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9日8時33分,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1000萬。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悲觀程度幾乎是歷史之最,全球經濟復甦舉步維艱。
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之間左右互搏,疫情新常態下,現金流充沛的企業可以趁勢擴大戰場,現金流緊缺的企業怎樣才能以最小生命體徵生存下來?面對外部的諸多不確定性,企業應從內部可控的確定性因素著手,做好成本控制,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早在今年3月,小米CEO雷軍發布了一篇題為《疫情拐點之際,談談企業如何度過難關》的文章,分享他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總結的關於企業成本控制的「錦囊」,廣受好評。
雷軍關於成本控制的「錦囊」可以概括為5點:
1.建立全員成本意識;
2.在成本上嚴格把控;
3.把費用分成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兩塊;
4.嚴管應收款和庫存;
5.省錢有技巧,要靠群策群力。
洞鑑君有一位朋友,恰巧也看到了這篇文章,果斷採用了雷軍的「錦囊」,結果卻適得其反,不僅沒省下多少錢,還導致員工怨聲載道,煩心事兒一籮筐。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這位朋友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雷軍的錦囊歸納為兩大類:精神層面上,老闆要有意識、員工要有意識,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錢都不能花;行動層面上,一旦遇到危機,先停掉所有的變動費用,然後分析固定成本,逐項定計劃消減,整個成本就一步一步控制下來了。
於是他首先想到的是停掉所有變動費用,包括員工福利和下午茶。考慮到辦公室租約未到期,因此沒有做出換租等固定成本消減。他認為:員工仍可以很體面地在5A級寫字樓辦公工作,應該不會太在意那點兒下午茶和福利的。
沒想到事與願違,自從停掉了下午茶,員工工作積極性大幅降低。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導致用錯錦囊的原因有如下3點:
1.成本控制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人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11年前,雷軍所處的時代,70後和80後是職場的主力軍,他們的驅動力是貧窮動力,心態是工作可以賺錢養家,其他細節可以適當忽略。而11年後的今天,90後、00後成了新的主力軍,他們沒有經濟壓力,工作的驅動力是嗨動力,90後和00後更關注自我感受和自我表達,心態是在開心的情況下我才更願意工作,下午茶不僅是企業貼心福利的一種表現,還創造了一種輕鬆交流的文化氛圍,更符合年輕人的工作習慣和心理訴求。
2.成本控制要從大錢入手
相比動輒上千萬的場地租賃,下午茶的支出十分微小。舉個例子,假如100人規模的企業,每天下午茶成本1000元,每月的開銷就是3萬,相當於一個員工的薪酬,僅僅為了節省這點變動成本停掉下午茶導致人心渙散,簡直是丟了西瓜撿芝麻。
從經營的角度講,成本削減要從大塊成本入手,不管是固定費用還是可變費用,只要措施得當都可以成為可變費用,這點可以參考往期文章《疫情下企業如何起死回生》。
這位朋友繼續租用5A級寫字樓,卻停掉下午茶,會讓員工認為老闆不差錢只是摳門,產生「這都要省,這家公司是不是要完蛋了」的錯覺,即使他的初衷並非如此。HR也認為在裁員背景下繼續砍掉福利對員工的士氣影響很大。後續出於綜合考慮,這位朋友才慢慢著手進行退租、換租的大塊成本消減,但員工們的負面情緒已經爆棚。
3.成本控制的本質是提高效率
成本控制的終極目標是提升效率,不能以偏概全,單純地以壓縮成本為目的,雖能熬過一時之艱,卻有可能喪失了長久的競爭力和戰鬥力。其他費用能省則省,涉及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費用則堅決不能省。
結語
創業維艱,疫情當下,活下去才是硬道理。雷軍的成本控制錦囊也要結合各家企業的實際情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未來可期,乘風破浪。祝福每一家企業都能夠戰勝疫情,破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