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微雲臺,還要什麼口袋雲臺相機,拍視頻有vivo X50就夠了
前段時間,某手機品牌的用戶發現在晃動的時候,會有咔噠咔噠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打快板一樣,有人覺得這是手機品控問題。實際上這個聲音主要是手機鏡頭髮出的,這就涉及到「光學防抖」的概念。
光學防抖可以在相機抖動的時候讓鏡片反方向移動,抵消掉抖動時帶來的畫面晃動。它的鏡頭藏在防滾架裡面,防滾架內部有一定的空間供鏡頭搖擺,所以它是一個可移動式的部件,晃動有聲音是正常現象。
具備光學防抖的手機往往鏡頭模組凸起的比較厲害,可能大家覺得不好看,那麼為什麼很多旗艦手機都要搭載它呢?雖然現在手機動輒上億像素,但相比單眼相機來說,夜景拍照差距還是蠻大的,為了讓手機拍攝的夜景畫面更清晰,往往需要長曝光。而長曝光的缺點就是手持抖動會導致成像模糊,光學防抖的存在就是為了抵消手部的抖動。
目前旗艦手機廣泛採用OIS光學防抖,當然也有手機採用電子防抖,可以提高2-3檔快門速度,運動和暗光時的拍照效果也都比較顯著。但是對於現在的視頻玩家來說,他們更喜歡使用手機穩定器或者口袋雲臺相機,除了增加一筆額外的預算之外,也意味著要隨身攜帶它們。
而即將發布的vivo X50系列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方案,「微雲臺」防抖技術,它也是一顆會動的攝像頭,如果你要問與普通的光學防抖有什麼區別?OIS光學防抖大部分僅支持橫向和縱向的抖動補償(兩軸防抖),因此防抖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雲臺系統則對傾斜翻轉的抖動更加有效。
我們常見的穩定器或者雲臺口袋相機,體積都要比手機大一些,而vivo的微雲臺卻縮小到鏡頭模組,而且5G手機本身內部空間就很精密,在這麼小的範圍內實現微雲臺,其難度可想而知。
據悉,微雲臺是由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T-FPC、磁動力框架以及保護蓋構成。它的體積相比普通手機的主攝模塊要大5倍,是潛望式鏡頭體積的3.2倍,vivo創新地採用了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堆疊方式,讓微雲臺的最終佔板面積為363mm,厚度4.5mm。
vivo X50系列在微雲臺防抖的加持下,主鏡頭有著更大的轉動角度,可防抖範圍面積也達到OIS光學防抖手機的3.2倍,其暗光成片能力是OIS光學防抖的2倍。從vivo公布的視頻對比中,在夜間運動模式下,搭載微雲臺的vivo X50系列畫面又穩又清晰。而且鏡頭還具備16mm—135mm的全焦段影像系統,該有的全都有。
5G手機一般又厚又重被戲稱為半斤機,而vivo X50有了微雲臺,鏡頭模組又比OIS光學防抖手機大,它的機身應該很厚吧。實際上vivo X50的機身厚度僅有7.49mm,是目前最薄的5G手機,而且重量也僅170多g,是難得一見的輕薄機。
或許從vivo X50開始,下半年的旗艦機開始比拼輕薄了,一起等待6月1號發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