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部分人認為中國的歷史曾經有間斷過。大部分的人認為中華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文化中斷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文化中斷的民族。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中斷?有以下四個各方面的原因:
中國的政治中心始終沒有變。不管是哪個新的朝代。他們雖然朝代更迭,滅掉了原來的那個朝代。但是他們都把自己的政治中心搬到了中原地區。就拿洛陽開封這些古都來說。歷史中很多的朝代都把首都設立在這個地方。而且自古中國這個稱謂其實說的就是政治中心首都。在中原地區國家的總稱,所以那些說中國滅過國的說法。其實並不準確。中國的文化一直都是延續不斷的。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被人滅亡之後。自己民族的文化就斷了。但是中國的文化就從來沒有斷過。中華民族無論是誰在當家作主。只要是進入中原,中原的文化都能夠兼容並蓄。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都能夠在這片土地上融合進去。中國人沒有當過亡國奴,儘管元朝和清朝時期。漢民族在各方面受到了限制。但是因為中華文化的同化。原先本土的中國人沒有當亡國奴的感覺。就算是清朝政治上起作用的依舊是漢人,以及這延續不斷的中國文化。家天下的王朝政權並不存在亡國問題。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家天下的王朝政權。也就是一個家族取代另一個家族。天下是屬於這個家族的,而不是屬於這個民族的。比如滿清入侵中原,享受特權的只有滿人。而蒙古人並沒有和盲人一起享有天下。所以在家天下的王朝社會中。改變的只是統治者。並不是老百姓和傳承者。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沒有把歷史斷裂和國家的滅亡這個概念給搞清楚。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當中,在這片廣博的土地上出現過很多國家的概念。但是各種戰爭,各種的吞併之後,出現了一種大的融合。那在這個時期,肯定是有的國家會滅亡。這能叫做所謂的王國嗎?
我們的國家從來沒有滅亡。是以國家的概念來代替的是歷史這個概念來說,在中國歷史上。因為語言的原因,還有傳統文化的原因。導致中國的文化和語言,在整個歷史當中都是延續在傳承的。所以因為漢字。和燦爛的文化,這些原因使得中國中國文化一直延續至今。雖然戰亂不止,朝代更迭依舊。但都是在同一個文化框架內進行統治階級的更換。
與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來比較,就更加顯而易見了。印度在古代就一直戰亂不止,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戰爭,但是小的戰爭,卻從來沒有見到過。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印度的語言有很多種。到現在都是。印度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就有18種。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國家範圍內。一個地方的人可能沒有辦法跟另外一個地方的人進行相互交流和溝通。
人與人之間不能夠相互溝通,那問題就大了去了。雖然印度的文化也非常的悠久和燦爛,但是因為語言不通的原因,導致文化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以至於後來在英國,能夠通過一些手段,侵佔印度長達150年之久。
因此,我們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是有依據的。我們相信,在我們的文化架構內。跟著現有的制度繼續走下去。中國文化一定能夠得到,更加深遠的傳承。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