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畫家.謝蓀精品名畫《荷花圖》收藏與品鑑

2020-12-25 紫色百合香

我國清代的精品名畫可謂舉不勝舉,其中清代畫家-謝蓀的傳世遺作並不多,可是傳世的畫作均是經典佳品,而且畫風不俗。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品鑑謝蓀的《荷花圖》,使您通過藝術賞析,掌握畫作相關收藏知識。

一、《荷花圖》-畫家介紹

謝蓀,清代畫家,生卒年不詳,字緗酉,又字天令,江蘇溧水人,居江蘇金陵(今南京),擅長畫花卉、山水,繪畫功底頗深。是清代「金陵八家」之一。金陵八家是明末清初時期在南京的八個畫家。金陵八家有:謝蓀、葉欣、高岑、鄒喆、胡糙、樊圻、吳宏和龔賢8人。孫蓀的傳世畫作有《荷花圖》冊頁和《山水》冊頁等。

二、《荷花圖》-創作背景

古代文人墨客對荷花的特殊之情溢於言表。荷花是君子潔身自好的象徵。《愛蓮說》中曾描述荷花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歷朝歷代描述荷花的詩句也舉不勝舉,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名詞佳句。《荷花圖》由此應運而生。

三、《荷花圖》-畫作內容

《荷花圖》畫作的左下方只有一朵蓮花為主角裝飾,四周有蘆葦、荷葉等為主角襯託,花葉並不全景展現,此時,一株水草又穿插其中,粉色的荷花,黃色的黃蕊在綠色葉片的包圍之下,十分俏麗動人。畫中的荷花品格高尚,獨樹一幟,是整體畫作的點睛之筆。整體畫作內容清麗淡雅,恬靜而不俗。帶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美好感受。

四、《荷花圖》-品鑑要點

《荷花圖》是一幀工筆設色花卉小品,從畫作中可見畫家的深厚繪畫功底。花、葉的處理極為細緻到位,線條流暢而不呆板。構圖巧妙,新穎別致。畫家採用特寫的鏡頭,深入描繪局部,從而使形象分外突出。植物的葉脈都被畫家毫無遺漏地勾勒出來,勃勃生機的墨彩效果充分展現。一股清新秀麗之風傳遞於畫作之間。這幅花卉作品更突顯它傳神的風貌和藝術魅力。

五、《荷花圖》-繪畫技法

《荷花圖》的繪畫技法是從宋代的院體畫中脫變而出,又有清代特有的繪畫時代氣息痕跡,畫作勾勒暈染,功力深厚。

六、清代畫家謝蓀-精品佳作

清代畫家謝蓀的傳世畫作並不多,除了《荷花圖》,還有《青綠山水圖軸》和《山水圖》等。

1.《青綠山水圖軸》

《青綠山水圖軸》畫風清新脫俗,雖是青綠山水圖畫,但是並不豔麗俗氣。筆法細膩明快,清新淡雅,遠處可見高山聳立,怪石嶙峋,高遠兼備,風景奇險之勢,畫風接近吳派影響,是謝蓀的代表佳作。

2.《山水圖》

《山水圖》的風格屬於清雅秀麗之風,比較接近吳派之風。山勢險峻,怪石嶙峋,意境悠美。筆法極為細秀,設色青綠間發淺降,是孫蓀的傳世精品畫作。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哪位畫家擅長畫荷花 盤點畫家筆下的精品荷花圖
    荷花以它的聖潔之美深入人心,成為了眾多畫家筆下的常客,畫家藉助溫馨的線條、酣暢的用墨,畫出了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荷花國畫。今天在這裡,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幾幅當代畫家們筆下的荷花國畫精品,以供大家欣賞!精品荷花圖 畫家鄭曉京三尺橫幅《和風白荷藍雀》
  • 清代著名畫家有哪些?清代畫家概述
    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 家居裝飾畫選擇手繪荷花圖,處處透露個人品味
    荷花因其清雅高潔的氣韻為人們所喜愛,人們常常會在家裡掛一幅荷花圖,素雅清單,美麗脫俗,感受夏日的清爽氣息。工筆重彩傳人王一容國畫荷花圖《荷花四條屏》「荷」與「和」諧音,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作為和諧的象徵。和諧寓康寧,和諧萬事興,以荷作為文化載體,歌荷、頌荷、詠荷、畫荷是當代畫家的責任。
  • 清代文房玉器品鑑
    清代文房玉器主要包括筆洗、筆筒、筆管、鎮紙、硯臺、硯滴、臂擱、印盒等,尤其以筆筒和筆洗為最多見。這些文房玉器既有簡約之風,清新素雅的一面,又有繁縟之風,豪華富麗的一面。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品鑑多種多樣的清代文房玉器,通過知識綜述,使您全面了解具有文人情懷的文房玉器。
  • 技法需要磨練,構思需要推敲,清代畫家曹夔音繪《千巖萬壑》
    清代乾隆年間,由於皇帝是個藝術品發燒友,藝術創作的最高審美標準就是皇帝的喜好。這個時期山水畫家的創作強調細膩華美,哪怕是託名臨仿古人的作品,也要畫出廟堂正氣。當視覺美感搭配上恢弘大氣,一大批畫家找到了創作方向。
  • 品鑑藍釉:如何鑑賞清代霽藍釉瓷器及其收藏價值
    藍釉類瓷器最早見於唐三彩,後沉寂於元明兩朝,最終在康熙朝時期迎來復興,並且直至現代成為收藏愛好者們的追捧熱門。宋代時盛行清麗之風,出現了天藍釉這一清雅色釉。元代則發展成高溫藍釉瓷,這種高溫釉是後來霽藍釉的前身。
  • 中國十大名畫中,竟然沒有它們?
    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
  • 清代金牛銅鎖收藏價值不錯
    品鑑專家:烏力吉門德(烏力吉門德民族文化藝術館館長)委託人:唐先生今天我帶來一把老鎖,不管是造型還是包漿都不錯,請專家給予品鑑。專家鑑評:這是一把清代金牛造型的黃銅銅鎖,包漿及造型等特點都很好。鎖的發明在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說金屬的鎖具,最初出現在漢代為簧片結鎖。一個鎖具卻又分為不同種類,大體可以分為密碼鎖、暗門鎖、四開鎖、倒拉鎖,在造型上可以分為人物、動物和文字等等,所以一個小小鎖具,包含著很深奧的知識。
  • 光影世界中的名畫與畫家:淺談幾部和油畫有關的日本影視作品
    而梵谷的不朽系列名作《向日葵》,也體現了日本和名畫之間的又一層關係。梵谷所作的繪有向日葵插在花瓶中的油畫廣泛認為共有7幅,而其中就有一幅《花瓶裡的十四朵向日葵》收藏於日本東京新亜美術館,如果算上1945年在二戰阪神空襲中被毀的一幅《花瓶裡的五朵向日葵》,那麼日本原本收藏的《向日葵》就有兩幅之多。
  • 書畫收藏:清代宮廷畫真偽辨析
    書畫收藏:清代宮廷畫真偽辨析在清代宮廷畫200多年的過程中,創作了內容豐富、數量眾多、藝術精湛的作品。而為謀取私利而偽造假畫亦屢見不鮮。本文就宮廷畫如何辯偽問題,作一些初淺的探討。
  • 「收藏級曼松品鑑會」暨貢茶珍品入藏儀式在京舉行
    為了傳承普洱曼松貢茶文化,來自深圳市春三月茶業專注於打造的「收藏級曼松貢茶「品牌——「王子和山」攜手保利文化,於5月24日在北京保利時間博物館舉辦「收藏級曼松品鑑會」暨貢茶珍品入藏保利藝術博物館的證書交接儀式。
  • 書畫收藏挑什麼 精品國畫山水美麗更獨特
    收藏國畫山水作品自古已有,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清代皇帝乾隆,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等都是收藏領域的佼佼者,收藏名家字畫一來提高藝術品味和文化修養,二來觀賞臨摹提高自身藝術水平,三來還能夠作為家庭底蘊,困難之時轉手救急,收藏書畫一舉三得!
  • 蔣寶良:紅木為縑存名畫 素麵檀雕寫丰神
    但是當其他大師紛紛用自創圖紙代替名畫時,他依然堅持用紅木雕刻名畫,把紅木的珍稀性、名畫的超驗性完美結合,用藝術抵擋時間的侵襲,在時光的流轉中讓作品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漸漸積澱。「傳世名畫多在博物館裡,一般人很難擁有,我就想著用珍稀紅木再現傳世名畫,滿足收藏需求。」
  • 名畫被認為太色情 西方酷愛的油畫人物名畫薈集
    名畫被認為太色情 西方酷愛的油畫人物名畫薈集時間:2018-02-05 21:26   來源:今日頭條 畫閒情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名畫被認為太色情 西方酷愛的油畫人物名畫薈集 這是一組人物的油畫作品,油畫人物又稱為人物油畫,是油畫體裁的主要門類之一。
  • 老虎被畫成「病貓」,為何被譽為傳世名畫?放大5倍看老虎的表情
    但也有人表示,拍賣上的字畫根本算不上真正的頂級字畫,因為傳世名畫都收藏在博物館裡,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眾所周知,北京故宮博物院是我國最頂級的博物館,藏有無數頂級書畫。據故宮給出的統計數據,故宮藏品總數為1862690件/套。大家都知道臺灣也有故宮,就是臺北故宮。臺北故宮有這樣一幅畫,叫「蜂虎」。畫的作者是清代華嚴。
  • 清代皇帝今天這樣迎新年:用蒼生賜福筆,寫新年第一福
    12月26日上午,由金沙遺址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金玉琅琅——清代宮廷儀典與生活》展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123套(158件)清代皇家御用金、玉器珍品,講述清代宮廷中皇家祭祀、祝壽、大婚以及過年的儀式和習俗,再現宮廷生活的奢華與生動。據悉,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4月5日。
  • 那些中國富豪收藏的梵谷、畢卡索等世界名畫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富豪們都藏購了哪些經典名畫吧!2013年10月4日,該名畫被萬達集團在紐約以1.72億元買下。畢卡索《盤髮髻女子坐像》王中軍收藏成交價:2993萬美元(人民幣1.85億元)拍賣行:紐約蘇富比拍賣時間:2015年5月《盤髮髻女子坐像》是畢卡索於1948年創作的油畫。
  • 當代擅長畫貓的畫家 易從網畫家晉葆良
    我國以貓為題材進行創作的畫家有三個流派:一是曹克家的工筆畫,他畫的貓細膩傳神。二是劉奎齡、劉繼茴父子的寫意畫,他們筆下的貓形象灑脫厚重;三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孫菊生,他畫的貓生動活潑,意趣盎然,給人以呼之欲出之感。   晉葆良畫貓雖不同於這三大流派,卻也堅持了自己的特點。
  • 當名畫遇上古典家具,這張紅木羅漢床不得了
    值得一提的是靠背板浮雕名畫《寒雀圖》(北宋畫家崔白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為古典紅木家具中之罕見形式,此床完美的將名畫與羅漢床相結合,雕工細膩精微,復現名畫之神韻又不失羅漢床的格古雅致。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裡江山圖》身世考
    此後,《千裡江山圖》和畫家有如神龍,一直隱藏在雲霧裡。創作出如此了不起的畫作,但畫家卻沒有任何資料傳世。直到清代,學者、鑑古家宋牧仲才在一首論畫的詩中提到畫家王希孟:「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親傳筆法精。進得一圖身便死,空教腸斷太師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