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吉的小半個月,幾乎每天都在下雨。也許是雨季的關係,或大或小的雨淅淅瀝瀝地傾瀉而下,置身此間也仿佛親歷一場奇幻漂流記般。每一次玩耍嬉戲,每一個駐足的美景,都與這雨分不開。
這邊的龍王爺很勤快,晚上八九點鐘噼裡啪啦來一趟,幾個大雨點一落,就把做小生意的,出來玩的,全都趕到屋簷下。喧囂的一天總被這樣的雨聲所慢慢浸潤。想來這裡的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於還很享受。我在屋簷下哆哆嗦嗦等雨停的功夫,旁邊小攤的老闆已經淡定的蹲地上借著雨水刷起了盤子。
我試探性的問老闆附近哪裡可以買到傘,他指著街對面的酒吧告訴我,那裡喝兩杯,停了就回家。
Just enjoy it!普吉人總是以身作則的給你示範這一點,下雨就享受陰涼,天晴就享受陽光,給你什麼,你開心的接受就是了。
於是,一場難忘的普吉漂流記便由此展開。
漂流記-序
實際上即使從南部卡塔出發到攀牙灣最多也只是三四個小時車程而已,很多遊客來普吉島會放棄北部的旅行,給自己在南部的行程畫個圈圈,一半因為時間太短的關係,另一半原因可能就是一般旅行攻略上講的所有好玩的都集中在了南部,覺得北部的可玩性沒那麼大。
但這一次的攀牙灣之行的的確確刷新了我對普吉島的認知,神秘莫測的森林探險、緊張刺激的越野車競技、還是於山間水瀑的奇幻漂流,每一程都是那樣的令人驚喜。
遊歷其間,仿佛置身於一場變幻莫測的奇幻之旅。
森林泳池派
最初對攀牙灣的印象緣於007系列電影。比較有名的幾個島嶼,佔士邦島,鐵釘島都因為好萊塢電影取景地名聲在外,這一次攀牙灣之行除了奇石景觀之外,帶給我最意外驚喜的就是它的熱帶叢林了。
攀牙灣保存有普吉島最後一片完整的原始熱帶雨林,有多完整我沒有去查資料考究,不過行走在叢林裡時,那些交錯盤雜的樹根,粗壯年久的古樹帶給人的神秘感確實容易讓人聯想到各種好萊塢大片叢林探險的情節。
我們讓司機把車停在攀牙灣遊客中心,自己步行進入叢林。一路上儘是渾身溼透的遊客下山歸來,驚的我還以為是叢林裡下起了雨,進去才知道,裡面有一個天然形成的泳池,不光有旅人跳進去嬉笑打鬧,更有很多當地的孩童來這裡體驗一把野外採風的原始之旅。
叢林穿越&大象奇幻之旅體驗叢林穿越之前怎麼也沒想到這趟穿越旅程全程不到三分鐘,而所謂的穿越,也實實在在的只是在叢林上方穿來穿去,就是從這一邊沿著索道滑到另一邊,在固定的索道上滑出一個三角形的路線,如果你認真期待一場好萊塢式的冒險恐怕會讓你失望。
我一直在叢林穿越和騎大象之間做一個刺激度比較,個人比較偏執的認為,騎大象真的更刺激一點。普吉島從來不缺少大象的身影,但相比路邊乖乖等待合影的大象,攀牙灣的大象似乎更調皮一點,有時還帶著一點自然嗨。
叢林裡行走的小路凹凸不平還伴隨著大大小小的水坑,沒騎過大象的我一路帶著緊張的小情緒呼號聲不斷,哀求領隊可不可以稍微停下來歇一歇。這一歇不知怎麼激發了大象的小情緒,低頭吸了一鼻子水,猝不及防的噴了我一臉水。
越野摩託VS水上漂流
強裂推薦的兩個項目, ATV摩託車和水上漂流,也是我最遺憾的兩個項目。一直對騎車抱有深深恐懼感的我最終選擇了坐在別人後座完成整個冒險,結果在行進的途中遇見了三四個自己騎車的女孩。雖然地勢高高低低又泥濘難走,但四個輪子的平穩度讓毫無經驗的騎手完全可以順利走完一程。
水上漂流同樣是遺憾錯過的項目,那一天的我特別怕水,那種只能在遠方眼巴巴看著的感覺此生難忘。攀牙灣白水漂流是泰國境內落差較大的漂流之一,全程大概5000多米,體驗過後的小夥伴告訴我,橡皮筏子隨著激流前進時,兩岸茂密的森林很有一種叢林探險的感覺。
猴子廟-被菩薩保佑的地方
猴子廟,名字和它的內涵一樣簡單明了。一座喀斯特天然山洞裡的廟宇,因為洞外聚集了上百隻野生獼猴而得名。下車後還沒走到猴子廟,遠遠的就望見滿山滿地倒掛的飛奔的,打架的,討食的小猴子。
和很多風景區裡以頑劣著稱的猴子不太一樣,這兒的猴子們淘氣中略微還帶一點溫順,搶手機拽帽子這樣的事情鮮有發生,運氣好的話,你也許還能碰見一隻猴子願意陪你聊聊人生。
廟裡的構造比較有意思,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西遊記裡描述的種種場景,洞內燈火闌珊,一樽鎏金的大佛臥在巖石雕琢的榻上,祈福的遊人往來,廟內的僧人虔誠的為前來祈福的人佩戴上祛除壞運氣的手繩,念誦咒語給予灑淨。
一邊是洞外的天然趣味,一邊是洞內的莊嚴神聖,自然與佛教在這裡有了最巧妙的融合。
一場難忘的奇幻之旅
在攀牙灣的一天時間裡經歷了三次大雨的問候,從最開始在大象背上驚叫為什麼忘了帶傘到最後在騎ATV時高聲呼喚讓大雨來的再猛烈一點吧,一場又一場的大雨讓我這個異國遊客更靠近了普吉,更屬於了普吉。
我常說普吉是個很包容的城市,這種包容不僅是各種顏色皮膚的人來這邊度假,或者是各種娛樂項目在這裡的集錦,你從來這裡的第一天,她就有本事讓你喜歡上這裡,她自信你會習慣並喜歡這裡的每一場雨,當你想屬於這裡,她會用最真摯最誠懇的笑容來歡迎你。
來攀牙灣的一路上經常會看到很多路邊的民居,門廊上掛著中國的燈籠,門邊貼著中國的春聯,他們是紮根在這裡的華人,可能也是和每個來到這裡的遊客一樣,喜歡並選擇留下的人。我決定,我要從他們的故事裡,去了解另一個普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