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飛影!
這次分享一次改裝 DIY 經歷,也可以說是一個避坑指南……裝修的坑我算踩過不少,但是不代表要繼續忍受,想知道詳情的就慢慢往下看吧。臥室一般是休息的地方,按道理是應該好好挑選一個床,從來沒想到會在臥室裡進行一番大改造……
當初在淘寶選床的時候就被這種榻榻米的床吸引了,似乎很有 B 格,收納也不錯,還能坐著休息,於是就決定在主臥買一個 1 米 8 寬的大床。
實際到家安裝後,怎麼說呢,倒也不難看,也說不上好看,我睡覺的一側還能放點東西,檯燈、音箱、遊戲機之類的。但是本來還算大的房間被榻榻米一放,走道位置就特別狹窄了,上床還要繞個大圈,踩著榻榻米上床,早上起床還要踩著榻榻米滑坐下去穿拖鞋,當初到底圖這個榻榻米啥,未必兩個人坐著下一盤圍棋嗎?總感覺有點彆扭,而那個角落的床頭櫃更是常年摸不到,放那的東西都逐漸吃灰了。
就這麼將就的睡了幾年,其實白天還是喜歡在書房自己布置的書桌上休閒和辦公,但是偶爾家人會來住,書房也是買了床的,為了避免影響家人休息,我開始對自己的主臥室開始動心思了。主臥好歹也有我一半的地盤,這個榻榻米又佔據面積,又影響我上下床,牆角的空間似乎全面浪費,真是覺得這些年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作為理工男,在行動之前肯定是要深思熟慮的,既然動力心思,那麼就先從量尺寸開始,初步是打算整個電腦桌出來,因為暖氣片的限制,牆角這個區域是能利用的極限,本來我是想換床的,但是這步子就邁大了,既然我的怨言都來自榻榻米,那拆了就行了,即使拆了榻榻米,留給我的最寬桌面也才 1 米出頭,那我就要向上延伸空間,收納問題永遠是每個家庭繞不開的結。
連續幾天的網上尋覓,終於被我找到這麼一款一體化的書櫃書桌,連品牌名都沒有的商品,有許多款式,其中一款的所有參數基本和我測量的數據完美契合,只是我的寬度是 104cm,這款書桌寬 1.1米,這個是小問題,悄悄的把床往老婆方向的地盤佔據 6cm 即可。
下單書櫃後,二話不說,秉著斷舍離的理念,這個榻榻米就算接近全新,也只能拆了扔掉了,二手根本沒人要,送人估計也嫌麻煩,一想這個走道要變寬,內心就有點小激動。
首先把床墊給挪走,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床架是什麼結構,幾年前師傅安裝時我都不記得了。
當我把排骨床架先挪走後發現榻榻米似乎是通過這塊鐵片和螺絲連接的,這下就有點頭大了,這個鐵片似乎還承擔了一部分床架的承重,以及床位的固定作用,榻榻米要是拆了,床墊一側沒有支撐不就傾斜了……
在絕望之餘,還是有一線希望,這個床架的中間還是有一個支撐腿的,但是原本床頭、床尾、中間三點的支撐變成一點的話,肯定也不靠譜,會比較危險。
看著床頭床尾的結構,我陷入了深思,既然榻榻米的作用是將這兩側固定,那麼我找來替代品,達到和榻榻米一樣的作用不就行了。
一瞬間我就想到了這種不鏽鋼家具支架,這東西在宜家也有,不過網上選購的範圍更多,保險起見我還買了一個矮腳的。
這個難題解決了其實還有一個當下更大的難題,就是這個榻榻米的處置,這個榻榻米應該是整個床最貴的部分,因為它最重,起碼有幾十斤了,家裡算上父母總共四個人,決定一起把這個榻榻米搬出去扔掉。小區樓下就有垃圾桶,放是肯定放不進去的,扔旁邊也不太道德,清潔工也沒辦法好好處理這貨,唯一的辦法就是扔到小區的建築垃圾區域,但是離家樓棟也得有個 500 米,這絕對是一段艱難漫長的路程……
靈魂畫手來演示一下我們是怎麼處理這個榻榻米的,老父親一把在前面背負起來,母親和老婆在床兩側偏後的地方抬著,因為榻榻米最重的部分就是尾部,所以我決定託起尾部,這樣三人分攤尾部的重量還算吃得消,只是四個人同步抬著這個重物走路實在是太艱難了,隨便一個晃動可能其他幾個人受力就變大了。幸好大晚上小區人不多,偶爾碰見的路人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穿著居家褲出門的我,本來褲子就比較松,走了半程褲子下滑的都要走光了,趕緊喊老婆幫我整理一下,結果她看到就笑岔氣了,瞬間重心失衡,我拼命出力維持,褲子就掉的更快了……雪上加霜……最終將這個幾乎全新的榻榻米扔到了建築垃圾區,拜拜了您內,所以千萬不要好奇買不實用的床,床就是老老實實睡覺的玩意。
魔幻的現實告一段落,現在可以安心處理剩下的問題了,榻榻米拆除後,床頭和床位的金屬鐵片連接部分還是不拆除,將不鏽鋼金屬腿放在鐵片下面,旋轉調節高度,這樣就實現了榻榻米的作用——支撐。
只是這個不鏽鋼金屬支架沒辦法和這個鐵片固定起來,我看到此處有一個螺絲孔位,可惜兩者沒有契合的螺絲。
於是我又想了個歪點子,將膨脹螺絲固定到金屬支架上,穿過了這個孔,雖然兩者沒有固定,但是床墊整個壓下來的時候,重量擺在那裡,只要下方三個支點受力均勻,床上沒有激烈運動,這個金屬支架腿是不會位移的,我真是個大機靈鬼。
還剩最後一個位置,就是床尾的支架其實是沒有接觸地面的,純粹靠榻榻米的連接固定,雖然有鐵片和金屬腿固定了,還有一個矮腳金屬支架,直接擰到底部給墊一下,沒有固定,直接分擔一下重量就好了。
最後把床架還原,將床墊放上去,很完美,榻榻米的問題徹底解決了,就是這樣金屬外露是不是很醜?反正這一面就我一個人看,醜怕什麼,實用是王道!
榻榻米一搬走,這塊地瞬間就寬敞了,這些年的憋屈也稍微釋放了一點,而這個配套的床頭櫃也是毫無用處的玩意,不過這麼小不用扔,先放別的地方閒置起來。
空間準備就位,辛苦一晚上還是值得的,就等新傢伙到了。
書櫃到了之後,來了兩個安裝師傅,不過安裝是外包的,兩位師傅表示沒見過這種書櫃,好在都是老師傅了,看一下說明書就懂了,立刻開工。
先將所有的面板堆在一起核對了一遍。
一眨眼的功夫就拼的差不多了,書桌是一部分,書桌上的書架是另一部分,後期還是要拼接起來。
在拼接書架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問題,因為暖氣片的緣故,此處真的是太窄了,書桌首先就是三人抬著從上往下放進角落的,但是書架要從書桌背後固定,安裝師傅也是特別給力,直接將書桌傾斜留了一點空隙,從桌子下面鑽到背後去固定,點個讚!
書架就是完完整整的放在書桌上,然後背後是通過幾個鐵片上螺絲來上下固定,我感覺還是比較穩的。
最後完成品如圖,北歐風格比較容易融入臥室的風格,我最得意的是經過精密計算,這個一體式書桌放在這個角落真是 ,上層空間也利用起來了,我又可以塞很多東西了。
不過也有翻車的地方,抽屜拉出來就被暖氣片擋住了,還好問題不大,這個空間足夠雙手進去拿去物品了。
上層書櫃是開放式的,三個小格和兩個大格,其實這個亮黃色的隔間是可以取下來的,純粹是好看點綴,如果需要放一個比較大的模型,就可以自己拿掉。
旁邊是一個玻璃封閉櫃門,此處就可以放點怕吃灰的物品。
往下就是書桌部分了,這種設計不好安裝液壓杆,放支架式的 34 寸顯示器差不多是夠的,不過我也別的打算,旁邊兩個收納格可以放一些書和順手好拿的東西。
至於這個藍色的部分,原來抽出來就是一個化妝鏡,真是好設計有意思,我一個鋼鐵直男要什麼化妝鏡!這可能是我對這個書桌最不滿意的部分了。
仔細看這個化妝鏡的位置,我又開始動歪腦筋了,不為我所用者,必改之,這個可能要留到下篇來說了。
這個黃色的抽屜是可以取出來的,就是一圈點綴,取出來後可能四周就大了一點空間。
兩個比較大的收納抽屜,只要收納空間多我就喜歡。
這個書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全部圓角設計,所以放臥室床邊也不擔心碰頭了。
還送了一個很小的木質主機箱支架,但是考慮到腿部的空間就這麼多了,肯定不會在臥室放一個機箱了。
臥室的書桌肯定就不考慮裝個機箱了,本來就是休息的地方,一是空間不夠,二是噪音能小則小,所以在此處用筆記本辦公最方便。
先把 MacBook Pro 和 switch 搬過來,因為書桌放好後就擋住了背後的網線孔和插座孔,所以提前裝好了網線和紫米插排。
然後還跑去宜家選了一圈座椅,每個都親自體驗了下,最後被這個隆菲爾轉椅給種草了,因為臥室一角不會是長時間休閒辦公的區域,人體工學座椅太大而且配色一般是深色,與臥室風格不搭。隆菲爾轉椅有多個配色,這個麻灰色好看坐上去也很舒適,並且後仰是聯動的,輪子坐下來就是縮緊,起身可以自由推動,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從宜家搬回的還有一些別的好東西,我個人覺得大件在宜家不適合買,但是許多小件的確很有創意,比如這FJANTIG 弗炎提3 件套,看似是椅子擺件。
其實這三個椅子是掛鈎設計。
通過螺絲可以固定在牆上,只是我並不想在新買的書桌上鑽眼。
辦法總比問題多,將面向牆的一面全部用 3M 膠來固定就行了,此處也可以用納米膠。
海洋堂胡迪表示坐上這個位置很滿意,並準備高歌一曲。
繼續搬來索尼 SRS-X99 HiFi 音箱,用了幾年了,絕對值得入手,輸入源非常豐富:AUX in、USB-A、USB-B、LAN、藍牙,無論是用什麼設備都可以輕鬆連接。
這個木質收納箱是偶然在網上看到的,沒有品牌,做工還行,之前是放床頭收納的,現在放在書桌也不錯,顏色很匹配,紫米插排放進去應該是夠了。
算上筆記本、小愛音箱、索尼 SRS-X99還有各種充電線等等,線材不收納起來會非常難看。
還可以把宜家的幾個小盆栽分布在書櫃的角落,確實好看。
這樣書桌 1.0 版本差不多就湊齊了。
看著改造前改造後的差距,成就感滿滿!終於,除了書房之外,我又成功的改造出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平時白天就在書房休閒娛樂,家人如果來休息,我就把筆記本遷移到臥室裡,不管是辦公還是娛樂都一樣舒適,晚上萬一加班熬夜,弄完了往旁邊倒頭就可以睡覺了。
裝修初期會踩很多坑,但是有的時候就該轉換思維,大刀闊斧的改一下,建議大家買床就好好買床,不要整花裡胡哨的東西,這個書桌其實後期也經過了許多改造,還有 2.0 ,3.0 版本,強迫症讓我覺得隱藏化妝鏡太不適合我這個猛男了,後期我將改造成可收納隱藏的顯示器,由於篇幅已經太長,敬請期待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