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當你在廚房做飯時,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彎下腰去洗水槽裡的東西,很長一段時間,你的腰部會變得特別酸和疲倦,這是因為什麼呢?因為當你設計和裝修廚房時不會製作高低臺。事實上,現在廚房已經非常流行做高低臺面了,即使廚房只有5平方米,只要細節處理得當,也將非常有用。
一、傳統的廚房,都是平面,做飯體驗差
其實對於傳統裝修來說,大家可能沒有這個意識,灶臺和水槽臺面都是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因為大家裝修都這樣裝,所以有些業主也不加多考慮,直接做成平面的。
但是入住後的使用體驗呢?你會發現,烹飪的時候和洗菜的時候,其實體驗是不一樣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往往在洗菜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更累,因為需要彎腰彎得更狠。如果洗菜的時間比較長,那麼就覺得很累,也影響做飯的體驗。
為什麼洗菜的時候會比較累?其實這一點也比較容易理解。
首先我們在設計廚房臺面的時候,其實是需要根據家庭主婦的身高來量身定製的,當然對於國內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使用的統一建議的高度來進行設計。那麼我們在臺面進行操作的時候,感覺不高也不低,所以對於灶臺來說,大部分人覺得,做飯的體驗都很好。
而水槽是向下凹陷的,那麼對於洗菜的場景來說,相當於廚房的臺面降低了一截,由於這個相對的臺面降低了,那麼就會導致我們在洗菜的時候需要向下彎腰,彎腰時間一長就覺得會比較累。
二、現在更多家庭裝修,廚房做成高低臺面,體驗更好
通過第一點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在洗菜的時候,彎腰的幅度更大,那麼我們在廚房裝修的時候把洗菜臺面抬高,這樣的話,我們洗菜的時候,體驗就會更好。因此,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注重生活體驗的家庭,都把廚房做成高低臺面的原因了。
三、臺面高低面設計有什麼特點?
在裝修或者改動廚房臺面的時候要確定家裡主要是誰來負責做飯,由於每個人的身高都會有差別的,臺面高度適合一個人並不代表這個高度適合另外一個人。所以要先確定好一個合適的高度,水槽位置的高度確定很簡單,但是放置鍋具位置的操作臺高度很容易被弄錯,因為這個操作臺的高度是需要計算上鍋具的高度的。所以最好是把廚房的臺面裝修成水槽位置高而做飯位置較低的樣子。
把廚房臺面裝修成這種高低臺的樣子,日常使用就會比較方便。另外因為水槽的高度和做飯那邊臺面的高度不一樣,很容易在兩個臺面縫隙之間有髒東西產生,比如在向鍋裡面到菜的時候,有一些菜可能會掉下來,或者炒菜的時候有油或者一些調味品掉出來,掉到縫隙中間的話,平時清理的時候就會很難清理,而且時間一長兩個臺面之間的地板也會變得比較髒。所以最好是在兩個臺面中間的位置安裝上一塊板子,這樣就算有掉東西,在做飯完成後用抹布擦乾淨就可以了。
四、廚房高低臺怎麼做?
設計廚房高低臺,大家可從這3點入手:
1、水槽區高於灶臺
家裡廚房的結構是水槽與灶臺分別在兩面牆上,那剛好可以臺面做成兩個高度,「L」型拐角的地方做區分。如果是不在拐角做,那就需要中間做落差了。
2、區分水槽區、烹飪區、操作臺三個高度
一般來說,洗菜的水槽區和切菜的操作臺高度相當,炒菜的烹飪區高度略低於其他兩個區域。所以,大多數家庭把水槽區和操作臺設在同一個臺面。水槽區和操作臺放同一個臺面,符合人在廚房的生活動線,洗菜切菜更方便。
3、高區和低區的高度差
廚房臺面的具體高度要根據做飯人的身高來定。一般來說,灶臺要低,大概在70-80公分;水槽臺面要高,在80-90公分,也就是說兩者高度差在10公分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把洗衣機放廚房,那高區的臺面高度還要根據洗衣機的高度來定。
筆者建議小夥伴們一定要認真考慮,廚房如果做成高低臺的話,由於臺面較低,炒菜的動作更加平滑舒適,水槽區域的部分洗淨不會鞠躬,不會影響廚房的外觀。如果您正在裝修或準備裝修並發現這種做法確實有用,請記得要用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