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與綠地控股集團成功籤約總投資規模約200億元的長三角一體化六安創新中心項目。這是金安經濟開以區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合肥都市圈發展,加快推進合六經濟走廊建設的又一力作。該項目將依託綠地集團在大科技及商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優勢,重點建設集科研孵化區、創客辦公區、商業配套區等一體的六安「智谷」,並打造高品位城市商業綜合體、高品質居住區。該項目將為打造合六經濟走廊上的六安新城,完善新城功能性配套,提升新城的城市能級書寫最亮麗的一筆。
緣 起
時間回到3月26日,市長葉露中率隊赴合肥考察學習運河新城規劃建設後,提出以金安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38平方公裡為界,集中精力打造合六經濟走廊上的六安新城。這既是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合六同城化發展戰略部署,推動我市城市發展、經濟提速的科學決策,也是對金安經濟開發區定位的再度「升格」。
錨定打造合六經濟走廊上的六安新城這一新定位,金安區深入謀劃六安新城發展藍圖,赴外考察、座談研討,歷經多次「頭腦風暴」,形成了《關於高質量建設合六經濟走廊六安新城的若干構想》,提出發展定位、目標、路徑和保障措施,將「新城」的定位為產業活力強、城市品質高、服務功能全、生態環境優的「科創新城、產業新城、生態新城、樂活新城」。這一構想得到了市政府充分肯定。
如何加快建設合六經濟走廊上的六安新城?在六安新城的發展藍圖繪就後,金安區委、區政府舉全區之力推進「新城」建設,金安經濟開發區的探索、實踐隨之鋪展開來。加速六安新城產業發展,完善六安新城城市功能、提升六安新城城市能級,成為破題之舉、戰略之舉、務實之舉。
聚 焦
沒有產業支撐的新城是「空心」的,也是不可持續的。金安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打造合六經濟走廊上的六安新城的基本思路是: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融合發展。
「產業培育是新城建設的核心,而招商引資是關鍵。」金安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鄭武軍說。區別於過去的招商引資,金安經濟開發區更加重視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布局及合肥都市圈發展,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突出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更加注重挑商選資。據了解,今年以來,新引進項目規模、層次均較以往明顯提升。上半年新籤約的19個項目中,億元以上項目達11個、5億元以上項目5個,完成協議引資27.84億元,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在推進招商引資的同時,項目建設成為推動「新城」建設的重要引擎。一方面,加強項目跟蹤服務力度,推動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投產進程。上半年,49個社會投資項目完成投資近12億元,滾動軸承、國網儲能電站等一批新建項目陸續動工,上達電子、泓濟環保二期等續建項目有序推進,其中,應流航空4棟10萬平方米廠房即將投產。另一方面,高質量推進產業配套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載體、城市功能優化提升。上半年,27個政府投資項目完成投資15億元,佔年度計劃57.5%。按現代化三甲綜合醫院標準建設的東部新城醫院已於3月31日開始試運營,目前,集中供熱項目已順利開建,智能產業園配套宿舍以及紅旗路、錦華路等項目正有序建設中。
升 級
7月21日,由市政府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主辦,金安區承辦第二屆長三角氫能產業高峰論壇在金安經濟開發區舉行,來自海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及一線能源企業代表200餘人參會,共同探討謀劃氫能產業發展,打造產業新生態。承辦此次論壇,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吸引知名企業、高端團隊等創新發展要素入駐六安新城。要打造合六經濟走廊上的六安新城,創新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因此,在推進「新城」建設中,吸納集聚創新要素,以創新驅動發展升級擺在了首要位置。
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積極吸納和集聚六安、合肥及省內外創新要素資源,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今年以來,金安經濟開發區依託六安大學科技園平臺,深化與高校、科研機構、重點企業、行業協會的合作,先後與皖西學院、國防科技職業學院、六安職業技術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6月底,隨著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安徽工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六安院)在園區正式揭牌,六安新城聚集高端科創資源、吸納轉化最新科創成果又增加了新的平臺。
在傾力打造「科創新城、產業新城、生態新城、樂活新城」的徵程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相信在合六經濟走廊上打造六安新城的願景將日漸清晰。按照《關於高質量建設合六經濟走廊六安新城的若干構想》,十年內,一座均衡協調、產業高端、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六安新城將矗立在合六經濟走廊上。合六經濟走廊既是合肥都市圈的核心廊道之一,也是合肥都市圈城市聯繫最緊密、經濟互補性最強、人文交流最密切、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各地各部門必須提高思想站位,搶抓發展機遇,嚴格按照《合六經濟走廊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要求,強化特色優勢產業支撐,促進產業集群集聚,努力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體系,確保合六經濟走廊規劃建設落地抓實見效。(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