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
聊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大興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十三五時期,聊城市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平清種增改」自主治理行動,今年結合疫情防控又開展了農村「家家整潔、村村清潔」自主治理行動。同時,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多部門協同推進,形成工作合力,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目標。村莊清潔方面,全市農村村容村貌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乾淨、整潔、有序,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4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400個,市級清潔村莊2000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全市所有村莊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100%;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方面,40%以上的村莊完成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農村黑臭水體和生活汙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農村廁所革命方面,農村戶用無害化衛生廁所比例達到90%以上;1055個300戶以上自然村建有公共廁所,成立改廁服務站228個,建設改廁信息管理化平臺12個,全市改廁管護長效機制建設初步完成。
下一步,在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目標的基礎上,將繼續提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
一是繼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以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為重點,以切實改善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為根本目的,全面提升全市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二是加大財政投入保障力度。統籌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進一步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市級財政繼續統籌安排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同時允許縣級按規定統籌整合相關資金集中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鼓勵採用發行政府債券和PPP模式,用於符合條件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收益較好、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項目。
三是突出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立足村莊實際情況,分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優先考慮村莊基礎設施建設。選擇不同治理層次的村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總結推廣試點村莊經驗。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度和長效管護機制建設,尤其是加快推進農村道路硬化、農村排汙管網建設和農村垃圾治理體系建設等基礎性工作,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明確設施產權歸屬和運行管護責任,推動農村廁所、生活垃圾汙水處理設施設備運行管理和村莊保潔一體化運行維護。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由村莊面上清潔向死角盲區、屋內庭院和村莊周圍拓展。
四是梯次推進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根據村莊整治、建設實際情況,梯次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好,實現乾淨整潔,無「四大堆」現象的村莊,完善長效保潔機制,開展省市縣三級美麗鄉村聯創;對完成「三清一改」任務,村內實現乾淨整潔,基本無「四大堆」現象的村莊,鞏固成果、查缺補漏,加快長效機制建設,提升建設為市縣兩級美麗鄉村;對村黨組織領導力強,工作基礎好,群眾威望高,村莊環境較好,基礎設施健全完善,文化生活豐富,有一定鄉村特色,產業基礎較好且永久保留的村莊,提升建設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