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疫情之下的一孔之見

2020-12-24 一玥雜談

經濟

逆流而上,在危機中成長

2003年,在中國廣東爆發了一場非典型肺炎疫情,造成全球8000多人感染,800多人死亡。而讓人難以預料的是,類似的瘟疫,會在17年後,再次流行。

新加坡部長在2月22日出席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時表示: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比非典更嚴重。如今,消費和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意味著疫情後,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像非典後的「v」形急劇反彈。在這種情況下,各行各業在艱難中前行,逆流而上,在嚴控疫情的同時,加快加緊復工復產的腳步。

疫情的嚴酷使得有些企業發展壯大,有些企業衰落,卻讓有的企業徹底消失了。企業以這樣一種方式完成了一次徹底的洗禮,率先突圍的將是一直堅持、幹實事、有團隊凝聚力的企業。

疫情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挑戰和考驗,使我們警醒,思考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問題,我們的企業有沒有凝聚力?在疫情期間,這個凝聚力體現每個人自覺、自願、自發地努力地為企業想辦法,每位員工都以百倍的熱情服務客戶。我們的團隊有沒有年輕人?疫情將使老齡化團隊面臨難以預料的災難。他們可能會阻礙企業的變革、影響團隊的成長,使企業變成了一個養老院,疫情可能使這樣的企業喪失戰鬥能力,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同時,疫情給予企業的是一次大的轉折點和分水嶺,這也是對真正有底蘊,把企業文化融入員工心裡並真正踐行的、有一番作為的、為社會和國家做貢獻的企業一次最大的肯定。

讀書

讀書思考 給生活按下「暫停鍵」

疫情期間,在武漢一家方艙醫院裡,一位戴著口罩的年輕人在病床上捧書細讀的照片走紅網絡,他被網友稱為「讀書哥」。一本好書,某種程度上也是天然的「情緒疫苗」,這便是以讀攻「毒」吧。

不期而至的疫情,給生活按下「暫停鍵」,處在封閉狀態下的我們,接收著外界各種各樣的信息,大部分人開始焦慮不安。因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思考,我們又踏上了找尋自我價值之路。而閱讀是很好緩解焦慮、進行價值追問的方式,借著讀書來思考,尋求慰藉,給讀者的內心帶來舒適、安寧。對於我們而言,書就是一地雞毛的生活裡,那一扇透氣的窗。

魏小河說:「我們讀書,是希望人生有更多的自由和可能。」作家王朔也在《致女兒書》寫道:「你必須內心豐富,才能擺脫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讀書,是為了在平凡的世界中,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疫情期間,我們宅在家也覺得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同時,大家還「宅」出了新技能,學會了製作視頻、讀了幾本好書、甚至還變成了「食神」。疫情之下,讓我們靜下心,磨練自己的靈魂,從容面對世界。

4月22日,《中國青年報》報導:疫情期間,人們的閱讀增多了。據電商平臺數據表明,這段時間賣出的書籍比平時增多了,尤其是「沉浸式閱讀」的書籍需求更多。正所謂,凡是有弊必有利,疫情帶走了碎片化學習,取而代之的是讓我們重新拾起「沉浸式」的閱讀。

能力

尋找方向 在工作中穩中求進

能力是什麼?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這種素質體現在當所有人都表現出焦慮、不安、恐懼時,你卻泰然、從容、淡定。這是安靜的能力,它賦予了我們內心最強大的力量。

陶淵明曾寫道:「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對抗喧囂世界的不是千軍萬馬,而是你內心的平靜和滿足。它有一種無聲卻堅韌的力量,讓我們能遇事不慌亂,更不會因為外界的喧囂誘惑所煽動。

面對疫情,很多時候我們都無能為力,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保持成長。這是成長的能力。而成長就是不斷和過去的自己告別。要打破固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方式,重新思考和選擇未來的路。而這個過程一定是伴隨著痛苦,一定會讓人糾結、煩躁、迷茫,但我想這是我們成長的必經之路。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以前我們問「最近工作怎麼樣」,是問你忙不忙,現在是問工作還在不在。

海信大裁員、碧桂圓裁員2.5萬人,危機發生時,裁員是公司降低成本的首選方法。裁員這把刀,可以落在每個人頭上。工作是大多數人唯一的依靠,但它在突發的危機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要記住,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

疫情之下,調整心態,厚積薄發;紮實工作業務水平,一步一個腳印,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發揮自己的創意才能,持續地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技能。只有練就一身強硬的本領,才能經得住考驗,才能立的更穩。

有能力,才能讀懂生活中的美好;有能力,才能選擇過美好的生活。

生活

上善若水 知行合一

生而為人,要勇敢而善良。

在抗擊疫情一線,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不怕苦、不怕犧牲的精神,他們為祖國撐起了一片天。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疫情期間,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這句話。

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什麼樣的人生,什麼樣的人生決定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問世間,何物可柔可剛?唯有水也。水可隨遇而安,可讓環境改頭換面;水能滋養萬物,但又不會去爭去搶。人生當如水,願在這人間走一遭,內心仍能清透純粹,便是不負初心了。同時,學會與自己坦然相處,愛自己方能愛人。

懂得上述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更為重要,這就談到了知行合一。即不可離開實踐而空談,沒有行動就不能稱其為真正的認識。不去做,即使看了多少書,學多少理論,也無法獲得這個知識。這也正是我們作為年輕人身上缺少的,需要用一生去領悟。

羅素在《我為什麼而活著》說:「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美好的人生就是被愛激勵,被知識引導,常懷悲憫之心,不斷追求新知,收穫一些價值和認可,此生足以。

寫在最後: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太陽強烈

水波溫柔

一層層白雲覆蓋著

我踩在青草上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

我們見證了歷史

未來

也希望歷史能見證我們的努力

相關焦點

  • 時尚,在疫情之下
    Armani先生在這些中國模特們的簇擁之下為中國獻上關心和祝福。 我們採訪了9位來自時尚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中有設計師、攝影師、公關,還有樣衣物流從業者、線上直播平臺的負責人,他們是這個看似璀璨絢爛的行業背後默默付出的那群人,在疫情的陰霾之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
  • 疫情之下,何去何從?
    #全球疫情動態#非洲的蝗災,科比的遇難,澳大利亞的大火以及如今肆掠全球的疫情!如此的不平凡的2020年, 平凡的人類該如何去度過呢?或許……這就是命!小居想 SAYNO!疫情肆虐紐約的當口,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看上去我們什麼都不能做嗎?是的,我們什麼也都做不了我們不是醫生,我們沒有能力研究出藥物。我們不是市長,沒有辦法發布市民聚會禁令。我們不是校長,沒有辦法讓學校停課,讓學生呆在家裡。但是!!!我們雖然平凡,至少可以對自己負責,對別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 一孔之見來談談常武高中一體化招考公示
    尤其是常州市區一些家長認為,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市教育局出臺如此政策,弄得人心惶惶,意欲何為?與此相反的是,身處武進的家長們,個個眉開眼笑,恨不得舉起雙腳來擁護這個聖明決定。這內裡還是存有博弈玄機的。今天,我一孔之見來談談。
  • 散文《我寫此文的視角,一孔之見》
    當然,這也是我寫此文的視角,一孔之見。
  • 疫情之下的公益廣告設計欣賞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外生衝擊,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短期的影響,也會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一定衝擊。疫情發生及其防控,不可避免帶來了流動性受限,無疑會給中國的交通運輸業、服務業、旅遊餐飲、文化娛樂等直接帶來衝擊,短期內也必然會對中國就業增長、消費增長、外商投資預期等產生影響,帶來短期經濟增長預期下行。
  • 疫情之下的動物園世界
    喜歡流行音樂的朋友可能還會對斯堪森附近的ABBA博物館(ABBA The Museum)感興趣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導覽圖,水族館就在上圖的大門附近,動物園則基本集中在園區的北端,截圖自該博物館官網受這條朋友圈消息的啟發,自己忍不住去看了看去過的那些動物園的官網,想知道疫情之下動物園們的應對和狀況
  • 疫情之下,這才是真實的柳州!
    圖片來源:謝生傑因為病毒的肆虐讓整個城市只餘一片靜寂復工、開學延後,景點、餐廳、商場暫停營業多數人不得不一邊默默祈禱疫情趕快過去另一邊繼續開啟「肥宅」模式然而,災難之下,最見人性有人趁著混亂,大賺橫財有人為了保官,欺上瞞下有人驚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
  • 疫情之下,家具行業當如何?
    疫情之下,家具行業當如何?由武漢開始的這場疫情波及面很大,本來過節串門下館子,聚會遊玩,出門消費逛廟會,但現在一切事情都緊閉家中,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影響。家具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板塊自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為家具是重體驗屬性的商品,絕大多數消費者買家具時都要到實體店去體驗,故而,疫情發展至此,我們必須得做出深刻思考:疫情之下,家具企業應該如何在變通中求取發展?
  • 疫情之下的海外華人
    ——致數千萬海外僑胞華人校長採訪了三位僑居海外的留學生,他們各自講出了自己在疫情之下的經歷與看法。(以下採訪人物均為化名)1. 日本 冒佳俊(慶應大學 留學生)日本的疫情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疫情剛剛爆發,在日本的留學生就擔負起給國內家人們買口罩的重任;然後春節假期,來日本旅遊的遊客又搶購一輪;再加上中國企業行動力超強的「全球採購」。三輪之後,日本的口罩基本就空了,結果這時候日本的疫情開始嚴峻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 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中新社呼和浩特4月4日電 題: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這一天抗擊疫情犧牲者的事跡被媒體再次提及,這一天網上祭祀不再是新鮮詞,這一天出行人數銳減,餐館仍未迎來火爆。內蒙古邊檢民警國門下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郭鵬傑 攝公開資料顯示,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中國國務院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 直播預告:疫情之下,預付卡餘額怎麼辦?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各方面的影響。不少網友表示,剛充值的健身卡、美容卡等預付卡才用了沒幾天,機構就歇業或倒閉了。那些以往出現在合同條款中的不可抗力條款,如今卻成為我們所面臨的切實問題。
  • 疫情之下,放眼全世界,這邊風景獨好
    在疫情之下被強制關門。主管哽咽地說:「受疫情影響,已經苦苦支撐幾個月。已經無力承擔,只好申請破產。走投無路」的性工作者紛紛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疫情之下,倒閉、裁員、失業的新聞不絕於耳。放眼全世界,何其艱難。
  • 疫情之下:飛利浦響應號召 有條不紊
    2020,庚子鼠年,冬末春初,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從湖北起輻射全國,億萬中華兒女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在疫情爆發期,舉國上下所有單位、集團共同響應黨中央號召,紛紛採取延長假期,遠程辦公的方式來避免集中春運助長疫情。
  • 全民都在抗疫情之下,為什麼救房地產?救房地產對疫情有幫助嗎
    全國人民正在苦戰疫情,白衣天使們也正在抗疫前線努力奮戰,製造業為了疫情,都在轉產加班,甚至車企都轉產造口罩,努力為社會提供貢獻,可這時,暴利二十年的房地產商,卻在賣力叫苦,部分地方政府業出臺了相關房地產政策,平民的疑惑就在來到,都在萬眾一心,可為什麼要救房地產?疫情之下,讓國人不舒服的房地產,真的那麼重要嗎?
  • 疫情之下,下一套房子該買在哪裡?
    今年疫情之下,房子對於人們來說似乎又有了新的意義,所以,下一套房子應該買在哪裡呢?特別是在社會普遍亞健康狀態之下,人們對於身心健康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城市糟糕的空氣,各式各樣的汙染愈發令人難以忍受。人們轉而開始嚮往山水之間的自在生活,宜居宜養成為了很多人選擇房子的首要標準,很多康養項目也就此應運而生。
  • 疫情之下,汽車該如何消毒?
    這是這場疫情之下的真實寫照,它不僅打破了我們原有的計劃與憧憬,也讓現實與虛幻交織在一起,怎麼也分不清。_全國各地為了應對此次疫情也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在這之中,公共運輸出行的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北京市為例,交通部門不僅對地鐵、公交車廂的人流密度進行控制,而且還採用了多種嚴格的消毒措施。
  • 疫情之下 《守望先鋒聯賽》的機遇與挑戰
    聯賽國外轉播平臺從Twitch轉到Youtube後觀賽數據下滑、全球主客場制落地被迫暫停、明星選手退役轉型競品項目,部分次級聯賽戰隊宣布解散……與全球大多數體育賽事相同,疫情之下的2020賽季OWL註定是艱難的一季。 不過,在重重困難之下OWL在國內的關注度依舊穩定提升,這也證明了聯賽仍然具有更多的潛力有待挖掘。 對於OWL而言,2020賽季原本是大踏步發展的一年。
  • 疫情之下,博世在做什麼?
    福特表示,疫情對公司息稅前利潤帶來了至少 20 億美元的負面影響。作為車廠背後的「軍火商」,供應商與主機廠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自持?作為行業領導者,博世的地位舉足輕重,同時與很多主機廠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在當下的這種形勢下,博世要如何應對?
  • 疫情之下,房企「大洗牌」,樓市將走向何方?
    疫情之下,房企重新組局,樓市將走向何方呢?由於疫情的影響,樓市再次出現了短暫的動蕩,在1~3月份,政府關於樓市的調控高達307次,政府頻頻出手,背後究竟隱藏著哪些信息呢一場關於樓市的大洗牌正在悄悄到來,其實早在去年9月份開始,關於樓市的洗牌風雲就在開始醞釀,加上疫情的影響,暴風雨提前到來了。一場關於樓市」大魚吃小魚「的併購模式正在進行,大家都知道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很多中小企業無法及時資金迴轉,也沒有能力參與打折促銷,只能靜靜等死。等到資金耗盡之後,如果不接受大企業的併購的話,就只能宣布破產。
  • 為什麼說疫情之下更適合買房?
    其實,疫情之下更要買房!01全球瘋狂印錢,人民幣貨幣貶值加快疫情下,全球瘋狂印錢。置業房產已經成為疫情之下為數不多、低風險穩收益的資產保值方式。此次疫情的突然襲擊,實際上是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短暫的調整,是為了更好地發展。