑的效果。通過小院的圓洞門進入庭院,庭院的右側為居住部分。住宅廳堂為三開間建築,陳設清雅,前後有廊,前廊附有拜亭,其院落布局規整,開敞疏朗。住宅通過拜亭的簷廊瓶門與庭園聯繫。拜亭前用紅黑小石鋪成「雙鳳朝牡丹」圖案的庭院地面,廳堂對面,芝蘭飄香,山茶競豔,圍牆綠瓷窗下,兩根木化石立於綠蔭叢中,斑駁蒼老,別致悠然。
穿過廳堂簷廊花瓶形側門,則步入山下小石橋。橋頭前面,一石狀如鯉魚躍起之勢,栩栩如生,名為「鯉魚跳龍門」。每當月圓立於橋頂,可見左右兩邊池水皎月雙印,所以名為「西塘印月」。橋東荷塘後門,有水亭一座,置於池中,底面用石板架出水面,呈六角狀,有石刻詩云:「雲水浮空崖,樹木間飛閣;勝跡清以幽,吟嘯資逸樂。」西塘庭園的主景為疊石假山,一灣水池,雕欄圍繞。假山之下有一幽深巖洞,稱為「鶴巢」,原養白鸚鵡,據說鸚鵡能吟簡短詩句,十分逗人喜愛。
巖洞之上,奇石崢嶸,石壁上刻「秋水長天」四字,蒼勁俊秀。山下石路,遷回曲折。小橋旁邊,數竿金絲竹,低拂著一片山石,上刻「把爽」二字。沿小石徑,可登假山,山上築有重簷小亭。亭邊山石聳立,諧趣橫生,似猴似馬、似獅似鹿。沿著透迤山徑,臨池西面有琴形石桌琴臺右側,九層景塔迎風矗立,塔前有一方石,旁栽含笑、夜合,兩邊梨樹、榆樹挺立,林蔭覆蓋,清風徐來,樹影婆娑。園內後部的書齋是一幢兩層的樓閣建築,二樓與庭園內假山相通,樓閣臨池,飛簷映水,巍然屹立,起逸空際,大有飛凌碧波、招攬風月之勢。
順石級登樓,只見園外寬闊的池水波光閃爍,倒映著遠處群山和農舍。庭園邊界利用假山、樓閣而不設圍牆,把園外空間景色引入庭園,擴大了瞭望視域,還增加了庭園的開闊感。西塘園林造園藝術高超,結構精巧,包奇薈勝,獨具一格,其造園尊崇自然的理念體現出中國傳統園林的思想,明清時期的粵東傳統私家園林,以西塘最具代表性。
汕頭市潮陽區棉城鎮是個有一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邑,其棉城「四奇」為:古樹、古塔、古寺、古園林。建於清末的棉城「三園」—西園、耐軒園、林園曾名噪潮汕。林園位於潮陽棉城今平和東學校校園內。由圓亭、假山、幽洞、魚池、板橋、古井和一座兩層的西式樓房建築組成。園林始建於清光緒年間,面積約五百平方米。園主人林邦傑為棉城人,清末民初任汕頭市太古洋行買辦起家,曾任汕頭市商會會長。清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受聘任潮陽東山書院山長期間,曾抵林園遊賞。
嶺南近代園林建築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常採用中西合璧的方式,但這種合璧不是像現代園林那樣將建築與園林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而是建築完全是西方的手法,園林則用傳統的嶺南造園手法。林園構築園林與別墅建築相結合,整座園林坐北面南,四周高牆圍護。入口為凹肚門,採用石門框,牆壁嵌飾彩色瓷磚,呈西式圖案,富麗華貴。石門額鐫金色「林園」二字,筆力蒼勁,乃名人題書。進得園門,是一片寬廣坦地綠草如茵,傍四周圍牆處,廣植竹子樹木,蒼鬱蔭翳。樓房及假山便在坦地後面。
林園主體建築為二層的外廊式別墅建築,底層為大廳,左右配廂房。大廳東側後面有階梯以登二樓,二樓西側後面有門可通假山群。樓上構築堂皇,窗明几淨,鏡屏、書畫、桌椅、家具擺設,氣派不俗。憑樓眺望,可近賞假山、涼亭、林木花卉,令人心曠神怡;遠眺棉城居民屋宇鱗次櫛比,文光寶塔巍然卓立,無限景物,盡收眼底,使人胸懷頓興一番坦蕩。整座樓房四周為走廊,走廊外置護石欄杆,欄杆高約尺許,質樸而雅。大廳內門框及窗欞,皆用堅固高級木材,鑲嵌以紅、藍色相間之厚玻璃和裝飾圖案,呈現出高貴典雅的建築格調。
廳前面東側築有圓亭,高約3米。園主人常於亭中邀朋談敘,觀賞亭外園景。大廳前面之西側,亦有高大的九裡香樹,與東側亭前之九裡香相呼應。旁邊更有一棵巨大玉蘭樹,高大挺立,枝葉參差,終年開花,與九裡香競吐芬芳,花香濃鬱。繞過大樹,便是大廳西側假山群。假山構築,奇趣橫生。綜觀假山氣勢,或跌宕起伏,或玲瓏透巧,奇特多姿。不論春夏秋冬,人遊假山,濃興頓增。看完文章後,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對內容感興趣的朋友,記得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