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王位是純粹的世襲制,繼承人由議會說了算,這國王當得憋屈

2020-12-16 體感天下

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國王的王位繼承是純粹的世襲制,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英國王位的這種「世襲罔替」也不是國王一個人說了算的,國王在英國(古代和近代)並非是「天老大他老二」,議會把它的權力限制的死死的,連自己的王位繼承都是議會立法說了算。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英國王位繼承的那些事,從都鐸王朝說起。1485年,亨利·都鐸(Henry Tudor)擊敗理察三世(Richard III),成為蘭開斯特(Lancaster)皇室博福特家族(house of Beaufort)一個合法的女性後裔分支,他自己以亨利七世的身份獲得英國王位。理察三世在博斯沃思戰役(battle of Bosworth)中被殺,當時他領導一場針對亨利的戰爭。理察是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的最後一位國王,也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 dynasty)的最後一位國王。亨利於1485年8月21日,追封自己為國王,這一天是在博斯沃思戰勝理察的前一天,廢除了理察的提圖斯王室(Titulus Regius),並從議會名單中刪除。1485年10月,亨利在倫敦加冕後,他的第一屆議會於11月在威斯敏斯特召開會議,頒布法令規定「王位的繼承權應該是居住在當時的君主亨利七世國王領地上的最高貴的人,以及他的合法繼承人」。

亨利七世的兒子亨利八世即位。儘管亨利七世是從蘭開斯特系繼承的王位,但因為亨利八世的母親伊莉莎白是愛德華五世的妹妹和女繼承人,他也可以通過約克家族繼承王位。1542年,亨利八世還獲得了愛爾蘭國王的稱號,這一稱號也隨著英格蘭和後來的大不列顛的君主而流傳下去,直到1800年的《聯合法案》將分離的王權合併為聯合王國的皇權。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由於多次結婚,造成了繼承問題非常複雜。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是阿拉貢的凱薩琳(Catherine of Aragon),生下一個女兒名叫瑪麗。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生下一個女兒名叫伊莉莎白。第三任妻子簡·西摩(Jane Seymour)生下一個兒子愛德華。1533年通過的一項議會法案宣布瑪麗為非婚生,1536年通過的另一項法案也宣布伊莉莎白為非婚生。雖然這兩個公主的身份仍然是非法的,但是1544年通過的一項議會法案允許重新安置她們,進一步規定「國王應該而且可以通過特許或最後的書面遺囑,給予、限制、分配、任命或處置所述皇權和其他房地」。瑪麗和伊莉莎白的繼承順位被亨利八世排在已故的妹妹、薩福克公爵夫人瑪麗·都鐸的後面(但他排除了他的侄女、薩福克公爵夫人弗朗西斯·布蘭登),也排除了亨利的大姐、蘇格蘭國王瑪格麗特·都鐸(Margaret Tudor)的繼承權。

愛德華六世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後愛德華繼位,成為愛德華六世。愛德華六世是第一位繼承英格蘭統治的新教君主,他試圖在遺囑中改變繼承順序,以阻止他天主教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繼承王位。他把瑪麗和伊莉莎白排除在外,選定了薩福克公爵夫人的女兒簡·格雷夫人(Lady Jane Grey)。簡最初也被排除在外,前提是沒有女人能統治英國。儘管如此,這份遺囑最初選定的是簡的男性繼承人,後來修改為簡及其男性繼承人。

瑪麗一世

1553年愛德華六世去世後,簡被推舉為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女王,她沒有得到普遍的承認,九天後就被受擁戴的瑪麗推翻了,成為瑪麗一世(血腥瑪麗)。由於亨利八世的遺囑已經被1544年的一項議會法案通過,愛德華違反遺囑的行為被認定非法,並被駁回。

圖註:伊莉莎白一世加冕典禮

瑪麗的繼位者是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莉莎白,她的繼位打破了許多先例,她終身未婚,沒有子嗣,而且拒絕指定繼承人。伊莉莎白一世晚年時不得不確定繼承人,她傾向她的侄孫,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一世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後來的詹姆斯一世),但她從未正式命名他為繼承人。

儘管歷代君主(包括亨利八世)被授予解決其遺囑中不確定的繼承問題的特權,1571年的《叛國法案》聲稱議會有權解決爭端,並將拒絕議會權威定為叛國罪。出於對其他可能繼承人的威脅的警惕,議會進一步通過了1584年的《聯合法案》,規定任何參與謀殺君主企圖的個人都將被取消繼承資格。(該法案於1863年廢除)。斯圖爾特家族(House of Stewart)自1371年開始統治蘇格蘭,在1567年瑪麗一世被宣判和逃亡英格蘭之前,一直遵循著嚴格的長子繼承規則。瑪麗一世也是由兒子詹姆斯六世繼承了王位。

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國王伊莉莎白一世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接任,儘管他的繼承違反了亨利八世的遺囑,根據該遺囑,薩福克公爵夫人瑪麗·都鐸的後代安妮·斯坦利夫人(Lady Anne Stanley)本應繼承王位。詹姆斯堅稱世襲權優於法定條款,作為蘇格蘭國王,他有足夠的權力阻止任何對手,他因此也是英格蘭和愛爾蘭的詹姆斯一世,從而實現了皇權的統一,儘管英格蘭和蘇格蘭在1707年之前一直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他的繼位很快被議會批准。

查爾斯一世

詹姆斯的長子和繼承人查爾斯一世於1649年被推翻並被斬首,君主制本身被廢除了。幾年後,英格蘭和愛爾蘭變成了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統治下的保護國,君主的頭銜是保護者領主(Lord Protector),而不是國王。克倫威爾有權指定自己的繼任者,他在臨終前選擇了兒子理察·克倫威爾(Richard Cromwell)來行使這一權利。理察無能,很快就被迫下臺。不久,君主制恢復,查爾斯一世的兒子查爾斯二世成為國王。

查爾斯二世

羅馬天主教徒詹姆斯二世和七世繼承哥哥查爾斯二世(Charles II)的王位,儘管在1670年代末,為了支持查爾斯的私生子蒙茅斯公爵(Duke of Monmouth),他試圖驅逐查爾斯二世。1688年,新教反對者強迫詹姆斯二世逃離英國,詹姆斯被廢黜。於是,議會認定詹姆斯二世逃離王國,放棄了王位,沒有將王位傳給國王的幼子詹姆斯,而是他的新教徒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威廉(詹姆斯的侄子),威廉是繼承人中第一個不是他後裔的人。兩人成為聯合君主(英國歷史上的一個獨特情況),分別稱為英格蘭和愛爾蘭的威廉三世(蘇格蘭的威廉二世)和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瑪麗二世。威廉堅持把這一獨特的規定作為他領導軍隊反對詹姆斯的條件。

從這些歷史我們不難看出,英國歷代國王當得都挺憋屈的,很多事都是議會說了算,皇權處處被議會掣肘,完全沒有中國古代康熙大帝一手遮天的雄風和向天再借500年的氣勢,但是這又不影響英國在全球建立無數個殖民地,成為日不落帝國,而且能在鴉片戰爭中擊敗康熙大帝的曾孫,你說奇怪不奇怪。

相關焦點

  • 英國最悲劇的國王,活生生被議會推翻下臺,逃到法國求助太陽王
    從擁有專制權力的君主,突然變成沒有實權的君主,相信不是任何君主都能承受這種過山車式的變化,那位被英國議會奪走實權的英國君主,無疑是英國歷史最悲劇的國王。這位英國歷史最悲劇的國王叫詹姆斯二世。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短暫廢除君主制,成立了一個共和制的英格蘭共和國。但是,這個所謂的英格蘭共和國是個軍事獨裁政府,根本不得人心。1660年,流亡法國的查理一世的兩個兒子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回到法國,推翻了英格蘭共和國,復闢斯圖亞特王朝,由查理二世擔任復闢斯圖亞特王朝第一代國王,整個斯圖亞特王朝第十一代國王。
  • 女婿有風險,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丟了女兒,還被佔了王位!
    10月底,荷蘭國王威廉率領1.4萬士兵、500艘艦船朝英國駛來,原本計劃在英國的北部靠岸,但是由於海風的風向不定,所以船隊被海風「吹」向了多佛海峽,這也讓那些早就在北部港口等候的英國貴族措手不及。11月初,威廉的船隊終於在託爾灣靠岸。浩大的歡迎儀式引來了英國人民的圍觀,人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蘭國王威廉來了。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英國議會只能從安娜女王所在的斯圖亞特家族中挑選新國王,但是第2到第51順位繼承人都因為信奉天主教,與英國的新教不相符,失去繼承權。最終王位輪到了第52順位繼承人,德國人喬治。喬治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外孫女的後代,從輩分上講是安娜女王的表哥,當然是八桿著也打不到的表哥。他也是德國的貴族,是德國漢諾瓦選帝侯(擁有參選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德國公爵)。
  • 揭秘英國內戰國王和議會之間矛盾的形成?國王是如何行使權利的?
    今天我要講的事,關於英國內戰關於英國內戰歷史問題。我們知道在1603年,英國歷史上的女王伊莉莎白去世以後,因為他沒有子嗣,只好把王位繼承給蘇格蘭的詹姆士繼承為英國國王。詹姆士就是詹姆士一世。當他繼承當他繼承了王位,他的一個想法是與議會是格格不入的,他的想法就是,王權是至高無上的。這就為國王和議會之間的矛盾埋下了隱患。其實國王和議會之間矛盾的顯露。是在國王徵稅的時候,也是國王一意孤行的時候。徵稅的時候表現得尤為明顯。那國王為什麼要徵稅呢。
  • 間接引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王之一:詹姆士一世
    在英國的歷史上,從沒有同時坐上愛爾蘭、蘇格蘭和英格蘭王位的國王誕生,這也是英倫三島的首次統一。詹姆士一世英國議會與新上任的大不列顛國王詹姆士·斯圖亞特在蘇格蘭國內受到新教教士的教育,在考慮到本國已經沒有合適的英格蘭繼承人的時候,伊莉莎白將其納入了繼承人的隊伍
  • 熱詞:說說「第三順位繼承人」
    路易斯,這位英國王位第三順位繼承人將被稱作劍橋喬治王子殿下。  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周二離開醫院時,帶著英國王室第三順位繼承人的新生寶寶首次在世界面前亮相。  「英國王室第三順位繼承人」的表達是third in line to the British throne. Throne是君主的寶座,象徵王位,如the queen『s 60th anniversary on the throne(女王登位60周年紀念日)。
  • 世界最好運的國王,王位不用搶,曾祖父替他熬走繼承人,白撿王位
    在中世紀的歐洲,皇室為了爭奪遺產和王位,大打出手的例子同樣屢見不鮮,而接下來要說的這一位,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皇帝了,他的皇位不用搶,曾祖父竟然代替他熬走了所有能夠繼承皇位的親戚,這讓自己能夠白撿皇位。這就是法國波旁王朝的第四位國王,路易十五。
  • 根據嫡長子繼承制,如果查爾斯王子先辭世,英國王位由誰來繼承?
    之後,這個當過幼兒園教師的黛安娜就由麻雀飛上了鳳凰枝頭,進入了英國王室當王妃。在1981年,兩人舉辦了一場令所有人無限幻想的世紀豪華婚禮,人人都期待著這一段灰姑娘與王子的愛情童話能圓滿成真。查爾斯王子作為繼承王位的太子,還沒熬到王位登基就先辭世,這真是人世間的笑話。好在最終查爾斯王子也沒事!現在,我們來推測一下,假如查爾斯王子先於今年九十多歲的母親伊莉莎白女王先世,那麼王位最終由誰繼承呢?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實施是君主立憲制,國王沒實權,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現在,與英倫三島相隔萬裡的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等國家,國家最終元首依然是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
  • 1701年英國政府與議會對峙的彌合之途
    不過,在實踐過程中,英國的行政與立法經常是合在一起的,英國政治的一個特點是「政府即議會,議會即政府」。這一情況的出現源於分權制衡機制本身的一個漏洞,即,一旦行政與立法對峙時,政治制度就無法運轉了。幸運的是,17世紀末興起的政黨政治,彌補了這一機制的漏洞。政黨的功能在於,由在大選中獲得議會多數議席的政黨組建內閣,通過讓內閣成員與議會多數在黨派屬性上一致,從而實現內閣與議會的和諧關係。
  • 英國光榮革命中託利黨、輝格黨、威廉派的博弈與妥協
    該方案也由託利黨提出,還得到部分輝格黨支持。在他們看來,詹姆士自願離開英國且未安排政府權力的行使,造成王位空缺,應當由其繼承人順承王位。這位繼承人是瑪麗,而不是新出生的小王子,貴族們認為他不是詹姆士的親生兒子。第三,由威廉繼承王位。詹姆士出走造成王位空缺,應當由議會決議誰是國王。該提議由激進的輝格黨人提出,他們持限制王權理念,曾在聯合省流亡時得到威廉接待,也支持威廉的反法事業,因而擁護威廉。
  • 英國王位第一第二順位繼承人同時感染新冠,94歲女王焦慮
    據11月3日英國《太陽報》報導,雖然普通英國人這一兩天才知道他人的王子竟在不知不覺中也曾是確診病患,並為此討論不休,但王室家庭成員們卻是當時就知道這一消息的,94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為此特別擔憂。2020年3月,先是71歲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宣布因出現咳嗽等症狀進行了新冠病毒檢測,檢測結果為陽性,因此開始居家隔離。
  • 英國王位繼承人名單擴至1385人(圖)
    新華社  英國王位繼承人五花八門一千多    英國王室官方網站公布的王位順位繼承人名單中,40名王室成員榜上有名。但一些熱心的系譜專家通過研究,把王位繼承人名單擴大到1385人。雖然增加的這些人繼承王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們與王室有著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
  • 起訴不了王室,73歲男子要告白金漢宮,堅稱是英國王位真正繼承人
    據英國媒體10月16日報導,一名男子起訴白金漢宮,稱他的祖先才英國王位的合法繼承人,因為他的祖母與愛德華八世國王有染。現年73歲的男子弗朗索瓦·格拉夫提奧說他的父親是人們記憶中最轟動的英國王室婚外情醜聞的結晶。
  • 伊莉莎白殺了這個母親卻把她的兒子指定為王位繼承人,這是為什麼
    英國歷史中出名的伊莉莎白一世,終生都未嫁,沒有合法的子嗣,所以一輩子都為了尋找合適的繼承人折騰,最終伊莉莎白一世不得不把王位交給侄孫詹姆士一世,但是同時卻又殺了詹姆士一世的母親瑪麗一世(不是英格蘭的瑪麗一世,而是蘇格蘭的瑪麗一世),殺母卻把兒子指定為繼承人,這又是為什麼呢?
  • 看一看英國國王是什麼時候徹底失去權力,淪為政治吉祥物的?
    現任英國女王英國國王的王權衰弱是個漸進的過程,並非通過戰爭,直接剝奪國王的政治權利,這一點和日本天皇失去政治權利是不一樣的。英國國王的王權受限,要從英國歷史上的光榮革命說起。公元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爆發了光榮革命,推翻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這場革命是非暴力的政變,並沒有發生流血衝突。議會戰勝國王詹姆士二世後,並沒有放棄君主制,而是從荷蘭迎會詹姆士二世的女兒和女婿回英國繼承王位,兩人共同行使君權,也就是後來的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 他向女王求婚卻失敗了,後來他繼承了女王的王位成為國王
    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因安妮女王的斷嗣而結束,取代它的是漢諾瓦王朝,而漢諾瓦王朝的第一任國王喬治一世曾經向安妮女王求過婚卻失敗了,沒想到他居然能繼承安妮女王的王位。可惜的是,安妮公主成為安妮女王,卻沒有後代繼承王位,這是因為安妮公主的十幾個孩子都在幼年夭折,最後只能選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瓦公爵夫人索菲亞為繼承人。而索菲亞就是喬治王子的母親。
  • 英國第一位女王,在生命裡大部分都在捍衛王位,並被譽為血腥瑪麗
    愛德華寫信給瑪麗,要求她放棄王位繼承權,轉而任命新教的簡·格雷女士為王位繼承人。在國王的死訊公布之前,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John Dudley)已經控制了這座塔,並擁有皇家炮兵和金庫供他使用。由於倫敦顯然安全,簡夫人被宣布為女王。當瑪麗接到愛德華的死訊,諾森伯蘭計劃逮捕她時,她逃離了東英吉利亞。她的一位支持者稱這是一種「巨大的而不是女性的大膽」的行為。
  • 查爾斯已超70歲,若他先於女王去世,誰最有可能繼承英國王位?
    現任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長子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儲,但是他現今已經70多歲了。步入了人類衰老期,自然死亡的機率都極高,所以我們很難不想像,若查爾斯王子先於女王去世的可能,而這「白髮送黑髮」的悲劇下,誰又最有可能來接替英國王位呢?
  • 此人原本是法國公爵,趁英國內亂帶兵入侵英國,成功當上英國國王
    當時的英國威塞克斯王朝也不平靜,威廉一世生活的年代,威塞克斯王朝被維京人建立的丹麥滅掉,英國淪為了丹麥領土,這是英國歷史唯一一次被外族徵服,威塞克斯王朝倖存王室成員哈德羅二世逃到了諾曼第公國,受到了威廉一世的保護,哈德羅二世為了報答威廉一世的救命之恩,約定如果自己有朝一日能回到英國做國王,就把英國王位讓給威廉一世。
  • 英國歷史上一共41位國王,7位是女王,為何會有這麼多女王
    這一點足以讓歷代的中國女性羨慕了。 英王室的王位繼承順序是有法律規定的,而不是國王一個人說了算。這算不算是一個制度上的進步呢?可是這樣的進步,是靠流血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