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中國的能源改革交上了一份什麼樣的「成績單」?《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21日發布。多組實打實的數據在白皮書中披露,「低碳轉型」和「市場化改革」兩大關鍵詞受到關注。
新發布的這份《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共有約2.4萬字,涵蓋了能源發展歷史成就、能源消費方式變革、能源體制改革等多方面內容。
整體來看,可喜的是,全國單位GDP能耗強度在下降。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現場說:「從2013年-2019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了24.4%,折算下來節約能源超過12億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7億噸。相當於以年均2.8%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GDP7%的增長。」
在能源的低碳轉型方面,最新數據顯示,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都位居世界首位。中國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8.1%,提前實現了2015年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
在能源的市場化改革方面,白皮書寫道,構建有效競爭的能源市場,根據不同能源品種特點,搭建煤炭、電力、石油和天然氣交易平臺,促進供需互動。以電力領域為例,2019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達到約2.71萬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
在「十四五」期間,能源的低碳轉型和市場化改革都將繼續「快馬加鞭」。章建華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創新發展方式,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推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推進電力、油氣領域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今後,新能源的發展基本上不需要國家補貼,主要由市場決定。」
湖南、江西等多個地區近期採取了限制用電的措施,登上了熱搜。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2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工業生產高速增長等因素導致電力需求超出預期。總的來講,冬季能源供應是有保障的。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說,12月份以來,湖南、江西的用電需求增速很高,在全國都位居前列。「近期監測我們就感到受工業生產高速增長,以及低溫寒流疊加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電力需求超出預期,形成一種高速的增長。湖南12月上旬,發用電量同比增長了19.8%。江西12月上旬,發用電量同比增長18.4%,比湖南略少一點,但是也超過18%,這個數也很大。」
趙辰昕表示,接下來將多措並舉,首先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進一步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切實保障電力的需求。針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指導科學合理的進行調度,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