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你喜歡嗎?超火的川菜缽缽雞,教你一個簡單的家常做法
川菜屬於中國四大菜系,也是現在最火的菜系之一,深受年輕人喜愛。川菜源於遙遠時期的古代蜀國,由於古時候戰亂不斷,不得不長期遷移導致菜品也隨著移動,使川菜南融北會。清初,川人發現了辣椒的美味,所以就在川菜裡面添加了辣味元素。二戰時四川相對安定,但是別的地方的廚師就來到了這裡,並且帶來了新的美食元素,促使川菜再次融合併現代化,成為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重要基礎。
川菜靈魂是鮮香
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要體現出的是菜與菜之間要濃淡相間、互相調和,一桌菜吃下來,視覺、味覺、嗅覺、觸覺(口感)有如洗三溫暖般舒暢,不因單調而疲乏,也不因過度刺激而食不知味。如以鹹味為主的菜品有鮮才香醇,麻辣菜要帶鮮才有韻味,酸甜味有鮮才爽口,如何應用調味料與香料,帶出川菜的鮮香,就成為一道川菜成功與否的靈魂關鍵。
味型概念是烹調道地川菜的基礎,在川菜地區,更是消費者與廚師溝通菜品風味的重要工具,歷來有「七滋八味」之說。所謂「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香、鹹」等基本味;「八味」泛指特色味型,有很多說法,最常見的說法為「家常味、魚香味、紅油味、怪味、麻辣味、煳辣味、酸辣味、椒麻味」,實際在四川常用的有24種味型。
缽缽雞是非常有名的川菜之一了,原是一種四川成都和樂山的傳統名小吃,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這邊的缽指的是陶製的食器,盛放以麻辣為主的佐料,放入以竹籤串起的去骨雞片,有皮脆肉嫩,麻辣鮮香,甜鹹適中的特色。後來經由創新改變成為酒樓宴會菜色後,將偏麻辣味型改成偏紅油味,味感上更豐富,擺盤呈現的方式也更精緻,卻也不失原特色。
四川缽缽雞
材料:四川缽缽雞、土雞腿2個、沙拉筍片120 g、蔥段25g、芝麻5g、幹辣椒25g、幹小米椒25g、乾花椒10g、滷水湯50g、花生油20g、紅油20g、香油15g、白糖10g、花椒麵2g。
步驟
幹辣椒、幹小米椒、乾花椒混合後用油炒香至變色,再放涼切碎成刀口椒備用。土雞洗淨,用滷水雞湯調味料以中小火滷製10分鐘,再浸泡20分鐘後撈起放涼,接著雞肉去骨切薄片。沙拉筍片鋪於盤底再放上雞片,缽缽雞汁調味料混合後淋在雞片上,最後以蔥段、蔥絲及芝麻裝飾即可。今天的分享你學會了嗎?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