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清明節裡的那些生意:你在祭祀掃墓,別人在掃蕩財富

2020-12-17 李濟安創業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

本來沒有寫這篇文章的打算,只是突然間翻看到前兩天拍攝的一張照片,深有觸動,李濟安創業暨《創業致富快報》自媒體才決定挖一挖埋在清明節裡的生意。

《歲時百問》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節,兼具人文與自然兩大內涵,它既是傳統掃墓祭祀的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對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古時候,沒有天氣預報,農民往往憑藉清明來判斷種莊稼的時間,因此就有了「三月清明莫在前,四月清明莫在後」的說法。

和清明節的情緒一樣,

歷來有些生意人也表示悲哀。

生意人悲哀什麼?

因為此時正值春夏換季之交,春天的過時了,夏天的又覺得有點早,尤其體現在服裝等行業上特別明顯,所以就被一些生意人定義為商業的淡季。

當然,

上述是傳統的經營思想。

現在哪有那麼多的顧忌,反而是愈演愈烈:你在祭祀掃墓,別人在掃蕩財富。

諸如火紙、鞭炮、元寶、香燭、紙祭物等售賣;

諸如青團、艾粄、菠菠粿、烏稔飯等特色食品的製作;

諸如綠色殯葬(樹葬、海葬)等新式樣;

諸如掃墓車輛出租等配套服務;

諸如開發清明旅遊紀念品(詩扇、書籤等);

…………

以下幾則項目案例,李濟安創業暨《創業致富快報》自媒體就多說幾句:

1、「花」樣百出

清明的「花」祭品,有鮮花,也有仿真花。各種各樣的花,雖然五顏六色,爭奇鬥豔,但我覺得都不稀罕。

這次回老家掃墓,我發現有一家墳墓特別有看點,這也正是開篇我所講的那張照片。除了常見的插在墳頭的花色之外,他們還另給墳墓主人的「脖頸」戴上了一條:「花項鍊」,非常耀眼。

近前細觀,

這明顯不是祭掃者的DIY,

完全是生意人的流水線生產。

2、還能賣「土」

清明祭祀掃墓,

通常都要給墓地新培土。

「十裡不同俗」,有的地方是直接在墓地周圍取之用之,乾脆利落;有的地方則有講究,不能從原墓地取土,否則大不敬;更有的墓地坐落在陵園,管理方更不允許取土。

這樣一來,

就催生了賣墳土的生意。

一些陵園外,黃土分袋裝好,明碼標價,一袋多少多少錢。幾乎沒有成本的生意,賺得真爽。

順便再提一下,

除了給墓地新培土,現在還流行給墓地鋪草皮,所以又給創業者添了一條生財之道:賣草皮。

3、祭燒乳豬

在我國南方,尤其是在廣東地區,乳豬似乎成了祭祀先人的高檔用品,一隻色澤大紅、賣相大方的乳豬承載著大家對先祖的思念與敬意,儼然為清明祭祖用品中的一號「主角」。

一隻燒乳豬動輒數百元,有的甚至上千元,關鍵是,有時你還得預訂才可能拿得到。

這不是商機,

什麼還能算作商機!

4、香蕉最突出

再小的生意,

都有規律。

清明節期間,某地一位水果商販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說,我賣的水果,品種也挺豐富的,有蘋果、桔子、甘蔗、香蕉等等,也不知咋啦,就數香蕉賣得多、賣得快。

他弄不明白,

就一個一個向買主問。

有一位老大娘道出其中原委:咱農村人凡事都圖個吉利,清明掃墓添墳,總得上貢品吧。蘋果,平平安安那是自然,主要這香蕉外表金黃色,看著就吉利,而且香蕉又叫金蕉,聽著更吉利。再者說,一家人去掃墓,終歸是要在地裡休息一下的,大家聊聊天,喝點水,吃點東西,吃啥呢?也只有香蕉最合適了,皮容易剝,還不用水洗,價格又不貴,多方便實惠呀。

這個小商販也挺聰明的,

他認為,事情的原因也是購買的動因。

所以之後每次有人過來買水果的時候,他在有意無意之間都拿老大娘的話說給他們說,沒想到效果還真的不錯。

5、偷偷「回收」

這個路子不提倡,

但是創業者不能不知道。

現在都倡導文明祭祀,以前是放鞭炮、燒紙錢等來表達懷念之情,如今取而代之的是獻鮮花、擺水果等物品來寄託我們的哀思。

可你知道嗎?

當祭掃者來到墓地前,獻上鮮花、擺上祭品,整理完畢後離開時,心懷鬼胎的 「生意人」就來了,他們迅速收走剛擺上的東西匆匆離去。

這些東西被偷偷「回收」之後再次被包裝,進入二次銷售,循環往復,真可謂是無本萬利!

這種行為屬於偷盜,但又構不成犯罪,被逮住頂多罰款了事,以致屢禁不止。

我們在掃墓,

別人在掃蕩。

實屬清明節的另一種人生悲哀。

6、代掃代哭

有些事主忙,

騰不出時間去掃墓。

沒關係,

可以請人為你代掃。

代掃業務包括:放哀樂、放花、擺水果、糕點、酒水等祭品、擦拭墓碑等等,且全程視頻或照片處理。這種服務目前網上每單價格在100-200元左右。

覺得不盡興,

還可以再加代哭服務,以表深情。不過,一炷香時間,又要大約兩百錢。

怪不得有人口出狂言:只要錢能搞定的事,都不是事。

創業者也要記住:

凡是需要搞定的事,

多半都能從中賺錢。

…………

你在祭祀掃墓,別人在掃蕩財富。埋在清明節裡的生意,何止這麼幾處。

今日李濟安創業暨《創業致富快報》自媒體且說到這裡,此景此情此生意,其實遠在宋代,高翥就以一詩概之。

南北山頭多墓田,

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

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關於作者」

李濟安創業,專門研究創業項目,主導策劃《創業致富快報》自媒體公眾號、《中國創業致富項目大全》電子情報、《72種快速尋找創業項目的絕妙方法》。您對本文以及平民創業、營銷管理方面有任何意見或建議都歡迎與我激烈交鋒,商海浩蕩,不洞察不洞明,無交手無交情。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掃墓是為了什麼?
    今天清明節,未能回老家祭奠祖宗。想起去年掃墓,路過很多比普通墳墓要低矮很多的墳墓,沒有墓碑,墳門都沒有,像一個個饅頭匍匐在地上。聽前輩們說這些墳墓裡埋的都是餓死的先輩。其中有些是直接餓死的,有些是挪著小碎步抬那些已死的去埋葬,路上太餓了,路過一個小坎都過不去摔倒,倒下之後再也起不來直接死掉的,所有人都沒有力氣,只能勉強挖個小坑剛好能埋個人,都是用些樹皮或者爛蓆子裹著,沒有棺材。所以這些墳墓都比普通墳墓要小要矮很多,離村子也很近,很容易辨認。想起歷史課本上說的三年饑荒、三年自然災害,唉!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 代客掃墓惹爭議-掃墓,祭品,祭祀...
    原標題: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代客掃墓惹爭議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
  • 清明節祭祀:獻花、擺供品,別犯禁忌
    2020年清明節掃墓,為避免人群聚集,有人想到網上祭掃。足不出戶,類似電子點餐,公墓服務人員就像後廚,照你要求下單。其實清明節虛擬掃墓,本質上就是代辦。有個故事,夫妻二人是跨國婚姻,清明節掃墓時,外國妻子問:「你擺放的食物,他們什麼時候出來吃啊?」中國丈夫回答:「他們出來看你那些花的時候,就順便吃了。」你送鮮花,我送美食,各表各心而已。說到底,所有的形式,都是給活人看的。為什麼呢?
  • 應該知道的清明節祭祀禁忌,不要惹你的祖先不高興
    馬上就到清明節了,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清明是掃墓祭祀祖先的日子。在林正英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與鬼神「交流」存在很多規矩,破壞了這些規矩可能就會惹逝去的人不高興,那麼清明節祭祀的過程中有通常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幾點最好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掃墓時間什麼時候最好?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 代客掃墓
    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清明節將至,祭掃逐漸進入高峰期,祭掃用品市場也隨之變得火熱。中新網記者發現,在線下市場,傳統的紙錢、金元寶等祭品最受歡迎。而在線上網店,「蘋果手機」 「平板電腦」「豪車別墅」等時髦祭品則銷量靠前。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代客掃墓惹爭議
    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資料圖:民眾進行掃墓。汪軍 攝「蘋果手機」等時髦祭品熱銷清明節將至,祭掃逐漸進入高峰期,祭掃用品市場也隨之變得火熱。中新網記者發現,在線下市場,傳統的紙錢、金元寶等祭品最受歡迎。
  • 清明節掃墓的最佳時間 在臨沂掃墓時間有什麼說法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流傳最廣的風俗就是掃墓祭祖,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它不僅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為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數都是在清明節掃墓的。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掃墓,即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
  • 清明節祭祀祖先有規矩,這些祭掃的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郊遊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當然,清明節祭祀祖先有規矩,這些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 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掃墓祭祀、緬懷先祖,是清明節的主要內容,清明節跟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它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由傳統習俗凝結成的文化現象,是人們弘揚「孝道精神」的最好體現,只因為在每一個中華兒女心裡「百善孝為先」,一個人不管有多麼成功,如果缺乏「孝道精神」,從來不認為他是好人。從這個層面講,清明節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
  • 清明節馬上到了,在農村掃墓有哪些講究?你聽說過嗎?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國家很重視這個傳統節日,各地都要放假,大人孩子回老家上墳掃墓祭祀祖先。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古人很早就有對清明感懷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快到了,記得小時候,我們都會在清明節那一天去為革命烈士掃墓,在我的老家,就有一處烈士陵園,每年清明這一天,從學校會選出一部分學生去掃墓,包括村裡的各個部門都會去參加掃墓活動,但在農村有很多規矩,清明節到底哪些人不能去掃墓上墳?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網上掃墓流行,燒紙、上香都消失之後,清明節還是「清明節」嗎?
    現在城市裡大多人掃墓的習俗和程序也已經十分簡單了,最新的方式甚至還有網上掃墓,但畢竟這個形式還是有點太過輕易和不正式,所以清明節親自動身去掃墓的傳統還是保留了下來,以寄託生者對逝者的敬意和追思。但即便墓園稍遠,現在的掃墓活動也很簡單,不過是買一束花,買"香"帶到墓碑前去,很快就能辦完。小販一般都會把祭祀用品放在墓園錢賣,特別是趕上清明節一帶日子,價格故意要往上提一些,但這種一年一次的活動,又是面對已逝之人,大多數掃墓者都不會計較。
  • 「一點就到」的祭祀 「微信掃墓」引發社會熱議的背後
    「不去現場祭掃,清明節祭奠還有意義嗎?」「微信祭祀一旦成風,是否會使人們疏於親情」,面對質疑,也有很多人力挺這一祭祀方式,認為這是成人之美,希望少一些道德捆綁。微信祭掃:緣何「掃」出來一堆是非?用微信遠程向去世的親人表達哀思,內容可以同步顯示在公墓現場的LED大屏上。
  • 清明節將至,農村掃墓時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是祭祖、掃墓、悼念亡人的日子。在古代,清明節的祭祀活動就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是王公大臣,還是黎明百姓,都要在這一天裡,祭拜已經逝去的先人。唐朝時期,朝廷就規定必須放清明假,好讓大家都可以回家掃墓。
  • 清明節掃墓時的幾大忌諱,您知道嗎?
    清明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傳統春祭節日,掃墓祭祖,緬懷先人,弘揚孝道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掃墓,那麼有什麼是需要忌諱的呢?第一,幾類人儘量不要去掃墓孕婦不宜去掃墓,首先是墓地周圍的氣場不利於孕婦的情緒,其次就是清明節集中掃墓會造成扎堆現象,擁擠的地方不利於孕婦。再一個就是墓地基本都是很遠的地方,長途奔襲,也不利於孕婦的休息。身體不佳的人不要去掃墓,時運不好的人也不要去掃墓。
  • 清明節50個必須注意的禁忌
    3、佛教裡有沒有清明節一說呢?佛教裡沒有清明這個節日,因此佛教經卷中也沒有關於「在清明節如何如法祭奠過世親人」的記載。對於佛教弟子而言,如果講到要「祭奠超度亡者」,那麼每一天都可以當做清明來過。10、清明節,把錢交給別人代替放生會有功德嗎?佛法不可思議,當你拿出錢來,一念發心用於放生,或者一念發心用於流通大乘佛經法音,或供養三寶等,事情雖然還沒有做,但是,就在發心的當下,功德已經圓滿!所以,隨喜放生,交上錢後,放生的功德已經圓滿,自己就可以做回向。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三十六個風水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方法是在家裡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提醒朋友們這一條很重要。7清明節悼念逝者買什麼花合適?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
  • 近距離接觸淘寶代掃墓人代掃墓15分鐘賺800元
    4月4日,半島全媒體記者對代掃墓人進行了採訪,在他們看來,「能幫別人完成心願、表達心意,我覺得這並不只是一樁生意,更是一種成人之美」。  為找墓地有時需要一天   90年的喬羅男(下圖)在淘寶專職代人掃墓兩年,4月4日,記者輾轉聯繫到他,正在忙著祭掃的他聲音略顯沉重。
  • 重陽節港人出手闊綽祭祀先人 祭品生意額升三成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隨著香港經濟好轉,大批孝子賢孫十一日趁重陽節前往掃墓,普遍出手闊綽,願意花更多金錢購買祭品祭祀先人,單是購買冥鏹已花逾千元。有燒臘檔及鮮花檔負責人表示,生意額較去年增加兩至三成。  十一日是重陽節,港九新界多個墳場上午開始陸續有掃墓人士祭祀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